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彼之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越来越内向了。很多事物无可挽留地离去:从旧书店扛回一箱书的经历,一个光线柔弱的下午,激情十足的讲话,英雄主义情结,一本朱自清的读本,一个早已结婚而瘦弱的女孩,独自望月的夜晚。我很少参加群体活动,除了一两个极熟的朋友的婚礼——看着年轻的女孩变成妻子,有了皱纹,最后喋喋不休——我大半时间在冥想中度过。
但我一直有经邦济世的想法,我喜欢读西汉政论散文,又对史哲有浓厚的兴趣。但有些人,似乎上帝已经安排好他做什么事一样,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回到诗歌上:我像记日记般地写着诗歌。但很少投稿或参赛。阿寿曾多次在我耳边唠叨:“我到现在还没有对老李报一箭仇呢。”这仇是报不了的了。我们都走出校园,老李也在去年离开x城了。但我们一直认为比赛获奖是代表着几个人的看法,最美丽的花开在山野烂漫处。可所有的花都凋谢了,我认识的优秀诗人中,经商的经商,沉默的沉默。而二三流的却诗集乱飞。
我逐渐倾向阅读。但我首先是个教师:早上七点钟到小学,中午在校看看报纸或和一两个脸色苍白的女老师聊天,晚上五点半回到破屋。我喜欢这间屋子,我不知道它是第几代祖先建造的,柱石已磨圆,梁木已发黑,从窗子却能看到白灰的土地,白天总有一两个人在上面干活,黄昏时小学生嘻嘻哈哈地走过,或一两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女人凑近我的窗子。我习惯了虫鸣鸟叫,习惯了隔壁小杏姐这对年轻夫妇的做ài声。我的书越来越多,有时我会欣喜地看到一本我早已遗忘的书。在夜里我可以自由地看书,周末更是读到两|、三点。我发现除了书以外,其他都不真实,那里有城市、自由、季节的变化和寥落的街角。我后来开始研究起隐逸文化。我想过给风清扬写部传记,但发现是在写自己便停笔了。我时常大声背诵老子的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早啊!”冬去春来,我坐在门口的石墙上,小杏姐已经买来早菜了,笑盈盈地向我打了招呼。她的双乳晃动着,我想到她可能做过我的妻子。她已走进屋子。而远处河水发绿了,一群鸭子拍打着翅膀,大片的空白和宁静像只凝望的眼睛。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屋子摇摇欲坠了,堆积的衣服发出一股霉味,只有一些诗稿较为鲜亮地夹在一边。
朋友给我抱来了台电脑,说这对我有好处,并推荐了一个诗歌网站:收获。我早已耳闻,只是网吧乌烟瘴气,没多少时间去看,我是喜欢这个网站的,它版式别致,并常引用博尔赫斯的文字为题标:“我看到过一望无际的郊野,那里落日未完成的永恒已经完成”“和任何人一样,我确实爱那个人,甚至可以说有点崇拜他”
我浏览了一下文章,便注意起一个叫陈世间的斑竹了,他的简介如下:
陈世间,男,1966年出生于y城,少年好读书,有儒生气。1984年外出读书,并开始创作,1992年至1999年间无所事事,2001年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份叫伊豆的文学刊物,并重新进行诗歌创作,作品多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等刊物上,私下出版过一本叫刀子的故事的诗集。现任y城文联理事,一生彷徨,爱着,写作。
后来我找到了这本刀子的故事,印刷质量极差,不少字模糊不请,但诗歌却让我震惊,如果你还关注我以后的诗歌,便可以找到他的影子。至今我还可以背出他的一首诗:
另一种生活
他相信这是另一种生活:梦的开始
寥寥落落的像秋雨后的季节
褪尽了颜色的画面几次目光碰落
他不再走远,并喜欢上一些中性的词语
似乎世界早已静止
但事实他如同潦倒的赌徒在青光中忏悔
他长久的注视着一条路,那里有黎明和臃肿的妇女
他拥有一两个清净的早晨,但不曾得到爱情
他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得到相同的命运
2000-10-20
在书的扉页还印有他的一句话:一切无非游戏,诗歌在诡秘中取悦读者。
我贴上去的诗歌很快被他批了:第一首不错,但要区别歌词与诗句。我并不认为歌词就不是诗。但其实他的话都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缺点:比如“思想开阔,但语句不够凝练”“凌空作虚不足取”等等,都让我从内心暗暗佩服他的洞察力。我从另一些回帖中认识他:
“达观处世,人情练达即文。(2003-3-3)”
“独特的语言,诗艺虽未圆熟,也弥足珍贵。(2003-3-8)”
“此情可待成追忆。(2003-10-15)”
“近日大醉,几天来不醒人事。偶尔写下一首,以食读者。(2003-12-18)”
“他是我的酒友,烟友,请支持一下。(2004-2-2)”
他的诗歌每次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带来阅读快感。说句实话,在国内,他是数得上的。但每年的年度诗选,什么王大波,胡雪,鬼子都挤在里面,代表着权威和成就。但我认为他们的诗歌一点生命力都没有。有时我还真怀疑,是不是我们的审美没有接上轨呢。但如今我便明白这世上有两种作家:一种是趋炎附和,为出名而创作,一种是以心为文,真正的书写着“真”和“诗”陈世间无疑属于后者,但他们只能在生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被人推崇。世界无非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体。
滴答滴答。又下雨了。我想着雨中的坟墓,想着宁静的小学,想着城市的喧嚣,想着掩盖在雨下的很多魂灵和话语。我继续翻开一本书,... -->>
我越来越内向了。很多事物无可挽留地离去:从旧书店扛回一箱书的经历,一个光线柔弱的下午,激情十足的讲话,英雄主义情结,一本朱自清的读本,一个早已结婚而瘦弱的女孩,独自望月的夜晚。我很少参加群体活动,除了一两个极熟的朋友的婚礼——看着年轻的女孩变成妻子,有了皱纹,最后喋喋不休——我大半时间在冥想中度过。
但我一直有经邦济世的想法,我喜欢读西汉政论散文,又对史哲有浓厚的兴趣。但有些人,似乎上帝已经安排好他做什么事一样,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回到诗歌上:我像记日记般地写着诗歌。但很少投稿或参赛。阿寿曾多次在我耳边唠叨:“我到现在还没有对老李报一箭仇呢。”这仇是报不了的了。我们都走出校园,老李也在去年离开x城了。但我们一直认为比赛获奖是代表着几个人的看法,最美丽的花开在山野烂漫处。可所有的花都凋谢了,我认识的优秀诗人中,经商的经商,沉默的沉默。而二三流的却诗集乱飞。
我逐渐倾向阅读。但我首先是个教师:早上七点钟到小学,中午在校看看报纸或和一两个脸色苍白的女老师聊天,晚上五点半回到破屋。我喜欢这间屋子,我不知道它是第几代祖先建造的,柱石已磨圆,梁木已发黑,从窗子却能看到白灰的土地,白天总有一两个人在上面干活,黄昏时小学生嘻嘻哈哈地走过,或一两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女人凑近我的窗子。我习惯了虫鸣鸟叫,习惯了隔壁小杏姐这对年轻夫妇的做ài声。我的书越来越多,有时我会欣喜地看到一本我早已遗忘的书。在夜里我可以自由地看书,周末更是读到两|、三点。我发现除了书以外,其他都不真实,那里有城市、自由、季节的变化和寥落的街角。我后来开始研究起隐逸文化。我想过给风清扬写部传记,但发现是在写自己便停笔了。我时常大声背诵老子的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早啊!”冬去春来,我坐在门口的石墙上,小杏姐已经买来早菜了,笑盈盈地向我打了招呼。她的双乳晃动着,我想到她可能做过我的妻子。她已走进屋子。而远处河水发绿了,一群鸭子拍打着翅膀,大片的空白和宁静像只凝望的眼睛。这时我才发现我的屋子摇摇欲坠了,堆积的衣服发出一股霉味,只有一些诗稿较为鲜亮地夹在一边。
朋友给我抱来了台电脑,说这对我有好处,并推荐了一个诗歌网站:收获。我早已耳闻,只是网吧乌烟瘴气,没多少时间去看,我是喜欢这个网站的,它版式别致,并常引用博尔赫斯的文字为题标:“我看到过一望无际的郊野,那里落日未完成的永恒已经完成”“和任何人一样,我确实爱那个人,甚至可以说有点崇拜他”
我浏览了一下文章,便注意起一个叫陈世间的斑竹了,他的简介如下:
陈世间,男,1966年出生于y城,少年好读书,有儒生气。1984年外出读书,并开始创作,1992年至1999年间无所事事,2001年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份叫伊豆的文学刊物,并重新进行诗歌创作,作品多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等刊物上,私下出版过一本叫刀子的故事的诗集。现任y城文联理事,一生彷徨,爱着,写作。
后来我找到了这本刀子的故事,印刷质量极差,不少字模糊不请,但诗歌却让我震惊,如果你还关注我以后的诗歌,便可以找到他的影子。至今我还可以背出他的一首诗:
另一种生活
他相信这是另一种生活:梦的开始
寥寥落落的像秋雨后的季节
褪尽了颜色的画面几次目光碰落
他不再走远,并喜欢上一些中性的词语
似乎世界早已静止
但事实他如同潦倒的赌徒在青光中忏悔
他长久的注视着一条路,那里有黎明和臃肿的妇女
他拥有一两个清净的早晨,但不曾得到爱情
他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得到相同的命运
2000-10-20
在书的扉页还印有他的一句话:一切无非游戏,诗歌在诡秘中取悦读者。
我贴上去的诗歌很快被他批了:第一首不错,但要区别歌词与诗句。我并不认为歌词就不是诗。但其实他的话都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缺点:比如“思想开阔,但语句不够凝练”“凌空作虚不足取”等等,都让我从内心暗暗佩服他的洞察力。我从另一些回帖中认识他:
“达观处世,人情练达即文。(2003-3-3)”
“独特的语言,诗艺虽未圆熟,也弥足珍贵。(2003-3-8)”
“此情可待成追忆。(2003-10-15)”
“近日大醉,几天来不醒人事。偶尔写下一首,以食读者。(2003-12-18)”
“他是我的酒友,烟友,请支持一下。(2004-2-2)”
他的诗歌每次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带来阅读快感。说句实话,在国内,他是数得上的。但每年的年度诗选,什么王大波,胡雪,鬼子都挤在里面,代表着权威和成就。但我认为他们的诗歌一点生命力都没有。有时我还真怀疑,是不是我们的审美没有接上轨呢。但如今我便明白这世上有两种作家:一种是趋炎附和,为出名而创作,一种是以心为文,真正的书写着“真”和“诗”陈世间无疑属于后者,但他们只能在生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被人推崇。世界无非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体。
滴答滴答。又下雨了。我想着雨中的坟墓,想着宁静的小学,想着城市的喧嚣,想着掩盖在雨下的很多魂灵和话语。我继续翻开一本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