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我本三国一路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鄄城,治所府衙。
“荀公,这些钱粮帐目计点好了,你过过目。”
陆仁将数卷竹简交给荀彧,荀彧展开之后看了几眼便点头道:“有义浩你帮我,我省事多了。只是……义浩你的字得多练练。”
“……”陆仁对此既尴尬却又无可奈何。对于一个现代的吊丝宅男来说,毛笔字可不是一般的难写,何况还是在竹简上写繁体字?
荀彧看完了两卷竹简,一抬头见陆仁还站在跟前,就向陆仁召召手道:“义浩不必如此拘礼,坐吧。这两天辛苦你了,我已命人在府衙旁收拾了一间居舍,你在这里用过了饭之后就去那里住下,我如果有事要找你帮忙也方便些。”
末了荀彧打趣道:“一应的衣食杂物会为你备下,你安心便是,如此一来也省得你暂住在奉孝那里,被他说你在徒费他家中的粮米。”
这会儿的陆仁已经知道荀彧不是那种不苟言笑的人,相反能和郭嘉成为好朋友的人,平时都会是那种比较能开玩笑的人,只要不是正式的场合也不用那么认真,当下也就向荀彧笑了笑。只是此刻的陆仁心里有事,这笑就笑得有点勉强。
荀彧也是有识人之能的人,一眼就看出陆仁的笑脸背后藏着心事,略一沉吟后将手中的竹简放到了一边,转而向陆仁问道:“义浩心中有事?方便说于我听吗?”
陆仁迟疑了一下,遂向荀彧点点头道:“我还真有些事想问一问荀公。这两天帮荀公计点钱粮帐目,我发觉一亩田地只有不到三石的岁入,这……是不是也太少了点?”
荀彧很惊呀的望向陆仁:“百步小亩,岁入粟三石,很正常啊!义浩你在帮我计点钱粮帐目的时候可别把大亩与小亩搞混了。”
陆仁心说我没那么蠢!正好那天和荀彧见面之后雪莉发来了通讯,本来是没什么事,互相报个平安就行了。但陆仁考虑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其实是出于好奇心,就让雪莉把各个时代的度量衡资料发了过来。然后在这两天里帮着荀彧算帐,陆仁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东汉时期的粮食产量,稍稍仔细的一算,陆仁就在心里惊呼说“怎么东汉的粮食产量这么低”。
现代的一亩是六十平方丈,而东汉的大亩为二百四十步,小亩为一百步,大致上就是一现代亩=1.4东汉大亩=3.38东汉小亩,而东汉的一石实际上只有26.4公斤,那么一小亩三石的收成,换算到现代的亩产数,就只有26.4x3x3.38的268公斤不到!
当然陆仁也知道衮州这片地头不是徐州。徐州的梗稻种植面积广,衮州这里则是以当时传统的粟为主,粟脱壳之后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米,在产量上是比稻米要差很多。但无独有偶,陆仁在临穿越前闲得无聊看电视时碰上广告轰炸,正好有一则小米种子的广告因为做得不错被陆仁记了下来,广告里说一般的小米品种亩产只有300-400公斤,而他们的杂交品种普遍800,种得好可以近千。
抛开那些可能有些假的高产数字,只取300这个最低值,那么现代的粟亩产要比东汉时的亩产要多三十多公斤,换算成东汉制可是一石以上。即便是分摊到小亩上,产量也差了将近十公斤,换成东汉制可就是几十斤了。看到这样的差距,陆仁又怎么会不惊呀?而且这还是没和袁伯伯的杂交水稻去比,没记错袁伯伯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动不动就是一现代亩亩产上千公斤,真不知道能把这“岁入粟三石”给甩出多少条街去了。
此刻陆仁眼见着荀彧因为不放心,又拿起了竹简大有要重新算过的意思,陆仁就赶紧的向荀彧道:“荀公放心,我没搞混大亩和小亩,就是对一小亩只能岁入三石的事很吃惊而已。”
荀彧见陆仁这么说总算是放了心,把竹简放到一边后向陆仁道:“看来义浩你去过不少富庶之地嘛!确实,有些地方的良田若是耕种得法,可岁入四、五石乃至十石之数,但一则那样的良田极为稀少,二则早年间官吏为彰显功绩,下笔作书时浮夸之风过盛,因此许多书简上记载的东西其实是靠不住的。”(注1)
陆仁耸了耸肩,完全就是顺嘴说道:“粟的产量不高,为什么不改种稻呢?”
“稻?”荀彧微微一怔,随即摇头笑道:“我到忘了,义浩你本是吴人,之前又居于徐州,这两处田间都是以稻为主。只是义浩你有所不知,稻的岁入其实比粟还稍低一些,而且稻的苗禾较之粟苗也娇贵得多,不太好种。”
陆仁一听这话眉毛差点没拧到一起去,心说不可能吧?我就算是没学过农业,也知道水稻的产量要比小米高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年两熟,有的地方甚至是一年三熟。不过这话陆仁没说出来,因为陆仁知道自己肯定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或是没搞懂,打算下次和雪莉联络的时候让雪莉弄点这方面的资料过来看看。而且真论起来,“他”在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的时候可没少研究过地球上的种植物,相... -->>
鄄城,治所府衙。
“荀公,这些钱粮帐目计点好了,你过过目。”
陆仁将数卷竹简交给荀彧,荀彧展开之后看了几眼便点头道:“有义浩你帮我,我省事多了。只是……义浩你的字得多练练。”
“……”陆仁对此既尴尬却又无可奈何。对于一个现代的吊丝宅男来说,毛笔字可不是一般的难写,何况还是在竹简上写繁体字?
荀彧看完了两卷竹简,一抬头见陆仁还站在跟前,就向陆仁召召手道:“义浩不必如此拘礼,坐吧。这两天辛苦你了,我已命人在府衙旁收拾了一间居舍,你在这里用过了饭之后就去那里住下,我如果有事要找你帮忙也方便些。”
末了荀彧打趣道:“一应的衣食杂物会为你备下,你安心便是,如此一来也省得你暂住在奉孝那里,被他说你在徒费他家中的粮米。”
这会儿的陆仁已经知道荀彧不是那种不苟言笑的人,相反能和郭嘉成为好朋友的人,平时都会是那种比较能开玩笑的人,只要不是正式的场合也不用那么认真,当下也就向荀彧笑了笑。只是此刻的陆仁心里有事,这笑就笑得有点勉强。
荀彧也是有识人之能的人,一眼就看出陆仁的笑脸背后藏着心事,略一沉吟后将手中的竹简放到了一边,转而向陆仁问道:“义浩心中有事?方便说于我听吗?”
陆仁迟疑了一下,遂向荀彧点点头道:“我还真有些事想问一问荀公。这两天帮荀公计点钱粮帐目,我发觉一亩田地只有不到三石的岁入,这……是不是也太少了点?”
荀彧很惊呀的望向陆仁:“百步小亩,岁入粟三石,很正常啊!义浩你在帮我计点钱粮帐目的时候可别把大亩与小亩搞混了。”
陆仁心说我没那么蠢!正好那天和荀彧见面之后雪莉发来了通讯,本来是没什么事,互相报个平安就行了。但陆仁考虑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其实是出于好奇心,就让雪莉把各个时代的度量衡资料发了过来。然后在这两天里帮着荀彧算帐,陆仁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了东汉时期的粮食产量,稍稍仔细的一算,陆仁就在心里惊呼说“怎么东汉的粮食产量这么低”。
现代的一亩是六十平方丈,而东汉的大亩为二百四十步,小亩为一百步,大致上就是一现代亩=1.4东汉大亩=3.38东汉小亩,而东汉的一石实际上只有26.4公斤,那么一小亩三石的收成,换算到现代的亩产数,就只有26.4x3x3.38的268公斤不到!
当然陆仁也知道衮州这片地头不是徐州。徐州的梗稻种植面积广,衮州这里则是以当时传统的粟为主,粟脱壳之后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米,在产量上是比稻米要差很多。但无独有偶,陆仁在临穿越前闲得无聊看电视时碰上广告轰炸,正好有一则小米种子的广告因为做得不错被陆仁记了下来,广告里说一般的小米品种亩产只有300-400公斤,而他们的杂交品种普遍800,种得好可以近千。
抛开那些可能有些假的高产数字,只取300这个最低值,那么现代的粟亩产要比东汉时的亩产要多三十多公斤,换算成东汉制可是一石以上。即便是分摊到小亩上,产量也差了将近十公斤,换成东汉制可就是几十斤了。看到这样的差距,陆仁又怎么会不惊呀?而且这还是没和袁伯伯的杂交水稻去比,没记错袁伯伯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动不动就是一现代亩亩产上千公斤,真不知道能把这“岁入粟三石”给甩出多少条街去了。
此刻陆仁眼见着荀彧因为不放心,又拿起了竹简大有要重新算过的意思,陆仁就赶紧的向荀彧道:“荀公放心,我没搞混大亩和小亩,就是对一小亩只能岁入三石的事很吃惊而已。”
荀彧见陆仁这么说总算是放了心,把竹简放到一边后向陆仁道:“看来义浩你去过不少富庶之地嘛!确实,有些地方的良田若是耕种得法,可岁入四、五石乃至十石之数,但一则那样的良田极为稀少,二则早年间官吏为彰显功绩,下笔作书时浮夸之风过盛,因此许多书简上记载的东西其实是靠不住的。”(注1)
陆仁耸了耸肩,完全就是顺嘴说道:“粟的产量不高,为什么不改种稻呢?”
“稻?”荀彧微微一怔,随即摇头笑道:“我到忘了,义浩你本是吴人,之前又居于徐州,这两处田间都是以稻为主。只是义浩你有所不知,稻的岁入其实比粟还稍低一些,而且稻的苗禾较之粟苗也娇贵得多,不太好种。”
陆仁一听这话眉毛差点没拧到一起去,心说不可能吧?我就算是没学过农业,也知道水稻的产量要比小米高得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年两熟,有的地方甚至是一年三熟。不过这话陆仁没说出来,因为陆仁知道自己肯定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或是没搞懂,打算下次和雪莉联络的时候让雪莉弄点这方面的资料过来看看。而且真论起来,“他”在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的时候可没少研究过地球上的种植物,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