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彼之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摘要:圆形美学是指万物同在一既定的空间中,对唯心主义者来说便是在一个人意识中,无始无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它的动力是时间。博尔赫斯的这种美学思想可以从无限、重复、同一三个方面去理解。这构成了博尔赫斯。 关键词:博尔赫斯;圆形美学;无限;重复;同一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诗歌享誉世界,他的文本创作模式对后现代主义创作有极大的影响,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博尔赫斯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家庭。祖上多是军官“乔琪(博尔赫斯)生长的家庭有点像一座家族展览馆,被外祖父阿塞维多的幽灵所主持,最为荣耀的当数在胡宁和塞佩达为南美自由而战的几支宝剑;当年的军服被完好的保存下来,小心翼翼的防备蛀虫的侵噬;一张张悲哀的绅士和抑郁寡欢的妇人——他们中不少过早的成了寡妇——的银版照片都用黑丝绒祷衬予以保存。乔琪被记载家族历史的物品包围着,满眼所见都是英雄祖先的光辉业绩。那些故事所显示的英勇果敢,在穷困和失败面前不屈不挠”[1]这种环境对博尔赫斯影响极大,在日后的创作中耍刀子的故事和战争的事迹比比皆是。而他父亲是个学识渊博的律师,喜欢读书,在家中设了一个图书室。母亲出身望族,博览群书,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博尔赫斯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能。
但博尔赫斯小时候的生活圈子是狭窄的,他的童年和妹妹诺拉一起度过。在回答一位法记者采访时的回忆时,母亲评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他很害羞,非常内向,他崇拜妹妹,他俩一道发明了无数奇特的游戏,他们从不吵架,他们总是走在一起,直到乔琪在瑞士有了同学。”单调的生活和游戏常让博尔赫斯有一种幻觉“其时他可能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他有点像阿斯于特里恩。他并不单独生活在迷宫一般的宫殿里,但他家的花园就是一座迷宫,从门内向外望去,他可以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街上行走,忙于干他们神秘的差事,显得不一样,很陌生。花园里的生活显得简单,只有到了夜晚,在关上园门上床睡觉时,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才随之而来,恐怖来自镜子。另一个自我等在镜中,没有形状,还是绿颜色。”[2]这些在他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印像,奠定了他的美学思想。
1914年,博尔赫斯一家到欧洲旅行,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博尔赫斯在日内瓦度过了他的青春期。他阅读了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都德、左拉、莫泊桑、雨果、福楼拜、托马斯、卡来尔、切斯特顿、斯蒂文森、吉卜林、德?昆西、爱伦?坡、惠特曼、海涅、梅林克、叔本华、尼采等人的作品。1919-1920年全家旅居西班牙,他又接触到了马查多、贡戈拉、乌细穆诺、比利西罗埃尔、克韦多等西班牙著名作家的作品。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了他曲折又安定的生活。这以后,他依然无所不读,而且读的多是野书,巫术星象、希腊文学、希伯来文学、北欧文学、中世纪哲学、东方佛教禅学等,包罗万象。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字,他怀有强烈的兴趣。他通过英、德、法等文字,阅读了诗经、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老子、庄子、易经等。在他的一生中东方文学占有极大的位置,他的思想趋于玄虚。
但我们可以理清他的美学核心,便是圆形美学。博尔赫斯在1982年的诺贝尔奖评比中输给了马尔克斯(很大原因是他没有出色的长篇,而当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正席卷全球)后说:“长篇小说的情节展开趋于直线延伸,而不是沿四周运转。短篇小说应该是起点即终点,前后呼应,这样才能达到圆的境界。”可见“圆”是博尔赫斯的创作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出这种圆形特点,这个贯穿于他整个创作实践中的美学,我们称为“圆形美学”所谓的圆形美学是指万物同在一既定的空间中,对唯心主义者来说便是在一个人意识中,无始无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它的动力是时间。这种美学思想体现为无限、重复、同一三者。
(一)无限
所谓无限?古人发表过这样的见解:“宇之表无根,宙之端无穷。”(张衡灵宪)“有实无乎处者,宇也,有长无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天地万物之忧,不可胜穷天固不可问,聊以寄吾之意耳”(毛奇龄天问补注)。西方众多哲学家也对无限发表过很多看法。无限是指无始无终,正如数字“0”前面有无穷数字,后面也有无穷数字,小的更小,大的更大。博尔赫斯的无限思想是一种无穷性退让的思想,它来自芝诺的一个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大意如下: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里跑得最快的人,但如果在他前面有一只乌龟(正从a点向前爬),他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理由如下:他要追上乌龟,必须要经过乌龟出发的地方(a点),但是在他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距离,到了b点,他要追上乌龟,又必须经过b点,但当他追到b点的时候,乌龟又爬到了c点,他追到c点的时候,乌龟又到了d点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这是个悖论,却启发了博尔赫斯:一种无穷减退或前进的方式。他认识到一小时里有分钟,分钟里有秒,秒里有更小的;秦始皇的构想:一世、二世、三世,直到无穷博尔赫斯提到:“历史的解释没有耗尽这个悖论:令人目眩的无限减退也许能运用于所有的题目。运用于美学:那行诗由于那个原因而感动了我们,那个原因又是由于另一个原因用于认识问题:认识是识别,但是为了识别必须先认识,但认识是识别”[3]博尔赫斯极其喜欢玩弄这种玄虚,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我们还可以见到一句近乎数列般的诗句:“在那间圆形的禅房里有一个样子像我的人在用一种我不懂的文字写着一首长诗说一个人在另一间圆形的禅房里写着一首诗说一个人在另一间圆形的禅房里”[4]这种无限性是后现代主义作家关于时间的另一种探索和发明,当然还包括空间和物质等方面。
在短篇小说沙之书中,他描写了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5]在有限的空间中存在无限这近乎悖论。但博尔赫斯却饶有兴趣的道来,并让读者震惊。在圆形废墟中,他认识到:“我”创造了一个虚幻不怕火的人,但同时“我”又认识到“我”是另一个人的梦,另一个人创造的虚幻不怕火的人,而另一个人又再由另一个人创造。如此,无穷退让,这是博尔赫斯的诡计。
另外“飞矢不动”的静止观带给博尔赫斯另一种时间方式。“飞矢不动”的静止观是芝诺提出的另一个悖论,它指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从芝诺的悖论我们可以得出,飞速流动的时间由无数个静止的瞬间组成,你一经发觉便可以在里面停留。在聊斋志异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人到仙境停留几天,人间却是几十年。可见,在一个客观的时间段里面,不同的人栖息的时间却是不同的。博尔赫斯发现了这一秘密。所以在秘密奇迹中该主人公和士兵拥有不同的时间:
“物质世界凝固了。
为了完成手头的工作,他请求上帝赐给他整整一年的时间,无所不能的上帝恩准了一年。上帝为他施展了一个神秘的奇迹:德国的枪弹本应在确定的时刻结束他的生命,但在他的思想里,发布命令和执行命令的间隔持续了整整一年。先是困惑和惊愕,然后是忍受,最终是突然的感动。”[6]
博尔赫斯似乎是上帝,他拥有时间的过去和未来,同时他可以任意的创造出时间。只有当一个人处于唯心的意识状态,不受外界干扰时,他才能得到自由,才能认识到无限性的存在。
(二)重复
荣格说过,任何神话都在重复,而且任何思想哲学就是重复。去年的明月今年依然出现,死去的思潮再次复活。循回往复,一切是周期性的。博尔赫斯就是这样认为的:历史是循环的,个人的命运是重复的。这里,他确定了循环的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种要归咎于柏拉图,他在蒂迈欧-篇第三十九段里说七个速度不等的行星速度平衡后,就会回到它们的出发点,这个变化就使那年成了一个完整年卢奇利奥?瓦尼尼写道:‘阿客琉斯将再去特洛伊,礼仪和宗教将再生,人类历史将重演,现今一切都已有过。过去的事物会再现。但这一切只是一般,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具体而言’第二种与光... -->>
摘要:圆形美学是指万物同在一既定的空间中,对唯心主义者来说便是在一个人意识中,无始无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它的动力是时间。博尔赫斯的这种美学思想可以从无限、重复、同一三个方面去理解。这构成了博尔赫斯。 关键词:博尔赫斯;圆形美学;无限;重复;同一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诗歌享誉世界,他的文本创作模式对后现代主义创作有极大的影响,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博尔赫斯1899年8月24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家庭。祖上多是军官“乔琪(博尔赫斯)生长的家庭有点像一座家族展览馆,被外祖父阿塞维多的幽灵所主持,最为荣耀的当数在胡宁和塞佩达为南美自由而战的几支宝剑;当年的军服被完好的保存下来,小心翼翼的防备蛀虫的侵噬;一张张悲哀的绅士和抑郁寡欢的妇人——他们中不少过早的成了寡妇——的银版照片都用黑丝绒祷衬予以保存。乔琪被记载家族历史的物品包围着,满眼所见都是英雄祖先的光辉业绩。那些故事所显示的英勇果敢,在穷困和失败面前不屈不挠”[1]这种环境对博尔赫斯影响极大,在日后的创作中耍刀子的故事和战争的事迹比比皆是。而他父亲是个学识渊博的律师,喜欢读书,在家中设了一个图书室。母亲出身望族,博览群书,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博尔赫斯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能。
但博尔赫斯小时候的生活圈子是狭窄的,他的童年和妹妹诺拉一起度过。在回答一位法记者采访时的回忆时,母亲评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他很害羞,非常内向,他崇拜妹妹,他俩一道发明了无数奇特的游戏,他们从不吵架,他们总是走在一起,直到乔琪在瑞士有了同学。”单调的生活和游戏常让博尔赫斯有一种幻觉“其时他可能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他有点像阿斯于特里恩。他并不单独生活在迷宫一般的宫殿里,但他家的花园就是一座迷宫,从门内向外望去,他可以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街上行走,忙于干他们神秘的差事,显得不一样,很陌生。花园里的生活显得简单,只有到了夜晚,在关上园门上床睡觉时,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才随之而来,恐怖来自镜子。另一个自我等在镜中,没有形状,还是绿颜色。”[2]这些在他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印像,奠定了他的美学思想。
1914年,博尔赫斯一家到欧洲旅行,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博尔赫斯在日内瓦度过了他的青春期。他阅读了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都德、左拉、莫泊桑、雨果、福楼拜、托马斯、卡来尔、切斯特顿、斯蒂文森、吉卜林、德?昆西、爱伦?坡、惠特曼、海涅、梅林克、叔本华、尼采等人的作品。1919-1920年全家旅居西班牙,他又接触到了马查多、贡戈拉、乌细穆诺、比利西罗埃尔、克韦多等西班牙著名作家的作品。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了他曲折又安定的生活。这以后,他依然无所不读,而且读的多是野书,巫术星象、希腊文学、希伯来文学、北欧文学、中世纪哲学、东方佛教禅学等,包罗万象。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字,他怀有强烈的兴趣。他通过英、德、法等文字,阅读了诗经、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老子、庄子、易经等。在他的一生中东方文学占有极大的位置,他的思想趋于玄虚。
但我们可以理清他的美学核心,便是圆形美学。博尔赫斯在1982年的诺贝尔奖评比中输给了马尔克斯(很大原因是他没有出色的长篇,而当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正席卷全球)后说:“长篇小说的情节展开趋于直线延伸,而不是沿四周运转。短篇小说应该是起点即终点,前后呼应,这样才能达到圆的境界。”可见“圆”是博尔赫斯的创作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出这种圆形特点,这个贯穿于他整个创作实践中的美学,我们称为“圆形美学”所谓的圆形美学是指万物同在一既定的空间中,对唯心主义者来说便是在一个人意识中,无始无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它的动力是时间。这种美学思想体现为无限、重复、同一三者。
(一)无限
所谓无限?古人发表过这样的见解:“宇之表无根,宙之端无穷。”(张衡灵宪)“有实无乎处者,宇也,有长无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天地万物之忧,不可胜穷天固不可问,聊以寄吾之意耳”(毛奇龄天问补注)。西方众多哲学家也对无限发表过很多看法。无限是指无始无终,正如数字“0”前面有无穷数字,后面也有无穷数字,小的更小,大的更大。博尔赫斯的无限思想是一种无穷性退让的思想,它来自芝诺的一个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大意如下: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里跑得最快的人,但如果在他前面有一只乌龟(正从a点向前爬),他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理由如下:他要追上乌龟,必须要经过乌龟出发的地方(a点),但是在他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距离,到了b点,他要追上乌龟,又必须经过b点,但当他追到b点的时候,乌龟又爬到了c点,他追到c点的时候,乌龟又到了d点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这是个悖论,却启发了博尔赫斯:一种无穷减退或前进的方式。他认识到一小时里有分钟,分钟里有秒,秒里有更小的;秦始皇的构想:一世、二世、三世,直到无穷博尔赫斯提到:“历史的解释没有耗尽这个悖论:令人目眩的无限减退也许能运用于所有的题目。运用于美学:那行诗由于那个原因而感动了我们,那个原因又是由于另一个原因用于认识问题:认识是识别,但是为了识别必须先认识,但认识是识别”[3]博尔赫斯极其喜欢玩弄这种玄虚,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我们还可以见到一句近乎数列般的诗句:“在那间圆形的禅房里有一个样子像我的人在用一种我不懂的文字写着一首长诗说一个人在另一间圆形的禅房里写着一首诗说一个人在另一间圆形的禅房里”[4]这种无限性是后现代主义作家关于时间的另一种探索和发明,当然还包括空间和物质等方面。
在短篇小说沙之书中,他描写了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5]在有限的空间中存在无限这近乎悖论。但博尔赫斯却饶有兴趣的道来,并让读者震惊。在圆形废墟中,他认识到:“我”创造了一个虚幻不怕火的人,但同时“我”又认识到“我”是另一个人的梦,另一个人创造的虚幻不怕火的人,而另一个人又再由另一个人创造。如此,无穷退让,这是博尔赫斯的诡计。
另外“飞矢不动”的静止观带给博尔赫斯另一种时间方式。“飞矢不动”的静止观是芝诺提出的另一个悖论,它指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从芝诺的悖论我们可以得出,飞速流动的时间由无数个静止的瞬间组成,你一经发觉便可以在里面停留。在聊斋志异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人到仙境停留几天,人间却是几十年。可见,在一个客观的时间段里面,不同的人栖息的时间却是不同的。博尔赫斯发现了这一秘密。所以在秘密奇迹中该主人公和士兵拥有不同的时间:
“物质世界凝固了。
为了完成手头的工作,他请求上帝赐给他整整一年的时间,无所不能的上帝恩准了一年。上帝为他施展了一个神秘的奇迹:德国的枪弹本应在确定的时刻结束他的生命,但在他的思想里,发布命令和执行命令的间隔持续了整整一年。先是困惑和惊愕,然后是忍受,最终是突然的感动。”[6]
博尔赫斯似乎是上帝,他拥有时间的过去和未来,同时他可以任意的创造出时间。只有当一个人处于唯心的意识状态,不受外界干扰时,他才能得到自由,才能认识到无限性的存在。
(二)重复
荣格说过,任何神话都在重复,而且任何思想哲学就是重复。去年的明月今年依然出现,死去的思潮再次复活。循回往复,一切是周期性的。博尔赫斯就是这样认为的:历史是循环的,个人的命运是重复的。这里,他确定了循环的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种要归咎于柏拉图,他在蒂迈欧-篇第三十九段里说七个速度不等的行星速度平衡后,就会回到它们的出发点,这个变化就使那年成了一个完整年卢奇利奥?瓦尼尼写道:‘阿客琉斯将再去特洛伊,礼仪和宗教将再生,人类历史将重演,现今一切都已有过。过去的事物会再现。但这一切只是一般,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具体而言’第二种与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