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冰心在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驱车走在贵州西部的盘南蜿蜒山路上,夏日的炎热扑面而来。然而,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凉爽的气息顿时令人清新明朗。妥乐,古银杏之乡,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潺潺溪流贯村而过,千年银杏虬枝蔓叶。袅袅饮烟在农家青砖绿瓦的屋顶上随风飘摇,午歇的村民牵着刚从稻田里耕田归来的牛,沿溪而上,头上顶着银杏的树荫,脚下踏的仍是银杏的树荫,好一幅乡间闲憩图。村里的银杏根连根,根串根,裸露地表,形成屋前天然的“木地板”有的树根越河而过,两岸一根,蔚为壮观。树下清泉倚树而涌,清澈凉爽,常年不断,是村民的生活饮用水。据称,水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妥乐村村委会主任路西跃告诉我们,妥乐村的银杏树全是野生树,共有1131株,仅胸径在2米以上的就有30余株。据专家考证,村里树龄最大的已有千岁,七、八百年树龄的银杏树信手拈来。在妥乐村,家家户户都有银杏树,农户每年卖银杏的收入,占家庭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看着村头村尾枝头上缀满的银杏果,不禁让人对妥乐村的村民们心生羡慕之情。我们所到之处,村民们无不出门相迎,热情邀进家,喝一杯浓浓的清凉茶。
妥乐村民风的淳厚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传说清乾隆十三年夏,天子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西下云南,经有“南方丝绸之路”美称的滇黔古驿道,来到盘县妥乐银杏村,但见这里依山傍水,葱茏的银杏树荫庇山寨,村民和睦相处,怡然自乐,村风民俗甚是淳厚。在村头的土石桥上,人们一律下马过桥,男女老少、文官武将,无一例外。乾隆见状,肃然起敬,翻身下马,步行过桥。入得村来,纯朴的山民早已将浓浓的凉茶送到乾隆手中。山民们对这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一如常人,热情相邀,嘘长问短,递茶送水,十分殷勤。
虽然吃的是农家粗茶淡饭,村民的纯朴忠厚却溢于言表。对照自己一路的各类遭遇,乾隆帝无不感慨万千。入夜,夏日蚊虫“围剿”天子,乾隆帝辗转难眠。次日清晨,村民们一如既往,诚待乾隆,有如亲人。在妥乐银杏村的小憩,乾隆帝备受淳厚民风熏染,龙心大悦,几乎乐而忘行。临行前,乾隆帝口成一偈:好个妥乐村,蚊虫永不生。故此,盛夏的妥乐村至今也少有蚊虫。
这个传说或许更说明的是妥乐村人的热情好客和环保意识。但珍藏在村里西来寺里的石碑却清楚地记载了乾隆西下云南,途经妥乐村,返回京城后,为感妥乐淳厚民风,敕令修整村中寺庙西来寺的史实。这块村民视为村宝的石碑保存完好,左下角略有微损。西来寺的居士向我们小心翼翼地出示了这块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中幸免于难的珍贵文物。历史的沧桑写尽了妥乐村的苦难,无言的石碑向人们诉说曾有的往事:乾隆十六年天子敕令重修西来寺,道光十五年春三月特立此碑。
银杏树环抱中的西来寺已显现出时光带来的的破败,西来寺的晨钟暮鼓已被悠悠岁月淹没。据居士介绍,建于大唐年间的西来寺曾与盘县丹霞山护国寺齐名,时人有“上有丹霞,下有西来”的称谓。据说,那时的西来寺香火旺盛,八方十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拜,万能的菩萨便有求必应。如今的西来寺一洗昔日的鼎盛,沉默在银杏树的清寂之中,青灯古佛已在“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消失殆尽,从此无人提及曾名播四方的西来寺。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千年古银杏无言地见证了妥乐村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指着一株正发着新枝的古银杏树,路老主任说:“银杏的生命力极其强,这棵去年被白雨(冰雹)打过又被火烧过的老树,我们都以为它不行了。开春了,它却活了过来。你瞧,它的新枝发得多旺盛。”果然,在烧黑的老树旁,银杏新枝生机盎然,青枝绿叶,格外醒目。这也许就是妥乐村的写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妥乐村正焕发出青春的魅力。村民们告诉我们,专家考证认为,妥乐野生古银杏是全国株数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为让妥乐村“古银杏之乡”的美誉流传万世,妥乐村人已在近几年人工种植银杏树1000多株,目前已全部成活。村民们还说,现有的银杏树每株每年可挂果近200多公斤,除卖银杏果实外,银杏叶高达13元一公斤。路主任说,对银杏产业,村里有很多设想,开发银杏露,采摘银杏叶提取黄酮素,以千年银杏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已不是梦想。根据妥乐古银杏的优势,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他们正为发展特色旅游作积极的准备:着手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申报省级旅游点;村里文物古迹正在整理之中。村后的古溶洞、清末张德宏老先生的墓碑,都有旅游价值。特别是张家墓碑上栩栩如生刻绘的水浒一百单八将图、二十四孝图,说明了当时妥乐村的礼乐教化和道德规范。在今后的五年内,将有1。13亿元投资于发展妥乐的相关事业。届时,集吃、住、玩、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将以其独有的特色,让游人在古银杏村得到天然享受,让人们在自由中回归自然,寻找自我。谈及妥乐的未来,老主任兴致勃勃,村民们也加入了谈话的行列,我们深深为妥乐的未来心驰神往。 离开妥乐村,村民们一再叮嘱,村里开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请一定再到妥乐做客,妥乐村农家的银杏佳肴,定会令你终身回味。
驱车走在贵州西部的盘南蜿蜒山路上,夏日的炎热扑面而来。然而,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凉爽的气息顿时令人清新明朗。妥乐,古银杏之乡,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潺潺溪流贯村而过,千年银杏虬枝蔓叶。袅袅饮烟在农家青砖绿瓦的屋顶上随风飘摇,午歇的村民牵着刚从稻田里耕田归来的牛,沿溪而上,头上顶着银杏的树荫,脚下踏的仍是银杏的树荫,好一幅乡间闲憩图。村里的银杏根连根,根串根,裸露地表,形成屋前天然的“木地板”有的树根越河而过,两岸一根,蔚为壮观。树下清泉倚树而涌,清澈凉爽,常年不断,是村民的生活饮用水。据称,水中含有多种有益的矿物质。妥乐村村委会主任路西跃告诉我们,妥乐村的银杏树全是野生树,共有1131株,仅胸径在2米以上的就有30余株。据专家考证,村里树龄最大的已有千岁,七、八百年树龄的银杏树信手拈来。在妥乐村,家家户户都有银杏树,农户每年卖银杏的收入,占家庭全部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看着村头村尾枝头上缀满的银杏果,不禁让人对妥乐村的村民们心生羡慕之情。我们所到之处,村民们无不出门相迎,热情邀进家,喝一杯浓浓的清凉茶。
妥乐村民风的淳厚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传说清乾隆十三年夏,天子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西下云南,经有“南方丝绸之路”美称的滇黔古驿道,来到盘县妥乐银杏村,但见这里依山傍水,葱茏的银杏树荫庇山寨,村民和睦相处,怡然自乐,村风民俗甚是淳厚。在村头的土石桥上,人们一律下马过桥,男女老少、文官武将,无一例外。乾隆见状,肃然起敬,翻身下马,步行过桥。入得村来,纯朴的山民早已将浓浓的凉茶送到乾隆手中。山民们对这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一如常人,热情相邀,嘘长问短,递茶送水,十分殷勤。
虽然吃的是农家粗茶淡饭,村民的纯朴忠厚却溢于言表。对照自己一路的各类遭遇,乾隆帝无不感慨万千。入夜,夏日蚊虫“围剿”天子,乾隆帝辗转难眠。次日清晨,村民们一如既往,诚待乾隆,有如亲人。在妥乐银杏村的小憩,乾隆帝备受淳厚民风熏染,龙心大悦,几乎乐而忘行。临行前,乾隆帝口成一偈:好个妥乐村,蚊虫永不生。故此,盛夏的妥乐村至今也少有蚊虫。
这个传说或许更说明的是妥乐村人的热情好客和环保意识。但珍藏在村里西来寺里的石碑却清楚地记载了乾隆西下云南,途经妥乐村,返回京城后,为感妥乐淳厚民风,敕令修整村中寺庙西来寺的史实。这块村民视为村宝的石碑保存完好,左下角略有微损。西来寺的居士向我们小心翼翼地出示了这块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中幸免于难的珍贵文物。历史的沧桑写尽了妥乐村的苦难,无言的石碑向人们诉说曾有的往事:乾隆十六年天子敕令重修西来寺,道光十五年春三月特立此碑。
银杏树环抱中的西来寺已显现出时光带来的的破败,西来寺的晨钟暮鼓已被悠悠岁月淹没。据居士介绍,建于大唐年间的西来寺曾与盘县丹霞山护国寺齐名,时人有“上有丹霞,下有西来”的称谓。据说,那时的西来寺香火旺盛,八方十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拜,万能的菩萨便有求必应。如今的西来寺一洗昔日的鼎盛,沉默在银杏树的清寂之中,青灯古佛已在“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消失殆尽,从此无人提及曾名播四方的西来寺。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千年古银杏无言地见证了妥乐村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指着一株正发着新枝的古银杏树,路老主任说:“银杏的生命力极其强,这棵去年被白雨(冰雹)打过又被火烧过的老树,我们都以为它不行了。开春了,它却活了过来。你瞧,它的新枝发得多旺盛。”果然,在烧黑的老树旁,银杏新枝生机盎然,青枝绿叶,格外醒目。这也许就是妥乐村的写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妥乐村正焕发出青春的魅力。村民们告诉我们,专家考证认为,妥乐野生古银杏是全国株数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为让妥乐村“古银杏之乡”的美誉流传万世,妥乐村人已在近几年人工种植银杏树1000多株,目前已全部成活。村民们还说,现有的银杏树每株每年可挂果近200多公斤,除卖银杏果实外,银杏叶高达13元一公斤。路主任说,对银杏产业,村里有很多设想,开发银杏露,采摘银杏叶提取黄酮素,以千年银杏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已不是梦想。根据妥乐古银杏的优势,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旅游业,他们正为发展特色旅游作积极的准备:着手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申报省级旅游点;村里文物古迹正在整理之中。村后的古溶洞、清末张德宏老先生的墓碑,都有旅游价值。特别是张家墓碑上栩栩如生刻绘的水浒一百单八将图、二十四孝图,说明了当时妥乐村的礼乐教化和道德规范。在今后的五年内,将有1。13亿元投资于发展妥乐的相关事业。届时,集吃、住、玩、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将以其独有的特色,让游人在古银杏村得到天然享受,让人们在自由中回归自然,寻找自我。谈及妥乐的未来,老主任兴致勃勃,村民们也加入了谈话的行列,我们深深为妥乐的未来心驰神往。 离开妥乐村,村民们一再叮嘱,村里开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请一定再到妥乐做客,妥乐村农家的银杏佳肴,定会令你终身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