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圣贤到此应低头 (2/2)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一品锦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太后……”她有极其不好的预感。
“顾大人,哀家说了,哀家很喜欢你,所以哀家很高兴你和陛下之间没发生什么事。”
她的手滑到了顾清宁的腰间……
“不,太后……”顾清宁惊颤起来,完全丧失理智,不知该如何应对。
魏太后附到她耳边,呢喃一般低语:“哀家在后宫着实寂寞,顾大人多来陪陪哀家如何?”
濒临崩溃,她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太后。”纱幔外传来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
那声音让人乍一听毛骨悚然,但此时于顾清宁而言却是福音救星。
魏太后停止了动作,脸上浮现一抹意味难明的笑,似乎她一直在等这一刻。
她坐起身来,恢复端庄的仪态,顾清宁连忙从坐榻上爬起来,整理衣冠,面色绯红不去。
“进来吧,阑姑。”
顾清宁还没从方才的纷杂心绪中走出来,难堪地低着头,直道余光瞧见一个人影靠近,她才恢复神智,拿眼去瞧来人,一瞧又是一怔。
这人不但声音让人害怕,就连她的样子也非常奇怪——她戴着白色面具,面具额心处有一朵红色的细线描花,整张脸都被面具盖住,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口鼻。
“太后,药膳好了,趁热服用才好。”她将托盘放下,从红木食盒中端出一个白玉雕花的小碗,小碗上加着盖子,打开,热气氤氲。
魏太后看着她,笑了笑,“难得还是热着的……”
让人听不明白意思,顾清宁也没法再想了,趁机脱身,行礼道:“微臣不搅扰太后用膳了,就此告退,太后吉祥万安。”
“好吧,哀家知道顾大人定有公事要忙,哀家也不留你了,只是别忘了哀家方才所言。”
“微臣谨记太后教诲。”她感觉五脏六腑如被火烧,一阵反胃,莫名有作呕之感。
魏太后看向阑姑:“阑姑,你送顾大人出去吧。”
不知为何,阑姑明显地滞了一下,之后才应声遵命。
走出内殿,顾清宁仍不知七魂六魄散落何处,肉体无知觉,只有腹内的恶心感愈加强烈。
宫道上,周边无人,她和顾清宁独处,忽然驻足,停下来看了顾清宁一会儿。
顾清宁还在往前走,走出一段路才意识到阑姑没有跟上来,而此时宫门未到,她便疑惑地望着阑姑,欲问究竟。
阑姑先开口了,“不要被她吓到,他们只是想让你害怕。”
顾清宁这才恢复清醒,又满腹疑惑,面对阑姑,她觉得什么也看不透,但阑姑好像完全能看透自己。
她终于忍不住了,跑向宫墙边,撑着宫墙干呕起来,其实也吐不出什么,只是感觉恶心,呕到满面泪水,正想想借口向阑姑解释。
阑姑一直无言地看着她,直到她好些了,才走向她,伸出了手,似要搀扶顾清宁,却在中途止住了,只从怀中掏出一方丝帕递给她。
顾清宁接过丝帕,擦拭面颊,“你刚才说……太后只是吓我?”
阑姑不再直视她,面具下的一双眼睛远眺宫城,“你要记住,他们只是想要你害怕。”
“有的人是真的疯子,有的人只是装疯子,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违背常理,只有浮夸失控,才能让别人看不透他们心中所想,人都害怕未知,所以他们就要制造这种‘未知’。”
听着她的话,顾清宁似有所悟,问她:“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阑姑不回答,不再言语,转面看了顾清宁一眼,之后附礼一躬,指向宫门的方向,示意她自去。
她也没有再问,向阑姑致了一礼,转身走了,心事重重又如同缥缈于天际,直到出了宫门,上了马车,她略有意识,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阑姑的帕子,没有还给她。
后来顾清宁让宫里的眼线打听过这个阑姑究竟是何人,回报得知,她只是个从小入宫的老宫女,辗转伺候过多个妃嫔,在魏太后初入宫时就在她身边伺候,后来被调到专职盥洗的荡华司做工,三年前荡华司起了一场大火,她整张脸都被烧伤,喉咙也被烟熏毁掉嗓音,差点性命不保,魏太后得知她的惨况心有不忍,就又把她调到自己身边,她平日不与人来往,只对魏太后忠心耿耿,相当于魏太后的亲信。
……
无论是殷济恒还是卢元植,此时都已经作古,而大齐朝堂依旧运转自如。几个月前御史台那场血腥的屠杀很快便被平静地遗忘了,临夏几场阴雨刷过,御史台里里外外再没丝毫血色腥气。顾青玄回朝理政,此时他俨然成了大齐朝堂的中心,不用他进取,朝上百官先为他着急起来,杜渐微等为首推举他升任御史大夫。
四月晚间,御书房,德公公引顾青玄入内觐见,大礼施过,皇上便屏退左右,与他在前堂议事,起先也不过询问他对一些政事的看法,他一一进言作解。
“……说来也有意思,那僧人只背着一竹筐,骑着一匹瘦马便出关去了,被边疆戍边将士拦了几次,每回都打得遍体鳞伤逼回内境,就这样他还不肯罢休,有一回徒步溜出了边关,在沙漠中差点渴死,也是命大,又被将士找到……就这样的一僧人,非说西域有大乘佛法,要去求取,真是可笑,也不知他是如何知道,那大乘佛法就在西域?难道我中原就不得吗?顾卿你认为呢?”皇上笑道。
“启禀陛下,关于这个易元法师的事,臣也听秦国辅说起过,其实他也并非凡俗,而是长安慈感寺的高僧,年少时便声名远博,地位崇高,近几年九次上书朝廷,请发以过关文牒前往西域交流佛法,但都被拒绝了,因此才干出偷渡的事。臣以为,既是得道高僧,定不会行荒唐之事,佛法奥妙,能参到境界者,也是可敬,何况他也算是心诚,几次独身偷渡历经磨难,这般心志令人折服,陛下不如成全他,他要追求大乘佛法普度众生,就让他追去吧,能坚持信仰者总是可贵。”顾青玄思虑后答道。
皇上问:“顾卿的意思是发给他通关文牒,由他西去?”
他答:“是。”
皇上也想了想,之后道:“既然顾卿都是这样的看法,那好吧,朕准了。”
讨论完此事,又处理了一些其他政务,皇上终于说到召他晚上入宫的主要目的,问他:“顾卿,之前你让殷济恒提出的商改之策,其实并非你所构画的全部是吗?你曾对朕说时机未到,只能让殷济恒为之做铺垫,如今商改重任已由你担负,你准备几时与朕交心?商改到底可不可改?”
他笑了,“此时正好。”
; “太后……”她有极其不好的预感。
“顾大人,哀家说了,哀家很喜欢你,所以哀家很高兴你和陛下之间没发生什么事。”
她的手滑到了顾清宁的腰间……
“不,太后……”顾清宁惊颤起来,完全丧失理智,不知该如何应对。
魏太后附到她耳边,呢喃一般低语:“哀家在后宫着实寂寞,顾大人多来陪陪哀家如何?”
濒临崩溃,她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太后。”纱幔外传来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
那声音让人乍一听毛骨悚然,但此时于顾清宁而言却是福音救星。
魏太后停止了动作,脸上浮现一抹意味难明的笑,似乎她一直在等这一刻。
她坐起身来,恢复端庄的仪态,顾清宁连忙从坐榻上爬起来,整理衣冠,面色绯红不去。
“进来吧,阑姑。”
顾清宁还没从方才的纷杂心绪中走出来,难堪地低着头,直道余光瞧见一个人影靠近,她才恢复神智,拿眼去瞧来人,一瞧又是一怔。
这人不但声音让人害怕,就连她的样子也非常奇怪——她戴着白色面具,面具额心处有一朵红色的细线描花,整张脸都被面具盖住,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口鼻。
“太后,药膳好了,趁热服用才好。”她将托盘放下,从红木食盒中端出一个白玉雕花的小碗,小碗上加着盖子,打开,热气氤氲。
魏太后看着她,笑了笑,“难得还是热着的……”
让人听不明白意思,顾清宁也没法再想了,趁机脱身,行礼道:“微臣不搅扰太后用膳了,就此告退,太后吉祥万安。”
“好吧,哀家知道顾大人定有公事要忙,哀家也不留你了,只是别忘了哀家方才所言。”
“微臣谨记太后教诲。”她感觉五脏六腑如被火烧,一阵反胃,莫名有作呕之感。
魏太后看向阑姑:“阑姑,你送顾大人出去吧。”
不知为何,阑姑明显地滞了一下,之后才应声遵命。
走出内殿,顾清宁仍不知七魂六魄散落何处,肉体无知觉,只有腹内的恶心感愈加强烈。
宫道上,周边无人,她和顾清宁独处,忽然驻足,停下来看了顾清宁一会儿。
顾清宁还在往前走,走出一段路才意识到阑姑没有跟上来,而此时宫门未到,她便疑惑地望着阑姑,欲问究竟。
阑姑先开口了,“不要被她吓到,他们只是想让你害怕。”
顾清宁这才恢复清醒,又满腹疑惑,面对阑姑,她觉得什么也看不透,但阑姑好像完全能看透自己。
她终于忍不住了,跑向宫墙边,撑着宫墙干呕起来,其实也吐不出什么,只是感觉恶心,呕到满面泪水,正想想借口向阑姑解释。
阑姑一直无言地看着她,直到她好些了,才走向她,伸出了手,似要搀扶顾清宁,却在中途止住了,只从怀中掏出一方丝帕递给她。
顾清宁接过丝帕,擦拭面颊,“你刚才说……太后只是吓我?”
阑姑不再直视她,面具下的一双眼睛远眺宫城,“你要记住,他们只是想要你害怕。”
“有的人是真的疯子,有的人只是装疯子,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违背常理,只有浮夸失控,才能让别人看不透他们心中所想,人都害怕未知,所以他们就要制造这种‘未知’。”
听着她的话,顾清宁似有所悟,问她:“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阑姑不回答,不再言语,转面看了顾清宁一眼,之后附礼一躬,指向宫门的方向,示意她自去。
她也没有再问,向阑姑致了一礼,转身走了,心事重重又如同缥缈于天际,直到出了宫门,上了马车,她略有意识,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阑姑的帕子,没有还给她。
后来顾清宁让宫里的眼线打听过这个阑姑究竟是何人,回报得知,她只是个从小入宫的老宫女,辗转伺候过多个妃嫔,在魏太后初入宫时就在她身边伺候,后来被调到专职盥洗的荡华司做工,三年前荡华司起了一场大火,她整张脸都被烧伤,喉咙也被烟熏毁掉嗓音,差点性命不保,魏太后得知她的惨况心有不忍,就又把她调到自己身边,她平日不与人来往,只对魏太后忠心耿耿,相当于魏太后的亲信。
……
无论是殷济恒还是卢元植,此时都已经作古,而大齐朝堂依旧运转自如。几个月前御史台那场血腥的屠杀很快便被平静地遗忘了,临夏几场阴雨刷过,御史台里里外外再没丝毫血色腥气。顾青玄回朝理政,此时他俨然成了大齐朝堂的中心,不用他进取,朝上百官先为他着急起来,杜渐微等为首推举他升任御史大夫。
四月晚间,御书房,德公公引顾青玄入内觐见,大礼施过,皇上便屏退左右,与他在前堂议事,起先也不过询问他对一些政事的看法,他一一进言作解。
“……说来也有意思,那僧人只背着一竹筐,骑着一匹瘦马便出关去了,被边疆戍边将士拦了几次,每回都打得遍体鳞伤逼回内境,就这样他还不肯罢休,有一回徒步溜出了边关,在沙漠中差点渴死,也是命大,又被将士找到……就这样的一僧人,非说西域有大乘佛法,要去求取,真是可笑,也不知他是如何知道,那大乘佛法就在西域?难道我中原就不得吗?顾卿你认为呢?”皇上笑道。
“启禀陛下,关于这个易元法师的事,臣也听秦国辅说起过,其实他也并非凡俗,而是长安慈感寺的高僧,年少时便声名远博,地位崇高,近几年九次上书朝廷,请发以过关文牒前往西域交流佛法,但都被拒绝了,因此才干出偷渡的事。臣以为,既是得道高僧,定不会行荒唐之事,佛法奥妙,能参到境界者,也是可敬,何况他也算是心诚,几次独身偷渡历经磨难,这般心志令人折服,陛下不如成全他,他要追求大乘佛法普度众生,就让他追去吧,能坚持信仰者总是可贵。”顾青玄思虑后答道。
皇上问:“顾卿的意思是发给他通关文牒,由他西去?”
他答:“是。”
皇上也想了想,之后道:“既然顾卿都是这样的看法,那好吧,朕准了。”
讨论完此事,又处理了一些其他政务,皇上终于说到召他晚上入宫的主要目的,问他:“顾卿,之前你让殷济恒提出的商改之策,其实并非你所构画的全部是吗?你曾对朕说时机未到,只能让殷济恒为之做铺垫,如今商改重任已由你担负,你准备几时与朕交心?商改到底可不可改?”
他笑了,“此时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