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陈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司马光搬起大石头砸缸,救出的却是青蛙王子、流氓兔、西瓜太郎;父亲的“背景”是一幅从铁轨爬过去被“红袖章”罚款的窘状;孔乙己因“偷了何家的光盘”而被痛打;白雪公主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卖火柴的小女孩变成了促销女郎、演艺明星,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叫闰水,并摇身一变成了“古惑仔”;今晚在院子里坐着数蚊子,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里应该有mm在洗澡吧
这本受到中小学生普遍欢迎,但却让老师、家长和社会忧心忡忡的另类语文读本叫q版语文,是今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该书封面上,醒目地标有“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和“全球神经康复医院推荐读物”字样。书里收录了孔乙己、小马过河、狼来了、愚公移山、牛郎织女、荷塘月色、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相和等31篇中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语文课文,只不过其内容情节、叙述语词和叙述风格已与传统课文风马牛不相及,出现了许多诸如“mm”、“视频聊天”、“晕菜”、“兔巴哥”、“机器猫”等新新人类词汇。一本完全颠覆传统语文教学逻辑的另类语文读本一出炉,就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争议。
“q”者,网语也,或曰,是一种时尚流行语,代表“另类”、“搞笑”的意思。毫无疑问,作为语言现象,本亦无可厚非。然而,如此集成式搞一本q版语文,它与教育、文学已背道而驰得太远。它消解崇高,嘲弄真理;它颠覆经典,混淆是非;它荒诞不经“戏说”无度。“月光如嘘嘘一般,哗哗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刚洗过牛奶浴,像婴儿的小屁屁,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你看看,它都把朱自清的原著改成什么样了,孩子读了能有什么好处?而对于教育,又该怎样回归到原著的精髓中去?像该书里改写的皇帝的新装,又长又臭,这篇文章不仅没有思想性,还把“厕所大使”、“大便一流”等字句放进语文课堂,这都是无聊、低级趣味的东西!我们的教学需要活泼,但并不是刻意去制造活泼去否定严肃。皇帝的新装拿历史来开玩笑,如果把这些都搬进课堂,那岂不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都变成了玩笑?
文学名著、经典课文,是一代代优秀作家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经受了一代代读者考验而长盛不衰的精神火种。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指的就是这样的优秀精神产品。现在可好,在q版语文那里,这些都不再神圣,而是可以随手拈来“开涮”乃至嘲弄的对象。问题在于,这肯定会误导读者,尤其是会给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也会使经典、名著无端蒙垢。说白了,颇有污辱斯文、亵渎文化之嫌。这样的东西“火”起来,经典何存,文化何在?
无厘头的调侃搞笑内容,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质疑。一些家长表示,他们为孩子买各类辅导教材时可是费尽了心思,可不少所谓的课外辅导教材,既没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也没有科学的知识内容。有些语言根本不幽默,十分庸俗,甚至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q版语文是变质的文化,没有任何语文教学的意义。如果不辨是非的孩子看到这些用荒诞调侃的语气改编的文章,就会迅速记住模仿,这会导致孩子不健康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积累。这类图书都应撤架、禁售,它不仅歪曲了中国传统的经典作品,更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所以,这本q版语文在成为许多中学生新宠的同时,也成了一些语文老师的“封杀”对象。他们认为这只是书商的刻意包装,不知出版该书是出于何目的?一些专家教授在看了q版语文后更气愤地表示,为谋取暴利,现在很多作者和出版社只考虑市场经济效益,不顾书中的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行为对青少年是极不负责任的。
就事论事地说q版语文,似乎可以就此搁笔。然而,笔者以为问题远没有如此简单。因为作践经典、糟蹋名著的现象如洪水猛兽,滚滚而来。
前一段时间,有些作品对阿庆嫂、江姐等文学名著乃至革命史册上彪炳千秋的英烈也“戏说”起来;有的地方把白毛女改得面目全非,将低俗的黄段子穿插其中,还有人将史诗东方红改成黄色歌曲。2004年11月15日的报刊文摘也报道了类似的事情,说的是鞍山艺术剧院改编阿q正传,上演的阿q竟是这样一个形象:在台上撒尿,还赤裸着上身,去剥吴妈的衣服,与穿着红肚兜的吴妈纠缠在一起,喘息拥抱。当阿q发出“吴妈,我要和你困觉”的叫声后,被送进了死牢。吴妈则在牢头的帮助下,潜入死牢,与阿q“圆房”可当吴妈向阿q展示“最佳原始状态”时,阿q叫道:“吴妈,我,我不灵了。”而在吴妈追赶囚车奔刑场的路上,阿q又凄惨地嘶叫:“吴妈,我灵了。”——低俗下流的台词,把一部经典的名著作践得一塌糊涂。
当“无厘头”充斥精神产品大市场的环境里,出现q版语文就不再是那么新鲜的事情了。只不过,它的视野更宽些,把触角伸到了纯净的校园,只不过,它的胆量更大些,敢成批量地戏说经典课文,只不过,它的市场意识更强些,敢于挂羊头卖狗肉,善于拉虎皮作大旗,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高明的伎俩。然而,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一盆臭水,不是泼在别处,恰恰泼在了我们祖国的“花朵”上。我们除了用“可恶用心”来形容,似乎也找不出更贴切的可以解气的词汇。套用q版语文里的词汇,大概就是“厕所大使”“大便一流”了,可惜当我用这两个词来铺陈这篇文字时,只觉得脸上发热地难受呢。
q版语文也好,强奸鲁迅作品也罢,其实说到根子里,还是一句话:把下流当文化,拿肉麻当有趣。硬要自作聪明地把名著弄成无厘头,弄成三级片,无非是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为了“经济价值”为了所谓的“叫座率”“发行量”可结果恰恰相反
“文以载道”这句话现在不太被人提起了。于是五花八门的旧车破车都开到文学这条道上去了,貌似百花齐放,标新立异,却把“交通规则”忘记得一干二净,于是“事故”频发也就在所难免。我们说,任何事情都有度,都有规矩,任何生产都要强调质量,都要对社会负责。作用于人心的精神产品尤其如此。尤其不允许用假冒伪劣品坑害读者,不能让不健康的东西低俗的东西大行其道。这些年,这方面颇有教训“一点儿正经都没有”的玩意成了新宠“戏说”无度的东西公然招摇过市。什么都可拿来“开涮”什么都敢拿来嘲弄,其结果,我们竟忘掉了什么叫真理,什么叫正义,什么叫正气!
q版语文的迷途,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精神生产,来不得半点的粗放、疏忽和走神,更不应丢弃原则,为貌似“新潮”其实低俗的东西提供阵地。假如一味地为了媚俗,为了吸引读者吸引观众,而做出“强暴经典”、“强暴文化”的事来,那不仅是丧失了艺术的良知,也是对艺术的犯罪,理所当然会遭到人们的唾骂和嘲弄。
据说改编后的阿q正传一上演就落了个部分观众愤然离席的下场。报道也说,q版语文一上市就遭... -->>
司马光搬起大石头砸缸,救出的却是青蛙王子、流氓兔、西瓜太郎;父亲的“背景”是一幅从铁轨爬过去被“红袖章”罚款的窘状;孔乙己因“偷了何家的光盘”而被痛打;白雪公主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卖火柴的小女孩变成了促销女郎、演艺明星,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叫闰水,并摇身一变成了“古惑仔”;今晚在院子里坐着数蚊子,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里应该有mm在洗澡吧
这本受到中小学生普遍欢迎,但却让老师、家长和社会忧心忡忡的另类语文读本叫q版语文,是今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该书封面上,醒目地标有“全国重点幼稚园小班优秀教材”和“全球神经康复医院推荐读物”字样。书里收录了孔乙己、小马过河、狼来了、愚公移山、牛郎织女、荷塘月色、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相和等31篇中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语文课文,只不过其内容情节、叙述语词和叙述风格已与传统课文风马牛不相及,出现了许多诸如“mm”、“视频聊天”、“晕菜”、“兔巴哥”、“机器猫”等新新人类词汇。一本完全颠覆传统语文教学逻辑的另类语文读本一出炉,就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争议。
“q”者,网语也,或曰,是一种时尚流行语,代表“另类”、“搞笑”的意思。毫无疑问,作为语言现象,本亦无可厚非。然而,如此集成式搞一本q版语文,它与教育、文学已背道而驰得太远。它消解崇高,嘲弄真理;它颠覆经典,混淆是非;它荒诞不经“戏说”无度。“月光如嘘嘘一般,哗哗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刚洗过牛奶浴,像婴儿的小屁屁,白里透红,与众不同”你看看,它都把朱自清的原著改成什么样了,孩子读了能有什么好处?而对于教育,又该怎样回归到原著的精髓中去?像该书里改写的皇帝的新装,又长又臭,这篇文章不仅没有思想性,还把“厕所大使”、“大便一流”等字句放进语文课堂,这都是无聊、低级趣味的东西!我们的教学需要活泼,但并不是刻意去制造活泼去否定严肃。皇帝的新装拿历史来开玩笑,如果把这些都搬进课堂,那岂不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都变成了玩笑?
文学名著、经典课文,是一代代优秀作家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经受了一代代读者考验而长盛不衰的精神火种。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指的就是这样的优秀精神产品。现在可好,在q版语文那里,这些都不再神圣,而是可以随手拈来“开涮”乃至嘲弄的对象。问题在于,这肯定会误导读者,尤其是会给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也会使经典、名著无端蒙垢。说白了,颇有污辱斯文、亵渎文化之嫌。这样的东西“火”起来,经典何存,文化何在?
无厘头的调侃搞笑内容,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质疑。一些家长表示,他们为孩子买各类辅导教材时可是费尽了心思,可不少所谓的课外辅导教材,既没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也没有科学的知识内容。有些语言根本不幽默,十分庸俗,甚至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q版语文是变质的文化,没有任何语文教学的意义。如果不辨是非的孩子看到这些用荒诞调侃的语气改编的文章,就会迅速记住模仿,这会导致孩子不健康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积累。这类图书都应撤架、禁售,它不仅歪曲了中国传统的经典作品,更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所以,这本q版语文在成为许多中学生新宠的同时,也成了一些语文老师的“封杀”对象。他们认为这只是书商的刻意包装,不知出版该书是出于何目的?一些专家教授在看了q版语文后更气愤地表示,为谋取暴利,现在很多作者和出版社只考虑市场经济效益,不顾书中的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种行为对青少年是极不负责任的。
就事论事地说q版语文,似乎可以就此搁笔。然而,笔者以为问题远没有如此简单。因为作践经典、糟蹋名著的现象如洪水猛兽,滚滚而来。
前一段时间,有些作品对阿庆嫂、江姐等文学名著乃至革命史册上彪炳千秋的英烈也“戏说”起来;有的地方把白毛女改得面目全非,将低俗的黄段子穿插其中,还有人将史诗东方红改成黄色歌曲。2004年11月15日的报刊文摘也报道了类似的事情,说的是鞍山艺术剧院改编阿q正传,上演的阿q竟是这样一个形象:在台上撒尿,还赤裸着上身,去剥吴妈的衣服,与穿着红肚兜的吴妈纠缠在一起,喘息拥抱。当阿q发出“吴妈,我要和你困觉”的叫声后,被送进了死牢。吴妈则在牢头的帮助下,潜入死牢,与阿q“圆房”可当吴妈向阿q展示“最佳原始状态”时,阿q叫道:“吴妈,我,我不灵了。”而在吴妈追赶囚车奔刑场的路上,阿q又凄惨地嘶叫:“吴妈,我灵了。”——低俗下流的台词,把一部经典的名著作践得一塌糊涂。
当“无厘头”充斥精神产品大市场的环境里,出现q版语文就不再是那么新鲜的事情了。只不过,它的视野更宽些,把触角伸到了纯净的校园,只不过,它的胆量更大些,敢成批量地戏说经典课文,只不过,它的市场意识更强些,敢于挂羊头卖狗肉,善于拉虎皮作大旗,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高明的伎俩。然而,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一盆臭水,不是泼在别处,恰恰泼在了我们祖国的“花朵”上。我们除了用“可恶用心”来形容,似乎也找不出更贴切的可以解气的词汇。套用q版语文里的词汇,大概就是“厕所大使”“大便一流”了,可惜当我用这两个词来铺陈这篇文字时,只觉得脸上发热地难受呢。
q版语文也好,强奸鲁迅作品也罢,其实说到根子里,还是一句话:把下流当文化,拿肉麻当有趣。硬要自作聪明地把名著弄成无厘头,弄成三级片,无非是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为了“经济价值”为了所谓的“叫座率”“发行量”可结果恰恰相反
“文以载道”这句话现在不太被人提起了。于是五花八门的旧车破车都开到文学这条道上去了,貌似百花齐放,标新立异,却把“交通规则”忘记得一干二净,于是“事故”频发也就在所难免。我们说,任何事情都有度,都有规矩,任何生产都要强调质量,都要对社会负责。作用于人心的精神产品尤其如此。尤其不允许用假冒伪劣品坑害读者,不能让不健康的东西低俗的东西大行其道。这些年,这方面颇有教训“一点儿正经都没有”的玩意成了新宠“戏说”无度的东西公然招摇过市。什么都可拿来“开涮”什么都敢拿来嘲弄,其结果,我们竟忘掉了什么叫真理,什么叫正义,什么叫正气!
q版语文的迷途,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精神生产,来不得半点的粗放、疏忽和走神,更不应丢弃原则,为貌似“新潮”其实低俗的东西提供阵地。假如一味地为了媚俗,为了吸引读者吸引观众,而做出“强暴经典”、“强暴文化”的事来,那不仅是丧失了艺术的良知,也是对艺术的犯罪,理所当然会遭到人们的唾骂和嘲弄。
据说改编后的阿q正传一上演就落了个部分观众愤然离席的下场。报道也说,q版语文一上市就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