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程曦之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乐无穷,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无论在哪里,任何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术或摄影作品都一定少不了象鼻山。的确,象鼻山就是桂林的标志,桂林的城徽。象鼻山是在3。6亿年前由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那时的象鼻山隐于水中,其东部较单薄,裂隙比较多,但最外侧的岩石又较完好坚硬,在江水溶解侵蚀下,裂隙增宽扩大,加之地壳上升,也就形成了现在溜圆的水月洞。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象鼻山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体,景致极佳。
回忆“文革”前居住在“正阳路”的时候(如今已改造为步行街),向东步行几十米到达漓江边,顺江边马路南行200多米就到达象鼻山脚下,那时候象鼻山自由进出,不收门票,我最喜欢住在水月洞口的石头平台上,观望竹排上的渔夫赶鱼鹰下水捉鱼,有时在洞内,面对石刻“读书处”席地而住,品味雅静。。,如今忆起实为人生一大乐趣!
桂林境内分布着不少形态各异的溶洞,芦笛洞和冠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走进洞里你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千奇百怪的石柱,石笋立于偌大的苍穹般的洞中。有的如擎天一柱巍巍耸立;有的如一排排小树迎风摇曳;有的似人翻开的书本一页一页的叠在一起,威风凛凛的雄狮,活泼顽皮的小兔子,还有滑稽可爱的雪人。涓涓细流在洞中蜿蜒流动,置身在这样的艺术殿堂,让人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们常说:“张家界游山,桂林玩水!”此话绝对不假,若没了漓江水对两岸的滋润,则桂林山的美便会失去大半。山依着水,水傍着山,江水在重山之间蜿蜒前行,将山的倒影深深的拥入自己的怀抱。山因为水而更加青翠,水缘于山而愈发秀美。这便是漓江两岸的异样风情。
(五)
由法国返回不久,姐姐和姐夫从江苏来到株洲探望我们,乘此机会陪他们游览了桂林。游完桂林有代表的三山、两洞后随之就是游览漓江,漓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上午8点我们赶到杨桥码头,踏上游船便急切地往水里俯瞰,啊!漓江的水是如此的清澈透明!船缓缓而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便登上了船的顶层。于是,满眼的奇峰美色渐入眼帘。
“自古山如画,而今画是山。”山是立体的画,山是凝固的诗。漓江奇峰目不暇接——九马画廊疾驰而过,望夫石兀突屹立,千朵碧莲花随舟逝去,冠帽山戛然而至,杨堤风光飘忽而来,草坪景色鱼贯而入。“竹新横流峰如塔,迎面金风送彩霞”、“草坪好风光,藤蔓攀壁崖,常年披绿彩,处处有山花。”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
画山是漓江中的名山,峭壁面江而立,由于长年风雨剥蚀,岩石轮廓明显地出现许多层次,这些轮廓线条层次的明暗及色彩的变化,仿佛壁上有很多骏马,游人至此,都会一一数品。
不知不觉到中午了,我们便开始了船上午宴。若干盘子端上来了——漓江的鱼、虾、蟹、螺,还有荔蒲芋头悉数上桌。盘子小,虾蟹更小,不过我们有谁在乎吃?已经陶醉于漓江的山水之中,饮酒助兴而已。水好酒美,好山好水好风景,佳酒佳肴佳心情。不用劝说,小口吃菜,大口喝酒,你敬我喝,一顿豪饮!“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也!”于是我趁着酒兴叹到:“漓江山水随意看,桂林美酒尽情喝”要不是游人太多,我们大概也会扣舷而歌之吧?呵呵,那才叫不亦乐乎呢!
船到了阳朔码头,我们沿商品一条街行至古镇。时间安排的紧张点,只能去洋人街走一走了。名副其实啊!外国人处处可见,各具特色的酒吧、茶屋、小店,奇特别致,恍惚间觉得自己身处异国他乡!听说不少外国人在这里定居,很多人娶的是阳朔姑娘呢。只能走马观花看一眼,却不能在这里尽情游览——多想在这里小居几日,体验到古镇独特的生活乐趣!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奇峰映水,浅江深谭,竹林农舍,旖旎的漓江风光,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漓江之美,尽显于桂林与阳朔的水程之间。
如诗如画的漓江山水,至今依然环绕在我的梦里。 (六)
人在旅途中少不了的就是吃喝玩乐,有了吃喝,玩乐就倍添兴趣,记得60年代有一次岳父陪我游七星岩,步行到月牙楼,正好碰上月牙山尼姑庵的两位师父,岳父与尼姑聊天,我在一旁洗耳恭听,原来尼姑在给岳父介绍月牙楼的尼姑面。其实就是汤料十分讲究的素面。尼姑面的精华在汤,汤是用黄豆芽、新鲜草菇、香菇、冬笋等久熬而成。汤色金黄,味鲜而甜,清香四溢。面条用清水煮熟装碗,将汤放人,再加上桂林腐竹、黄菜、素火腿、面筋等素菜和佐料,鲜香爽口,色香味俱佳。据师父介绍当年西哈努克亲王一行人到桂林曾亲自品尝了月牙楼的尼姑面,赞不绝口。
80年代之后再游月牙楼,发现尼姑庵不知何时已改作他用,未见尼姑的踪影,好在月牙楼尼姑庵正宗的尼姑面手艺还是传了下来。
桂林米粉远近闻名,许多城市都有桂林人餐馆,所卖的都是具有桂林特色的小吃。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桂林米粉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都是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香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到桂林人品尝米粉,可买一份“套餐”米粉,内有八小碗味道不同的米粉。桂林米粉的卤料在桂林的各个菜市场都可以买到,熬汤前要把卤料用纱布包好,这个卤包下一次还可以用,不过最好要置入冰箱中冷冻,以免变质。
糍粑,桂林人叫捣粑粑,这是桂林人喜爱的冬季糯米食品。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制作许多捣粑粑。制作方法是用糯米泡水蒸熟,然后用木棍舂成糯饭团,使其具有筋力。再制成圆形饼状晾干即成。糯米糍粑在冬天放入清水中浸泡,经常换水,可存放一个多月,吃法多样,可用炭火烤熟粘糖吃,亦可用油煎熟吃,切块用糖水煮熟吃,咸甜随意。桂林人冬季
喜欢用木炭烤火取暖,炭盆置于堂屋的木架上,全家人围着炭盆,这时把捣粑粑放在炭盆内,不一会儿只见捣粑粑渐渐地膨胀鼓起,甚至象猪板油一样从捣粑粑内部流出一些,顿时香味扑鼻,令人口水欲滴。以桂林的大糯制作的捣粑粑品质为最佳。桂林盛产黄糖,是甘蔗制的,把捣粑粑切成小方块,最好要用黄糖水煮味道极佳。
我的爱人最喜欢吃桂林松糕,它是用糯米掺粳米适量磨成粉,稍掺些黄糖水拌匀,再将半干半湿的米粉层层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时熟透即成。其味松软爽口,香甜宜人,若再配以荔浦芋头丁,其味更佳。桂林习俗,松糕一般用于喜庆场合,如生日贺寿、得子、新屋上梁等,常赠以松糕,以示庆贺。如今菜市场上亦不时有售。
(七)
一般游览桂林最好是先登“独秀峰”欣赏桂林全城的风景后,然后再游览其他景点。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靖江王城内(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舍),它与叠彩山、伏坡山构成三足鼎立,独秀峰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气势雄伟, 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 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 独秀峰因此得名。每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独秀峰石刻很多,宋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刻;清黄国材的“南天一柱”、张祥河的“紫袍金带”和耆英的“介然独立”等都是桂林石刻不可多得的珍品。
独秀亭在独秀峰顶, 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柱间有通透花窗, 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栏, 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千山万户,尽收眼中。
乐无穷,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无论在哪里,任何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术或摄影作品都一定少不了象鼻山。的确,象鼻山就是桂林的标志,桂林的城徽。象鼻山是在3。6亿年前由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那时的象鼻山隐于水中,其东部较单薄,裂隙比较多,但最外侧的岩石又较完好坚硬,在江水溶解侵蚀下,裂隙增宽扩大,加之地壳上升,也就形成了现在溜圆的水月洞。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象鼻山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体,景致极佳。
回忆“文革”前居住在“正阳路”的时候(如今已改造为步行街),向东步行几十米到达漓江边,顺江边马路南行200多米就到达象鼻山脚下,那时候象鼻山自由进出,不收门票,我最喜欢住在水月洞口的石头平台上,观望竹排上的渔夫赶鱼鹰下水捉鱼,有时在洞内,面对石刻“读书处”席地而住,品味雅静。。,如今忆起实为人生一大乐趣!
桂林境内分布着不少形态各异的溶洞,芦笛洞和冠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走进洞里你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千奇百怪的石柱,石笋立于偌大的苍穹般的洞中。有的如擎天一柱巍巍耸立;有的如一排排小树迎风摇曳;有的似人翻开的书本一页一页的叠在一起,威风凛凛的雄狮,活泼顽皮的小兔子,还有滑稽可爱的雪人。涓涓细流在洞中蜿蜒流动,置身在这样的艺术殿堂,让人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们常说:“张家界游山,桂林玩水!”此话绝对不假,若没了漓江水对两岸的滋润,则桂林山的美便会失去大半。山依着水,水傍着山,江水在重山之间蜿蜒前行,将山的倒影深深的拥入自己的怀抱。山因为水而更加青翠,水缘于山而愈发秀美。这便是漓江两岸的异样风情。
(五)
由法国返回不久,姐姐和姐夫从江苏来到株洲探望我们,乘此机会陪他们游览了桂林。游完桂林有代表的三山、两洞后随之就是游览漓江,漓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上午8点我们赶到杨桥码头,踏上游船便急切地往水里俯瞰,啊!漓江的水是如此的清澈透明!船缓缓而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便登上了船的顶层。于是,满眼的奇峰美色渐入眼帘。
“自古山如画,而今画是山。”山是立体的画,山是凝固的诗。漓江奇峰目不暇接——九马画廊疾驰而过,望夫石兀突屹立,千朵碧莲花随舟逝去,冠帽山戛然而至,杨堤风光飘忽而来,草坪景色鱼贯而入。“竹新横流峰如塔,迎面金风送彩霞”、“草坪好风光,藤蔓攀壁崖,常年披绿彩,处处有山花。”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
画山是漓江中的名山,峭壁面江而立,由于长年风雨剥蚀,岩石轮廓明显地出现许多层次,这些轮廓线条层次的明暗及色彩的变化,仿佛壁上有很多骏马,游人至此,都会一一数品。
不知不觉到中午了,我们便开始了船上午宴。若干盘子端上来了——漓江的鱼、虾、蟹、螺,还有荔蒲芋头悉数上桌。盘子小,虾蟹更小,不过我们有谁在乎吃?已经陶醉于漓江的山水之中,饮酒助兴而已。水好酒美,好山好水好风景,佳酒佳肴佳心情。不用劝说,小口吃菜,大口喝酒,你敬我喝,一顿豪饮!“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也!”于是我趁着酒兴叹到:“漓江山水随意看,桂林美酒尽情喝”要不是游人太多,我们大概也会扣舷而歌之吧?呵呵,那才叫不亦乐乎呢!
船到了阳朔码头,我们沿商品一条街行至古镇。时间安排的紧张点,只能去洋人街走一走了。名副其实啊!外国人处处可见,各具特色的酒吧、茶屋、小店,奇特别致,恍惚间觉得自己身处异国他乡!听说不少外国人在这里定居,很多人娶的是阳朔姑娘呢。只能走马观花看一眼,却不能在这里尽情游览——多想在这里小居几日,体验到古镇独特的生活乐趣!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奇峰映水,浅江深谭,竹林农舍,旖旎的漓江风光,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漓江之美,尽显于桂林与阳朔的水程之间。
如诗如画的漓江山水,至今依然环绕在我的梦里。 (六)
人在旅途中少不了的就是吃喝玩乐,有了吃喝,玩乐就倍添兴趣,记得60年代有一次岳父陪我游七星岩,步行到月牙楼,正好碰上月牙山尼姑庵的两位师父,岳父与尼姑聊天,我在一旁洗耳恭听,原来尼姑在给岳父介绍月牙楼的尼姑面。其实就是汤料十分讲究的素面。尼姑面的精华在汤,汤是用黄豆芽、新鲜草菇、香菇、冬笋等久熬而成。汤色金黄,味鲜而甜,清香四溢。面条用清水煮熟装碗,将汤放人,再加上桂林腐竹、黄菜、素火腿、面筋等素菜和佐料,鲜香爽口,色香味俱佳。据师父介绍当年西哈努克亲王一行人到桂林曾亲自品尝了月牙楼的尼姑面,赞不绝口。
80年代之后再游月牙楼,发现尼姑庵不知何时已改作他用,未见尼姑的踪影,好在月牙楼尼姑庵正宗的尼姑面手艺还是传了下来。
桂林米粉远近闻名,许多城市都有桂林人餐馆,所卖的都是具有桂林特色的小吃。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桂林米粉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都是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香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到桂林人品尝米粉,可买一份“套餐”米粉,内有八小碗味道不同的米粉。桂林米粉的卤料在桂林的各个菜市场都可以买到,熬汤前要把卤料用纱布包好,这个卤包下一次还可以用,不过最好要置入冰箱中冷冻,以免变质。
糍粑,桂林人叫捣粑粑,这是桂林人喜爱的冬季糯米食品。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制作许多捣粑粑。制作方法是用糯米泡水蒸熟,然后用木棍舂成糯饭团,使其具有筋力。再制成圆形饼状晾干即成。糯米糍粑在冬天放入清水中浸泡,经常换水,可存放一个多月,吃法多样,可用炭火烤熟粘糖吃,亦可用油煎熟吃,切块用糖水煮熟吃,咸甜随意。桂林人冬季
喜欢用木炭烤火取暖,炭盆置于堂屋的木架上,全家人围着炭盆,这时把捣粑粑放在炭盆内,不一会儿只见捣粑粑渐渐地膨胀鼓起,甚至象猪板油一样从捣粑粑内部流出一些,顿时香味扑鼻,令人口水欲滴。以桂林的大糯制作的捣粑粑品质为最佳。桂林盛产黄糖,是甘蔗制的,把捣粑粑切成小方块,最好要用黄糖水煮味道极佳。
我的爱人最喜欢吃桂林松糕,它是用糯米掺粳米适量磨成粉,稍掺些黄糖水拌匀,再将半干半湿的米粉层层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时熟透即成。其味松软爽口,香甜宜人,若再配以荔浦芋头丁,其味更佳。桂林习俗,松糕一般用于喜庆场合,如生日贺寿、得子、新屋上梁等,常赠以松糕,以示庆贺。如今菜市场上亦不时有售。
(七)
一般游览桂林最好是先登“独秀峰”欣赏桂林全城的风景后,然后再游览其他景点。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靖江王城内(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舍),它与叠彩山、伏坡山构成三足鼎立,独秀峰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气势雄伟, 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 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 独秀峰因此得名。每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独秀峰石刻很多,宋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刻;清黄国材的“南天一柱”、张祥河的“紫袍金带”和耆英的“介然独立”等都是桂林石刻不可多得的珍品。
独秀亭在独秀峰顶, 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柱间有通透花窗, 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栏, 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千山万户,尽收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