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汉末皇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毕竟此时大家都相信谶书,就像后世的新闻联播,无数天朝子民即使对国家失望,却一直信新闻联播一个道理,强硬的改变很难,但舆论的洗脑方式却可以快速的令人信服,甚至当真。当然,不止天朝如此,后世各国都一样,即使所谓的自由国度,一样有政治监管而已,只是相对而言宽松些而已。
“流川不信乎?莫非世祖光武皇帝复国并非图谶之故?”张昭瞧了一眼伏泉,反驳说道。
“这……”伏泉顿了好久,呐呐不言,他此时能说什么?总不能说大魔术师刘秀运气好到爆,得天下易如反掌吧?那样,无疑是小瞧了古人,毕竟刘秀能一统天下,学问、用人、识人、打仗,各个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再加上他靠着迷信的图谶手段,能得天下很正常。
而张昭话里的意思却是,刘秀从起兵前后立国登基后,都是以图谶兴,赖之成事,甚至后来称帝后还大力发展图谶。可以说东汉此时的迷信,与这位世祖皇帝一点关系都逃脱不了。
刘秀少时,道士西门君惠、李守、刘歆曾在一起说“刘秀当为天子”,后来刘歆为了自己能做皇帝,自己改名为刘秀,并且谋诛王莽,以求登上帝位,结果事泄自杀。但光武帝这个并未改名的刘秀,却是真的夺得了天下,如果真是天命所为,明显太过迷信,因为刘秀自己都不信谶语,可他不信,天下百姓有的是人信,所以他如此作为,更多的是刘秀为了宣传自己是上天注定的皇帝所靠的宣传。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在刘秀还没起兵前,李通用“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谶语叫刘秀定谋起兵,刘秀却是“初不敢当”,如果他真的相信谶语,此时肯定应该答应,却是一拖再拖。直到刘秀想到他哥哥刘演会起兵,而王莽有败亡的迹象,这才答应。
这两件事情都说明刘秀根本不信谶语,但天生就是一个优秀帝王的他,对于统治这一套是得心应手,将这两件事不断宣传,到了后来彻底和更始帝刘玄决裂时,也是用了谶语来“合理的称帝”。
当时刘秀的同学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上书“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鬬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正是因此,刘秀才“名正言顺”的称帝。正是因为谶语对刘秀夺得天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他即位后大力发展图谶,校注图谶为己用,布谶天下改变百姓思想,初期稳固了东汉的统治,却也在汉末埋下了祸乱的论据,大汉四百年之期是天命所归还是人为妄语?谁也说不明白。
张昭用刘秀以图谶兴,甚至夺得天下,以谶称帝,可谓是让伏泉哑口无言。的确,前人所编造的事实已经合理的证明图谶“预言”的天命性,他还是开国皇帝,自己再如何解释,都无法证明图谶的不合理,怪不得后来汉末枭雄迷信者繁多,实在是东汉百年的舆论洗脑太深远了。那崇尚《孟氏易》的袁氏双雄,不也多次因为迷信而坏事,迷信害人不浅,舆论洗脑更是害人至深,无论古今。
这事情就此不提,且说蔡邕之后上书诘状申诉,却惹怒皇帝刘宏,下令将蔡邕、蔡质二人囚雒阳狱,定为以仇怨奉公,谋害大臣,大不敬罪,弃市,依罪当斩。
毕竟此时大家都相信谶书,就像后世的新闻联播,无数天朝子民即使对国家失望,却一直信新闻联播一个道理,强硬的改变很难,但舆论的洗脑方式却可以快速的令人信服,甚至当真。当然,不止天朝如此,后世各国都一样,即使所谓的自由国度,一样有政治监管而已,只是相对而言宽松些而已。
“流川不信乎?莫非世祖光武皇帝复国并非图谶之故?”张昭瞧了一眼伏泉,反驳说道。
“这……”伏泉顿了好久,呐呐不言,他此时能说什么?总不能说大魔术师刘秀运气好到爆,得天下易如反掌吧?那样,无疑是小瞧了古人,毕竟刘秀能一统天下,学问、用人、识人、打仗,各个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再加上他靠着迷信的图谶手段,能得天下很正常。
而张昭话里的意思却是,刘秀从起兵前后立国登基后,都是以图谶兴,赖之成事,甚至后来称帝后还大力发展图谶。可以说东汉此时的迷信,与这位世祖皇帝一点关系都逃脱不了。
刘秀少时,道士西门君惠、李守、刘歆曾在一起说“刘秀当为天子”,后来刘歆为了自己能做皇帝,自己改名为刘秀,并且谋诛王莽,以求登上帝位,结果事泄自杀。但光武帝这个并未改名的刘秀,却是真的夺得了天下,如果真是天命所为,明显太过迷信,因为刘秀自己都不信谶语,可他不信,天下百姓有的是人信,所以他如此作为,更多的是刘秀为了宣传自己是上天注定的皇帝所靠的宣传。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在刘秀还没起兵前,李通用“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谶语叫刘秀定谋起兵,刘秀却是“初不敢当”,如果他真的相信谶语,此时肯定应该答应,却是一拖再拖。直到刘秀想到他哥哥刘演会起兵,而王莽有败亡的迹象,这才答应。
这两件事情都说明刘秀根本不信谶语,但天生就是一个优秀帝王的他,对于统治这一套是得心应手,将这两件事不断宣传,到了后来彻底和更始帝刘玄决裂时,也是用了谶语来“合理的称帝”。
当时刘秀的同学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上书“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鬬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正是因此,刘秀才“名正言顺”的称帝。正是因为谶语对刘秀夺得天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他即位后大力发展图谶,校注图谶为己用,布谶天下改变百姓思想,初期稳固了东汉的统治,却也在汉末埋下了祸乱的论据,大汉四百年之期是天命所归还是人为妄语?谁也说不明白。
张昭用刘秀以图谶兴,甚至夺得天下,以谶称帝,可谓是让伏泉哑口无言。的确,前人所编造的事实已经合理的证明图谶“预言”的天命性,他还是开国皇帝,自己再如何解释,都无法证明图谶的不合理,怪不得后来汉末枭雄迷信者繁多,实在是东汉百年的舆论洗脑太深远了。那崇尚《孟氏易》的袁氏双雄,不也多次因为迷信而坏事,迷信害人不浅,舆论洗脑更是害人至深,无论古今。
这事情就此不提,且说蔡邕之后上书诘状申诉,却惹怒皇帝刘宏,下令将蔡邕、蔡质二人囚雒阳狱,定为以仇怨奉公,谋害大臣,大不敬罪,弃市,依罪当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