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舂风拂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八月的一天,我突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回老家看看。其实,我在老家是一无所有。没有父母,没有房屋,没有兄弟姐妹,甚至朋友。故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然而,即使如此,也无法阻止我对故乡的思念。这是因为,那里还有一样永远无法割舍的东西--故土。
下了火车,正好是中午,在一家酒店吃饭时,听人说我回家路经的施家野庄闹红火,便乘出租的摩托车在村里下了车。那儿果然热闹非凡,场内场外人头攒动,据说有11家来自全市各地的秧歌队。我到了的时候,还有三家的秧歌在场外等着表演。对于秧歌,我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这是家乡的秧歌,我不能不看。我问几个认识的人,秧歌队演一场得多少钱。他们说,还要钱哩,饭也没人管,连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我说,那她们图甚哩?答曰:因为她们待见。老家人说的待见就是指喜欢、爱好。因为喜欢,一个人可以执著地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件事情。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是七十年代初,那时候没有稿费,报刊用了稿子顶多给你寄本书,可我并未因此而放弃写作。今天,我从省城回来,同样是为创作长篇小说动机做准备。看了一会儿秧歌,我便离开那里,徒步往回走。施家野庄离我要去的崞山寺有十里远,中间路过我们那个村。那天,我没有找车,不是没有车,也不是图省几块钱,只是想在故乡的土地上走走。这儿虽说是平川,可路还是土路,久旱无雨,路上的黄土一踩一个坑。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来到了我们村。不过,我没有在村里停留,直接踏上了通往村后的那条路。在快要出村的那个地方,我停下了脚步,把自己的目光定格在路边的一个院落上。
正是中午时分,原本就比较偏僻的这儿没有一个人。站在街上,透过相机的镜头,可以看到院中间后来盖的三间房和那大概早已不住人的旧窑洞。院子里空空荡荡,没有几棵树,映入眼帘的是阳光下那堵用圆圆的石头垒起来的墙。眼前这个极普通的院落以前并不是这个样子。它是全村少有的豪宅,有可以出入马车的大门,有用石头碹的窑洞,有东西厢房,有很讲究的过厅。它的主人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商人,年轻有为,刚刚二十多岁就在千里之外的归化城的一家金货铺当掌柜,回家时坐的是八乘大轿。那人不是别人,而是我的祖父。祖父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高高高大个子,长长的脖子,穿着缎做的袍子,梳着长长的辫子,头上戴个瓜皮帽,绷着脸,像个私塾先生。其实,我没见过祖父,就连后他多年而去的奶奶我也没见过,关于祖父的尊容只是从一张发了黄的老照片看到的。祖父在我父亲九岁时就去世了,据今将近一个世纪。据父亲生前讲,那时候我们家是村里的首富,地多、房子多,还雇着长工。不过,到土改的时候,我们家已经变成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无产阶级了。这得归功于我父亲的“英明”要不是他,我们家肯定是村里惟一的“地主”在文化大革命那阵儿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哩。
我站在那个院落的一侧,把曾经的老宅摄入我的镜头中,尽管它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离开那里,没走多远,就到了村外。村后的黄土丘陵满眼是绿,虽然天旱,但今年的秋庄稼的长势还不错。在那条熟悉的小路边,我寻觅着那个黑色的有些神秘的洞穴。在我的记忆中,那个不足丈余的土崖中间有个洞,洞口不大,但很深,深得看不到尽头,深得让人浮想联翩。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我在很久以前就断定这个洞一定同我曾经的老宅有联系。我们那儿管这样的洞叫“窨子”那时候,兵荒马乱,土匪成群,为了防备财产的丢失和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不少人家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窨子。以我祖父的智慧和财产,他们理所应当有一个更安全更隐蔽的窨子。然而,我始终也没有机会证实这个神秘的洞是否真的通向我曾经的老宅。不过现在看来,这已经变的不再重要,它反而为我留下了一个无限的空间。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精心编织一个又一个与那个洞有关的或惊心动魄或绚丽多彩的故事。
(二)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早上,还不到6点,我就起床了。因为这天,我要去一个地方。
那天我同行的还有我的几个亲戚。我们一行六人爬上村南边的山坡,到了近年才修好朔黄铁路上阳武段。沿着铁路,穿过了三个长度不等的隧道,在距另一个隧道不远的地方拐进了北边的一条沟。
这条沟叫“第四沟”是一个有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因为没有污染,这里的山依然还是那山,水依然还是那水,和几十年前没有多少区别。只是我们路过“第四沟”的村子时,同行的亲戚告诉我,第四沟现在剩下了“五个一”即:一个男人、一条狗、一头猪、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村庄。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这里属于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政策相对来说就宽松得多,居住在这里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手头也有钱花。别看这儿偏僻,可村里没有一个后生打了光棍,我认识的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就嫁到了这个村。而今天大多数人已不再为填饱肚子发愁了,这个连电也不通的小山村就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人们离开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来到这里时,大约是早上的八点多。这一个人的村庄里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像酣睡中的老人。有的只是茂密的树和黑油油的庄稼。连那狗和鸡也都成了哑巴,缄默不语。我想,它们大概和人一样,一年四季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说话的功能。
顺着那条沟往里走了一会儿,我们在旁边的果园里看到了一个人,这大概就是村子的主人吧。又走了几分钟,随着一声声响亮的狗叫,我们发现了第二个人。那个外来的放牧人正在吃早饭,锅就座在几块石头支成的灶上。在他不远处有一个土窑洞,前面搭着个凉棚,那便是他的栖身之处。这儿有绿茵茵的野草,有清粼粼的山泉,是放牧的好去处。每年夏天,外面的人们就会把牛和羊赶到这儿来放牧。不大功夫就来到了“沙里庙”
这儿的庙早在文化大革命那会给当“四旧”破了。剩下的只是残垣破壁,横七竖八的石碑,一人高的荆条和野草。不过,石阶下,那眼泉还在,那泉里的水还旺。四十多年前,我曾经在这儿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我大约只有四五岁时,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家里有一只黑色的陶瓷罐子,罐子的两边有耳,上面拴着绳子,我们天天用它从这个泉子打水做饭。那时泉子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也深得多,水里有绿色的草,水上面有来回游动着的我们称他为“送饭老娘娘”的昆虫。在我看碑文的时候,一个亲戚拿出了他岳母在我们临来时给他带的黄表纸和香。这段时间天旱,那些浇不上水的地里的秋庄稼下半截的叶子都干了。老人说“沙里庙”的龙王爷灵验得很,你们去了给爷爷烧份纸。三天内要是下了雨,咱们就去那里烧香摆供给龙王爷还愿。从躺着的和站着的几通碑上得知,这座经过几次重修的有数百年历史的庙叫“白雨龙王庙”我还依稀记得这里的正面是庙,里边有一尊尊塑像,庙里住着一群群野鸽子。院子里还有东房,东房的南面是鼓楼,我们家就住在那两间东房里。那时父亲每天放牛,哥哥则在数十里外的山上给人家放羊。我和母亲在那儿住了几个月后便去了大同的舅舅家,这里就剩下了父亲和二姐。每当父亲放牛出去的时候,不到十岁的二姐总是一个人站在庙门口张望,等着父亲归来。
我们老家是... -->>
(一)
八月的一天,我突然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回老家看看。其实,我在老家是一无所有。没有父母,没有房屋,没有兄弟姐妹,甚至朋友。故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然而,即使如此,也无法阻止我对故乡的思念。这是因为,那里还有一样永远无法割舍的东西--故土。
下了火车,正好是中午,在一家酒店吃饭时,听人说我回家路经的施家野庄闹红火,便乘出租的摩托车在村里下了车。那儿果然热闹非凡,场内场外人头攒动,据说有11家来自全市各地的秧歌队。我到了的时候,还有三家的秧歌在场外等着表演。对于秧歌,我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这是家乡的秧歌,我不能不看。我问几个认识的人,秧歌队演一场得多少钱。他们说,还要钱哩,饭也没人管,连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花钱买的。我说,那她们图甚哩?答曰:因为她们待见。老家人说的待见就是指喜欢、爱好。因为喜欢,一个人可以执著地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件事情。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是七十年代初,那时候没有稿费,报刊用了稿子顶多给你寄本书,可我并未因此而放弃写作。今天,我从省城回来,同样是为创作长篇小说动机做准备。看了一会儿秧歌,我便离开那里,徒步往回走。施家野庄离我要去的崞山寺有十里远,中间路过我们那个村。那天,我没有找车,不是没有车,也不是图省几块钱,只是想在故乡的土地上走走。这儿虽说是平川,可路还是土路,久旱无雨,路上的黄土一踩一个坑。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来到了我们村。不过,我没有在村里停留,直接踏上了通往村后的那条路。在快要出村的那个地方,我停下了脚步,把自己的目光定格在路边的一个院落上。
正是中午时分,原本就比较偏僻的这儿没有一个人。站在街上,透过相机的镜头,可以看到院中间后来盖的三间房和那大概早已不住人的旧窑洞。院子里空空荡荡,没有几棵树,映入眼帘的是阳光下那堵用圆圆的石头垒起来的墙。眼前这个极普通的院落以前并不是这个样子。它是全村少有的豪宅,有可以出入马车的大门,有用石头碹的窑洞,有东西厢房,有很讲究的过厅。它的主人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商人,年轻有为,刚刚二十多岁就在千里之外的归化城的一家金货铺当掌柜,回家时坐的是八乘大轿。那人不是别人,而是我的祖父。祖父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高高高大个子,长长的脖子,穿着缎做的袍子,梳着长长的辫子,头上戴个瓜皮帽,绷着脸,像个私塾先生。其实,我没见过祖父,就连后他多年而去的奶奶我也没见过,关于祖父的尊容只是从一张发了黄的老照片看到的。祖父在我父亲九岁时就去世了,据今将近一个世纪。据父亲生前讲,那时候我们家是村里的首富,地多、房子多,还雇着长工。不过,到土改的时候,我们家已经变成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无产阶级了。这得归功于我父亲的“英明”要不是他,我们家肯定是村里惟一的“地主”在文化大革命那阵儿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哩。
我站在那个院落的一侧,把曾经的老宅摄入我的镜头中,尽管它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离开那里,没走多远,就到了村外。村后的黄土丘陵满眼是绿,虽然天旱,但今年的秋庄稼的长势还不错。在那条熟悉的小路边,我寻觅着那个黑色的有些神秘的洞穴。在我的记忆中,那个不足丈余的土崖中间有个洞,洞口不大,但很深,深得看不到尽头,深得让人浮想联翩。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我在很久以前就断定这个洞一定同我曾经的老宅有联系。我们那儿管这样的洞叫“窨子”那时候,兵荒马乱,土匪成群,为了防备财产的丢失和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不少人家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窨子。以我祖父的智慧和财产,他们理所应当有一个更安全更隐蔽的窨子。然而,我始终也没有机会证实这个神秘的洞是否真的通向我曾经的老宅。不过现在看来,这已经变的不再重要,它反而为我留下了一个无限的空间。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精心编织一个又一个与那个洞有关的或惊心动魄或绚丽多彩的故事。
(二)
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早上,还不到6点,我就起床了。因为这天,我要去一个地方。
那天我同行的还有我的几个亲戚。我们一行六人爬上村南边的山坡,到了近年才修好朔黄铁路上阳武段。沿着铁路,穿过了三个长度不等的隧道,在距另一个隧道不远的地方拐进了北边的一条沟。
这条沟叫“第四沟”是一个有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因为没有污染,这里的山依然还是那山,水依然还是那水,和几十年前没有多少区别。只是我们路过“第四沟”的村子时,同行的亲戚告诉我,第四沟现在剩下了“五个一”即:一个男人、一条狗、一头猪、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村庄。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这里属于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政策相对来说就宽松得多,居住在这里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手头也有钱花。别看这儿偏僻,可村里没有一个后生打了光棍,我认识的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就嫁到了这个村。而今天大多数人已不再为填饱肚子发愁了,这个连电也不通的小山村就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人们离开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来到这里时,大约是早上的八点多。这一个人的村庄里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像酣睡中的老人。有的只是茂密的树和黑油油的庄稼。连那狗和鸡也都成了哑巴,缄默不语。我想,它们大概和人一样,一年四季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说话的功能。
顺着那条沟往里走了一会儿,我们在旁边的果园里看到了一个人,这大概就是村子的主人吧。又走了几分钟,随着一声声响亮的狗叫,我们发现了第二个人。那个外来的放牧人正在吃早饭,锅就座在几块石头支成的灶上。在他不远处有一个土窑洞,前面搭着个凉棚,那便是他的栖身之处。这儿有绿茵茵的野草,有清粼粼的山泉,是放牧的好去处。每年夏天,外面的人们就会把牛和羊赶到这儿来放牧。不大功夫就来到了“沙里庙”
这儿的庙早在文化大革命那会给当“四旧”破了。剩下的只是残垣破壁,横七竖八的石碑,一人高的荆条和野草。不过,石阶下,那眼泉还在,那泉里的水还旺。四十多年前,我曾经在这儿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我大约只有四五岁时,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家里有一只黑色的陶瓷罐子,罐子的两边有耳,上面拴着绳子,我们天天用它从这个泉子打水做饭。那时泉子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也深得多,水里有绿色的草,水上面有来回游动着的我们称他为“送饭老娘娘”的昆虫。在我看碑文的时候,一个亲戚拿出了他岳母在我们临来时给他带的黄表纸和香。这段时间天旱,那些浇不上水的地里的秋庄稼下半截的叶子都干了。老人说“沙里庙”的龙王爷灵验得很,你们去了给爷爷烧份纸。三天内要是下了雨,咱们就去那里烧香摆供给龙王爷还愿。从躺着的和站着的几通碑上得知,这座经过几次重修的有数百年历史的庙叫“白雨龙王庙”我还依稀记得这里的正面是庙,里边有一尊尊塑像,庙里住着一群群野鸽子。院子里还有东房,东房的南面是鼓楼,我们家就住在那两间东房里。那时父亲每天放牛,哥哥则在数十里外的山上给人家放羊。我和母亲在那儿住了几个月后便去了大同的舅舅家,这里就剩下了父亲和二姐。每当父亲放牛出去的时候,不到十岁的二姐总是一个人站在庙门口张望,等着父亲归来。
我们老家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