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斗富大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风爽快利落地宣布下课,接着便看见一个个原本懒洋洋的家伙,忽然间龙精虎猛蹿了起来,顿时间讲堂就空了。
无语地叹了一声,他默默地擦黑板,开始写下第三篇论语。
次日下午,讲堂再开。
希北风打了个哈欠,看着同样睡眼朦胧地众人,道:“都醒醒,午觉应该睡够了吧,可别到了这里还睡觉,待会发出什么呼噜声,可就有点丢人了。”
“……”众人无语。
解诸道:“您还是先把自己弄清醒点吧。”
“醒了,醒了。”希北风伸了个懒腰,拿起戒尺指着黑板,有气无力地诵读论语。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解诸道:“不是该说成,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吗?”
“你这么说有一点歧义,到底是这都能忍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劝人家忍一忍,还是说这都能忍,你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忍的,你还是个男人吗?忍成一头缩头乌龟了!”
希北风笑着道:“你觉得大概是那种意思?”
“……”解诸道:“您解释吧。”
“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希北风笑着道:“其实就是跟你说,这种事情已经忍无可忍了,无需再忍!”
“原来如此。”解诸道:“但是,不过就是找几个人跳舞,这算是什么不能忍的事情啊?”
希北风解释道:“八佾,宫廷乐舞制,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
季氏,即季孙氏,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三桓之首。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鲁昭公应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又是那个周礼,还真是麻烦。”解诸道。
“确实很麻烦,方方面面规定得死死的。”希北风道:“而正因为规定得死死的,一旦超过界限就要重罚,乃至于是死罪。可是当国君已经无力惩罚臣下了,那么违背礼仪正好就可以用来宣示自己的威势。反倒成了大家比划拳头的方式。”
“真无聊,像是小孩子斗气一样。”解诸道:“既然国君已经无力了,那就干脆反了就是。”
希北风笑着道:“他们未尝不想,只是怕其他人群起而攻之罢了,话说,其实关于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你的解释是有一定歧义的,但是那个歧义其实也被人用来解释过。现在能容忍季氏做出这种事情,那么季氏将来就能够弑君。”
“这才直接嘛。”解诸道。
“……”希北风道:“虽然弑君这事情是正常应该的,毕竟所有的封建国家都该被推翻,但是我怎么觉得你就是纯粹为反而反呢?”
“为反而反,难道不对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我是觉得有点问题,虽然还是要反,但是心态不一样,总觉得有点别扭。”
“有什么好别扭的?”解诸道:“难道别扭了就不反了吗?”
“太平盛世地封建国家,需要反吗?”希北风道:“虽然感觉上去像是不需要反,但是结果说来还是反了的好,但是反了的话,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出事是肯定要出事的,把一个国家弄得民不聊生,这也是于心何忍不是?”
“所以,老师忍了?”解诸道。
“额,恐怕不能忍。”希北风道。
“那不就得了,最后还是要反了。”解诸道:“无论心态怎么样,都是为反而反,没有什么区别的。”
“但是,有些人反,是为了让生活更变得更好,让现在的苦难远离大家。而如果现在没有苦难的话,甚至能吃个三餐饱,还有必要反吗?很多人可能选择安生过日子了。毕竟造反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希北风道。
“过得一般般,被各种压迫,也算是生活美好吗?”解诸道:“比起战乱自然好上许多,但是比起您所说的理想国,似乎还差得远吧?如果完全看不到进化成理想国的趋势,依旧是有国君地封建社会,那您会不会反了呢?”
“额,结果好像是……”
希北风无奈地道:“其实,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是封建国家,都有被推翻的理由。造反无罪,造反有理,这才是人间正道。但是这种话,却又很容易被人拿来混淆是非,既然都是要反,那么这些个封建国家,就统统都该死。嗯,确实该死。但是该死的程度,也有个三六九等吧?”
“有些人不分三六九等是吧?”解诸道。
“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没必要分三六九等,但是很可惜,那些说出这种话的人往往别有居心,企图模糊史实,把一些个从头到尾都不干净的屁股,给洗成白花花的屁股。还起哄忽悠别人一起捧这个白花花的屁股。”
希北风道:“不得不说,这种事情,还真是让人恶心。有些道理明明对大家都该知道,结果却有人拿着道理来毁灭道理,拿着真相来掩盖真相,最后把人都忽悠成傻子。”
“怕不是有些人一开始就是傻子,否则怎么会被这种无聊的手段忽悠。”解诸道。
“这么说也没有错,不过果然还是那些个忽悠人的人,着实厉害了点,睁眼说瞎话忽悠人也就算了,睁眼说着真话,用真话来毁灭真话,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希北风叹了一声道:“扛着旗帜反旗帜。”
风爽快利落地宣布下课,接着便看见一个个原本懒洋洋的家伙,忽然间龙精虎猛蹿了起来,顿时间讲堂就空了。
无语地叹了一声,他默默地擦黑板,开始写下第三篇论语。
次日下午,讲堂再开。
希北风打了个哈欠,看着同样睡眼朦胧地众人,道:“都醒醒,午觉应该睡够了吧,可别到了这里还睡觉,待会发出什么呼噜声,可就有点丢人了。”
“……”众人无语。
解诸道:“您还是先把自己弄清醒点吧。”
“醒了,醒了。”希北风伸了个懒腰,拿起戒尺指着黑板,有气无力地诵读论语。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解诸道:“不是该说成,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吗?”
“你这么说有一点歧义,到底是这都能忍了,还有什么不可以忍的,劝人家忍一忍,还是说这都能忍,你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忍的,你还是个男人吗?忍成一头缩头乌龟了!”
希北风笑着道:“你觉得大概是那种意思?”
“……”解诸道:“您解释吧。”
“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希北风笑着道:“其实就是跟你说,这种事情已经忍无可忍了,无需再忍!”
“原来如此。”解诸道:“但是,不过就是找几个人跳舞,这算是什么不能忍的事情啊?”
希北风解释道:“八佾,宫廷乐舞制,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
季氏,即季孙氏,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三桓之首。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鲁昭公应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又是那个周礼,还真是麻烦。”解诸道。
“确实很麻烦,方方面面规定得死死的。”希北风道:“而正因为规定得死死的,一旦超过界限就要重罚,乃至于是死罪。可是当国君已经无力惩罚臣下了,那么违背礼仪正好就可以用来宣示自己的威势。反倒成了大家比划拳头的方式。”
“真无聊,像是小孩子斗气一样。”解诸道:“既然国君已经无力了,那就干脆反了就是。”
希北风笑着道:“他们未尝不想,只是怕其他人群起而攻之罢了,话说,其实关于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你的解释是有一定歧义的,但是那个歧义其实也被人用来解释过。现在能容忍季氏做出这种事情,那么季氏将来就能够弑君。”
“这才直接嘛。”解诸道。
“……”希北风道:“虽然弑君这事情是正常应该的,毕竟所有的封建国家都该被推翻,但是我怎么觉得你就是纯粹为反而反呢?”
“为反而反,难道不对吗?”解诸道。
希北风道:“我是觉得有点问题,虽然还是要反,但是心态不一样,总觉得有点别扭。”
“有什么好别扭的?”解诸道:“难道别扭了就不反了吗?”
“太平盛世地封建国家,需要反吗?”希北风道:“虽然感觉上去像是不需要反,但是结果说来还是反了的好,但是反了的话,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出事是肯定要出事的,把一个国家弄得民不聊生,这也是于心何忍不是?”
“所以,老师忍了?”解诸道。
“额,恐怕不能忍。”希北风道。
“那不就得了,最后还是要反了。”解诸道:“无论心态怎么样,都是为反而反,没有什么区别的。”
“但是,有些人反,是为了让生活更变得更好,让现在的苦难远离大家。而如果现在没有苦难的话,甚至能吃个三餐饱,还有必要反吗?很多人可能选择安生过日子了。毕竟造反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希北风道。
“过得一般般,被各种压迫,也算是生活美好吗?”解诸道:“比起战乱自然好上许多,但是比起您所说的理想国,似乎还差得远吧?如果完全看不到进化成理想国的趋势,依旧是有国君地封建社会,那您会不会反了呢?”
“额,结果好像是……”
希北风无奈地道:“其实,不管是哪个国家,只要是封建国家,都有被推翻的理由。造反无罪,造反有理,这才是人间正道。但是这种话,却又很容易被人拿来混淆是非,既然都是要反,那么这些个封建国家,就统统都该死。嗯,确实该死。但是该死的程度,也有个三六九等吧?”
“有些人不分三六九等是吧?”解诸道。
“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没必要分三六九等,但是很可惜,那些说出这种话的人往往别有居心,企图模糊史实,把一些个从头到尾都不干净的屁股,给洗成白花花的屁股。还起哄忽悠别人一起捧这个白花花的屁股。”
希北风道:“不得不说,这种事情,还真是让人恶心。有些道理明明对大家都该知道,结果却有人拿着道理来毁灭道理,拿着真相来掩盖真相,最后把人都忽悠成傻子。”
“怕不是有些人一开始就是傻子,否则怎么会被这种无聊的手段忽悠。”解诸道。
“这么说也没有错,不过果然还是那些个忽悠人的人,着实厉害了点,睁眼说瞎话忽悠人也就算了,睁眼说着真话,用真话来毁灭真话,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希北风叹了一声道:“扛着旗帜反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