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俺是村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 一
张正山后来最迫切也最惧怕做的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张园查寻高考分数,这是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相同的经历。对于张正山来说,从等分到查分的过程实在是憔虑万分、倍受折磨又心惊肉跳。可是,迫切归迫切,惧怕归惧怕,这一天的到来是必然的,就像熟透的苹果总归要落地那么不可抗拒。
女儿张园读高五,这是第三次参加高考。
现在,张正山正等女儿考试回来。他把脖子奋力地伸出阳台,灰白的脑袋像只老葫芦被阳光悬照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两边摆来摆去。整整一个下午,张正山的脖子就这么伸着扭着,仿佛要在流动的街面上找回遗失已久的传家宝。
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女儿张园手里大红色的文件袋一闪一闪地进入了他的视线。他看到女儿步履轻盈,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得意,就把脖子收了回来,趿拉着拖鞋边走边朝厨房叫喊,结束了!终于结束了!叫了半天没听回应,张正山便仄进厨房,妻子何萍正背着门,双肩一耸一耸地在抽泣。
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知道,在女儿的几次高考过程中,何萍总是要哭的,或者说至少要哭三次,一次是高考结束,像现在这个时候,一次是分数从电话里查出以后,还有一次就是女儿背起书包去读高四高五。总之,何萍的哭或悲或喜,每次都有不同的内容。
张正山怕影响女儿的心情,就用一只手在妻子光洁的肩膀上拍了拍,又揉了揉,忙说好了好了,等女儿上了大学你就好好哭一回吧!
何萍转过身,在眼角拭了一把。眼泪是止住了,可面部仍然交织着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那种复杂,这种怪异的表情被五官扭曲地组合了许久,直到女儿进门的一刹那,她才彻底恢复了正常。
女儿张园吭着小调,像只蝴蝶从门缝飞了进来。夫妻俩的目光仿佛四根线紧紧地拴住了女儿,女儿到哪这四根线就被牵到哪。张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冰箱吃雪糕。她吸溜溜地吃得很贪婪也很霸道,因为,在此之前张正山不让女儿吃这类食物,怕寒气伤了胃影响考试。
夫妻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女儿,就像欣赏一幅精彩的电视画面。三人谁也没说话。
事实上,张园每考完一门科回来,他们同样也不多说一句话,更不问考什么内容,题目难不难,感觉怎样等等。他们明白,几乎所有考生都十分反感家长的这一连串提问。从高考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起,他们就不再跟女儿提及有关学习、考试方面的事了,即便是三人围在一起吃饭,也总在物价、天气、电视节目等这些闲散的话题上转来转去,用张正山的话说,这叫打开窗户通通风。轻松的家庭氛围比什么都重要啊!
而事实并非这样简单。每当张园嚼着嘴里的残食,把两只筷子往空碗上一架,砰的一声钻进自己卧室的时候,夫妻俩四只眼两张嘴就会十分夸张地僵在那里,僵完后就轻手轻脚地做事,屏声敛息地说话,偶尔还打几回手语,似乎所有的响动都会剌激女儿敏感的神经。
空气是紧张凝重的,如同面临一场战争。
张园吃完雪糕往嘴角抺了一把,说:“爸,我现在真的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啦!”
看到女儿开口说话了,张正山立刻堆起笑脸迎了上去“是啊是啊,想怎么松就怎么松。”他递上毛巾,和女儿并坐在沙发上,终于把憋在肚子里的话放了出来:“园园啊,这次大概是个什么数?”
“那要等明天拿到标准答案才好说。”张园手里捏着遥控噐在不停地调换电视频道。
“现在心里就没个谱?”何萍探上半个身子,样子非常急切。
张园鼓噜起嘴巴“反正比去年好。”又冲何萍做了个鬼脸。
“到底能好多少啊?”两人几乎同时又问了一句。
张园呼拉拉从沙发上弹了起来,晴朗朗的天突然就阴云密布“好就好点呗,还好多少,烦!”说完又砰的地一声把自己关进了屋。
夫妻俩对视了一下,又各自低下头,好像都做错了什么。何萍转身进了厨房准备做晚饭,张正山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屏幕,又胡乱地翻了几个台。
说起女儿高考,张正山的心整整痛了两年。本来,暑假一过,张园就要读大三了,可是阴差阳错地还在读高五。每次寒暑假,看到女儿高中同学生机勃勃地一帮来一帮去,独没有张园的影子,张正山心里就有股说不出味道。
两年前,张园作为应届生参加高考的时候还是估分填志愿。张正山清楚记得,当时女儿估出分数后就蹦着跳着从书房出来,一只手往他面前一伸,正面亮了一下,又反面亮了一下,一脸灿烂阳光。“550分?”张正山问。“应该吧!”女儿很自信地回答。根据最后三轮的模拟成绩,女儿能考出这个数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说,如果发挥得好,考个重点不是没有可能,正常发挥上二本绝对有把握。女儿的估分已达上年的重点线了,张正山美滋滋的乐着。填志愿的时候,张园说,老爸,反正重点是上不了,就填上海复旦玩玩吧!张正山说,胡闹,这是玩的吗?填本省一般重点院校!张园噘起嘴巴,嘀咕道,填就填呗,反正一本志愿不填浪费了,填了也白填。张园觉得上重点没有戏就听了父亲的话。二本志愿张正山依了女儿,张园第一志愿还是在上海选了一所院校,后面的几个志愿只是省内省外地随便胡弄了几个。张正山想,既然女儿有这么高的估分,那就填个好点的二本吧。分数公布后,张园考了565分,超出文科重点线13分,一家人欢天喜地,过年似的度过了一段十分幸福的时光。可是,半个月后却发生了意外,复旦因在本省线上生源不足,提档线就是重点线,而张园填报的本省那所重点院校却出人意料地高出重点线14分,也就是说张园以一分差落选了。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园硬在张正山头上拽下了一绺头发,张正山也拍肿了大腿,又掴了自己几个耳光,懊恼得几乎一头撞了墙。又是半个月后,张园二本第一志愿又意外“撞车了!”后面的几个二本院校也是一个撞一个,一直将张园撞到高四。接下来的日子,张正山一家痛苦得就像经历了一场灾难。那年的秋天还没到,张正山的头发就哗哗地白了。
张园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张正山和何萍正坐在沙发上发呆。“晚饭吃什么?”此时张园面部的表情是不晴不阴的那种。
二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张正山就上班了。
张正山的单位是滨江市地方志办公室,一个很清闲的清水衙门。在此之前,他在市委宣传部耍了近二十年笔竿子,后来由于受女儿高考失利的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刺激,那竿老笔硬是没能生出一枝花来,不能妙笔生花那就剪剪草、弄个枝丫什么的,反正靠耍笔竿吃饭的人搞行政工作不行,换个位子继续操老本行。方志办就方志办吧,张正山不在乎这个,他要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指望来年女儿能考上如意的大学。
张正山进办公室的时候,主任老刘正埋在书堆里审志,见张正山进门就把头从两摞书缝里抬了起来,摘下眼镜和他点了点头,张正山也点了点头,俩人就这么示意了一下。本来他们是要相互打招呼的,可张正山觉得不知说什么,老刘似乎也不便问,毕竟是第三次送考了,万一人家感觉不理想就冒突一句,那会在张正山未结痂的刀疤上又给了一下。
老刘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问张正山来不来一支?张正山摆了摆手。
“这几天天气不错,温度也很适中。”老刘重新戴上眼镜,扭过头朝窗外天空远远地望着。
“嗯,是还好,适合孩子高考,”张正山也把目光投向窗外“今年考生比去年多不少,街上到处都是人头。”
见张正山把话题引了上来,老刘就说:“现在的孩子虽然吃穿不愁,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多了,可压力不小哇,你看,都往那条道上挤,谁能保证都能挤上?能上大学的还是少数啊!”
“唧、唧”张正山嘴唇上下哒了两下,却没说话。
“咦,老张,园园这回怎么样?”老刘像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把头转过来试探了一句。
“等标准答案出来,对照过了才有个数。”张正山说。“不过还是王奶奶估气卵,只是个大概。”
“那也不碍事,现在是知分填志愿,好歹能有个参数。”
“孩子情绪不稳定,我心里也空落落的。”
“那就回家多陪陪,反正单位也没事。”老刘说。“送考很麻烦,顾这顾那,累!”说完又把头埋进书堆里去了。
说送考,张正山的心就翻江倒海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其实这两年他并没有送考,一是女儿不让送,二是自己不想送。自己不想送是因为两次三次地送,怕遇到熟人问这问那,没面子,难堪。张正山请假在家只是完成那么一个复杂的、憔虑的、自我折磨的过程。
前年的六月七号,也就是女儿园园应届高考的那年,张正山夫妇完成了一次悲壮而又富有激情的送考,那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送考。那年的天气比今年热。为了女儿顺利过关,夫妻两人早早就把所有程序安排好了,其中包括送考。他们作了分工,张正山主外,就是看考场、考试期间的接送等等,何萍主内,诸如饮食起居之类。何萍把女儿的生活安排得十分精细,牛奶、蛋糕、馒头、蔬菜、虾仁、骨汤、肉沬、米饭、面条、水果等,所有这些都一日三餐按比例作了调配,何萍的这种缜密精致不仅打动了女儿,也深深地感动了张正山。考试的头一天晚上,何萍把这些准备一件一件地数给了张正山,说三餐配料顺序不能错,数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想想女儿马上就要上大学,就要离开这个家了,像一只小鸟就要离巢了,小小年纪就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我这心里真是很难过说着两行泪哗地涌了下来,张正山心头一热,一把揽过妻子“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六号下午看考场。考场设在滨江第五中学,那是张园初中的母校,张园对那里的区位很熟悉,说就不去看了,张正山说不行,你都毕业三年了,那里的变化大哩。临出门的时候,何萍嘱咐就四站路程,不要打的,也别坐班车,万一园园晕车了会影响明天的考试。父女俩人就沿着滨江大道一边聊一边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滨江五中大门前竖起了一块大牌子,红色底面上印有“滨江市第五中学高考考点”一行金黄色大字,门楣上悬挂着横幅标语,上面写道:沉着应战,以优异的成绩让祖国挑选!父女俩人走进大门,准备进入教学区的时候被一名警察挡住了,警察把手掌从前往后划了一下“对不起,你们不能再进了。”说着又指了指地上的石灰线。张园问“叔叔,第18考场在哪?”“喏,那边,五号楼二楼西边第一间。”父女俩顺着指向望了过去又相视笑了一下。张正山后来看到不少家长和考生也跟他们一样就此止步了,说这样就好,考场应该是严肃的。
由于兴奋和激动,张正山和何萍晚上都没睡好觉。七号清早,一家三口都按正常起居时间动了起来。何萍把早已配备好的早餐端上饭桌唤园园吃,说水别喝太多,免得上厕所耽误答题时间。张园嗯了一声。何萍又说可也不能喝少,否者口渴会影响答题。张园又嗯了一声。八点准时出门,出门前何萍再三提醒女儿上好卫生间,把该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又问准考证和文具是否都备齐了?园园一一应答。何萍仍不放心,又把书包打开一件件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没落下什么就朝女儿开心地笑了笑“沉着别慌,妈当年就是慌的。”张园点了点头。何萍把张正山和女儿送出楼梯口突然就转过背,张正山明白八层又激动了。
张正山父女俩到达滨江五中大门正好八点半,离进入考场还有十分钟,这时已是人山人海。来送考的不仅有父母,爷爷奶奶也都来了不少,送考的远远要比参考的多,尽管送考的人心态各异,但所有人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大门前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用公车或私家送考的,喇叭声撵着人的屁股一个劲地叫唤。张正山看到从车里走出来的考生和家长,心里顿然生出一种自悲,他低头用余光朝女儿瞅了一眼,忽然听到有人在嘀咕:权再大钱再多子女考不上大学有什么用?还是考场见高低吧。这话十分顺耳,张正山抬起头,感觉有丝丝的慰籍从心尖上掠过。
进考场的时间到了,张园举起右手准备和父亲告别,张正山一把抓住张园的胳膊,仿佛女儿立即奔赴战场似的“园园啊,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好好干吧!”“有这么严重吗?”女儿噘着嘴,张正山紧紧抓住女儿不放,生离死别一般,张园觉得胳膊被抓痛了,就在他手背上狠狠拧了一把,转身溜进了五中大门,头也不回地向考场走去。张正山挤在人缝里,昂着头一直等到女儿在视线里渐渐淡去。
语文是两个半小时。张正山后来也不知道那天上午是怎么过去的,要是放到两年后,他根本不可能像雕塑一样坐在路边晒日头,何况那天气温很高。送走女儿,他就朝四周望了一圈,想找个荫凉处稍事休息。这时,人群中突然出现一阵骚乱,几个家长围着交警请求他们拦住过往车辆,说汽车喇叭影响孩子考试。交警说他们只管交通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安全,没权力堵车不给通行。家长说高考期间有严禁噪音的规定,交警说这不是他们管理的权属范围。双方各持己见,见请求无效,几百名家长一轰而起,他们分成两路堵在考场外马路两端。那时候张正山还在市委宣传部工作,考虑到影响,张正山不想参与领头,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一端的人群里。人墙还没正式形成,两头仍有车辆强行通过,张正山看到一辆工程车不停地按着喇叭要人群让路,就走上前去向司机说明情况,司机瞪着眼睛红着脖子紧按喇叭不放,这一举动激怒了所有人,张正山见势一把拽下司机,说孩子高考你就不能体谅一回?司机的眼晴横着张正山,上嘴唇朝一边豁着,大声叫喊这是非法堵车。嘭、嘭,有人从背后朝司机操了两拳,又有人踢了几脚,司机往地下一蹲嚎嚎大哭起来。那头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也被人打出了鼻血,整个过程没有一个警察制止。其它车辆见状纷纷掉头转道了。
张正山很悲壮地坐在马路中间,他看到众多家长一副将拦车进行到底的架势心里难免又生出了感慨。他把垫在屁股下面的一本杂志抽出当扇子摇了起来,边摇边和身边的人发表对堵车的看法,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自己的意见,但说来说去还是说到了高考,说完后又说各自孩子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无关紧要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成绩、模拟考试、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等,这些细节加起来足可以衡量一个考生的优异程度,但张正山没往深里说,觉得这种场合不必太真实。他在思考自己的命题:家长堵车意在子女高考,司机告状此是非法挡道。责任在谁?张正山后来自己也没有回答,因为他一时不好选择角度。他们就这样一会坐一会站,整整被太阳烤了两个多小时。
十一点二十的时候,站着的人开始离去,坐在地下的也纷纷起身。张正山一边拍着屁股,一边跟着人群缓缓地向五中大门挪动。随着一声铃响,人潮一起涌上前去,鸭群似的伸着脖子朝里面张望。一个考生出来了,接着就是三个、四个,不知谁高高扬起了手臂在呼叫孩子的名子,仿佛在迎接凯旋英雄。十分钟不到,大门内外的两路人马就融在了一起,有的搂着腰,有的牵着手,有的相互拥抱,好像孩子已经考上大学了。张正山微笑着从女儿手中接过书包,转过身,用胳膊护着女儿就要挤出人群,这时忽然听到一阵尖利的痛哭,他回过头,看到一个女生说她忘了填答题卡了!张正山急切地问女儿是否填了,园园一昂头,说我哪能,她傻呗!张正山摸了一下女儿的后脑壳,心里想,不幸的事与自己一家是不沾边的。
“老张啊,回去多陪陪女儿吧,再过两个月你想多陪怕也陪不上了。”老刘又从两摞书缝里抬起头。
张正山把视线从窗外的天空中收了回来,说“好。”
三
张园的分数估出来了。
张正山听到一支乐曲从书房虚隐的门缝里飘了出来,他知道,那是台湾女歌手张韶涵演唱的隐形的翅膀。园园最喜爱这首歌,高兴的时候就播放一回。现在,女儿跟着乐曲的旋律很动情地唱着: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张正山的眼睛亮了一下。
家里的气氛似乎沉闷已久。起床、漱洗、吃饭、目送女儿出门考试,然后就是把头伸出阳台毫无目的地张望,所有的响动都随女儿的表情而变化着。此刻,音乐响起来了,沉闷也被女儿的歌声划破了,一种活生生的流动在屋里弥漫开来,如同阳光突然剌破乌云光芒四射。张正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由自主地弹动几下僵硬的身驱。他侧身立在客厅中央,支楞着耳朵任随歌声一段段地飞扬: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唱吧,尽情地唱吧,唱得越开心说明女儿的估分就越好。他想。
下午临出门的时候何萍就和张正山约定好了,园园的分数一估出来他就给她打电话。今天是何萍上班的第一天,确切地说是她下岗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此之前何萍是市一家企业的财务主办,张园读高三的那一年突然就下岗了。下岗后的何萍没有急于找工作,不是找不到,而是女儿即将面临高考,夫妻俩人商定,等女儿上大学后就去找工作,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尽管没有了工作的繁忙,但何萍承受的多重压力却远比在岗时大得多。三年消磨完了,一个成熟干练的业务骨干变成了感情脆弱、思维迟钝的家庭妇女。
这是很可怕也是要命的。
何萍下岗的意义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何萍生在农村,因为父亲是民办教师,何萍很小就上学读书,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十六岁的何萍就高中毕业了。第一次进城参加高考她还一脸惊奇,楼房、气车、满街的香味、河流一样的人群和考场里父亲一样的叔叔。那时候她对这样的考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年年可以考大学,年年都能看到乡下没有的风景,这种感觉非常奇特,也非常有意思。何萍想她要年年考大学,何萍就样一年接着一年地往下考,一直考到1984年!
蓦然回首整整八年了,八年抗战日本鬼子都打跑了!民师父亲用擅抖的双手捧着通知书,两行眼泪是浑浊的。
用八年时间完成一种考试不能不说是当代人的一个奇迹。在此过程中,何萍无数次甩掉书包,撕掉书本和父亲旷日持久的对抗,民师父亲只有一句话,不上大学你就走不出这个村庄、过不了那道田埂,嫁个农民一辈子过苦日子。何萍又无数次捡起书包,合上书本抺一把眼泪走上去学校的路。
有的人本该快乐地活着但却活得很艰难,有的人本该艰难地活着但偏偏活得很滋润。何萍大学毕业后就嫁给了比她小四岁的张正山。女儿出生的时候何萍刚刚工作半年,她说就叫张园吧,圆她一个幸福的梦。可是何萍的梦没有园。她用比常人多出八倍的努力挣来的工作说没就没了,就像丢失一只手帕一样简单致极又毫无过程,这是她至死也难以接受的。
没有谁否认这不是生活,所有人都承认这就是现实。
张正山在客厅转了几个来回,正准备敲书房的门电话就响了。张正山抓起话筒还没张口就被何萍一句话堵住了“园园估了多少?”张正山一手捂着话筒,压低声音说我还没问呢。“那你快点问呀!”张正山说你没听见园园在放音乐吗?“那说明园园心情很好,正是问的好机会呀!”张正山说还是等园园主动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说吧。“不行,你快问,要不是第一天上班我都赶回来了。”张正山吭哧了半天才说好,我就问问。
张正山轻轻地敲了几下房门。门开了,音乐声突然停住了。张园扭过头,见父亲进来又把头转回去在标准答案上加加减减。张正山站在女儿身后小声问,园园,估得怎样,你妈刚打电话过来问呢。
张园说“爸,我觉得今年试题很适合我。”
张正山的脸突然出现了少见的惊喜“好哇,该不是中了状元吧!”
张园噘起嘴巴“美死你。”她在在座椅上兴奋地弹动了几下。
张正山见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了,就问女儿,你到底估多少?张园说560左右吧。张正山问估了几遍?张园说三遍。张正山问今年重点线估计多少?张园说刚才我上网查了一下省内几家老牌中学的估分,大部分都说文科一本线520正负5分,二本480正负3分。张正山问怎么比前两年低?张园说这还用问吗?张正山说这么说难度比前两年大?张园说应该是吧,主要是英语和数学比较难。张正山摸了一下女儿的后脑壳,说好啊,园园今年要打翻身仗啰!张园说爸,你可别再往外说啊。张正山说是的是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张正山想起了去年女儿的估分,心尖上腾起的兴奋忽地就被风吹散了一半。
何萍再次来电话的时候张正山父女俩人正在一页一页地翻阅高考指南,听到电话铃响,张正山用询问的目光朝女儿瞥了一下,张园说那你就告诉妈,今年走一本问题不大。
应该走一本,问题是走什么样的一本,比如“98。5”工程院校,也就是前三十八名的学校,这类学校是国家重点中的重点,考了三年不上个象样的学校太亏。张正山觉得女儿高出一本线四十分可以上武汉大学“武大”不仅名气大,地理位子也很好,前几年录取线只高出一本三十分,今年也应该没有问题,这是他为女儿设定的目标。自从女儿第一次高考“撞车”后,他们就把上海所有的院校从心里删除了,感觉那里不吉利,还是换个区位好。
张正山放下电话后和女儿说起了武汉大学,张园说现在考虑志愿还早了点,但张正山心里却一直在琢磨今年应该如何锁定一个相对适合的目标。去年以前的这个时候是张正山一家围在一起填志愿的时候,张园估出分数后,根据考题的难度再结合平时在年级的排名情况填报志愿,今年是知分填志愿,也就是说要等实际考分出来,录取线划定后再根据全省排名填写志愿表。张正山当然明白估分填志愿和知分填志愿的区别,问题是他不可能在分数公布后用极短的时间在全省考生中作一次调查,也根本不可能掌握有多少考生和女儿一样填报武汉大学,但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这就是所有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考分填报志愿。如果高出一本线四十分以上都填报“武大”呢?那么女儿就有可能再次遭遇“撞车”三年了,不仅女儿耗不起,他和何萍也耗不起。但反过来,如果他和所有人的心态都一样,武汉大学遇到冷年,女儿的付出心血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女儿的名校梦就会破灾,那实在是太委屈了。
张正山即将再次面临艰难选择。
何萍进门的时候张园还在埋头哗里哗啦地翻阅高考指南,张正山坐在沙发上眼珠不转像一尊雕像。看到父女俩人一动一静地挨在那里就问张正山发什么呆。
张正山似乎刚从梦里醒来呵呵地笑“女儿考完了,现在是考我们了。”
何萍说“我们不参加考试,一切都由女儿作主”何萍打开电扇面对女儿“园园是不是?”
张园合上书“哎呀,烦不烦啊,现在不是要等分数出来吗!”
张正山忙说“就是就是,来点轻松的,今天是妈妈恢复工作,园园大考获胜,今晚我们出去吃饭,好好庆贺一下。”
张园一下子就乐了“还是老爸想得好哎。”
何萍说“天这么热上哪吃?”
张正山用嘴巴朝女儿呶了呶“叫园园点。”张园的神色出现了少有兴奋,深黑的眼球不停地转动着,两道睫毛眨了一下,又眨了一下。张正山突然抬高嗓门说“吃匹萨去!”
“哇噻!”张园也喊了起来。
“匹萨?”何萍的嘴巴和眼睛张成了三个大圆圈。
这餐饭的快乐似乎很久没过了。三人被服务生伸出的一只手臂一直引领到座位上,尽管人很多,但张正山仍然闻出了浓浓的家庭气氛。张园的脸摇头扇似的从左转到右又从右转到左,感觉整个店堂的质地和色调就像电视的画面,这个画面本不属于她的直接视觉,而现在却真真切切地把她的眼睛很很地蜇了一下。张正山看到女儿脸上飞出两朵喜来红,就说园园由你挑选我们可是老土啊。何萍说是啊,我们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可匹萨还是第一次呢。张园噘了噘嘴巴却更加桃花灿烂了“这有什么,照自己喜欢的口味挑,然后就是吃。”张园要来了两块馅料完全不同的铁盘匹萨“吃匹萨要用刀叉。”张园拿着叉朝俩人桌前不锈钢餐具点了点“然后,也可以直接用手沾奶酪”看到女儿又把花盘似的匹萨分成了六等份,夫妻俩对视了一下。园园,你在哪学的?何萍的脸又一次画上了三个大圆圈。张园一手捉刀一手拿叉,把割碎的匹萨一片一片地往嘴里送,动作尽管不熟练但也绝不笨拙“书上呗,其实欧洲人早先想学中国人包馅饼,然后,没包好把馅露在外面了,歪打正着,然后,就有了匹萨,然后又传到了中国。”张园边吃边说,上身不停地两边摆动。张正山一脸惊奇,哈哈哈,我们的园园怕不是天生就要过西方人的生活啊!何萍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女儿不断地用“然后”叙述了,一阵抑制不住的激动突然涌向全身,她紧紧地盯着女儿,仿佛又看到了女儿天真活沷无忧无虑的童年。“园园,好好读书,将来留学戴个洋博士帽回来,千万不能像我那张一文不值的文凭。”何萍的双眼闪动泪花。
四
快乐总有一种止不住的惯性,这种惯性像乐曲的余音在不停地颤动,张正山感觉到了,何萍也感觉到了。女儿分数估得很好,妻子又上班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气氛从遥远的从前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张园的脸也很少阴云密布,话也比过去多了,有时还主动和他们说这说那,这是张正山十分欣慰的。现在女儿的心情似乎不再幽怨了,每天疯狂地看电视,疯狂地玩电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张正山表面上和女儿一起感受着快乐,而焦虑沉重的心情却一直没有彻底释放开来,毕竟是估分。正是因为他有过三次同样的经历,所以在估分变成现实之前他是倍受折磨的,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一想到半个月后的查分他就心惊肉跳,张正山盼望这一天早早地到来,早早地离去,或者干脆不来,把女儿的分数永远地定格在560分。张正山不想把这种感觉传导给女儿,他想让女儿就这样无忧无虑地快乐下去,至少这段时间要快乐下去。
昨天晚上吃匹萨回来以后,张正山和何萍商量,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带张园玩一趟黄山再迂回皖南老家看看。何萍开始并不同意,说天太热了,园园刚考完试,要让女儿好好休息。张正山说等分的日子太难熬,会把人憋出病来的,园园上小学以后就没有回过老家,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以后回老家的机会不会太多,这次回去要拜拜老祖坟,也算是给老祖宗有个交待,再说了,园园上黄山可以散散心,也可以忘掉这些年不快和伤痛。听张正山这么一说,何萍也就不再反对了。
吃早饭的时候张正山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女儿,张园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哇!黄山!作梦都想去呢。”张园放下碗筷,迅速打开电脑,把黄山的著名景点一一流览了一遍,回到客厅,就左一个“然后”右一个“然后”地和张正山说起了主要景点游玩路线,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边做手势一边向观众介绍。夫妻俩人看到女儿激动的神色,一股幸福的泉流从心田里汩汩流淌着,不由发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张正山老家在皖赣交界的一个偏远山区。游完黄山后父女俩人就一路转车,他对女儿说,园园,爸爸出生的地方很穷,到了以后要像在家里一样,要去亲近她,啊!张园点点头“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回过一次,那里的山真高哎。”张园向一边偏着脑袋,把“哎”拖得很长,张正山觉得高考的压力终于缓解,女儿又有了过去的娇情了。
张正山还是女儿读高一那年回老家的,也就是说他已经整整五年没有踏上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了。那年大哥去逝,他是回家奔丧的,母亲走得早,父亲走得更早,从血缘上说大哥是他最后一位亲人。大哥是酗酒过度栽到水库淹死的,死的时候已经是乡长,可他死得不光荣,甚至有点活该,至少张正山是这么想的。按常理,他可以无需再回老家了,也可以把那里渐渐淡忘掉,但张正山没有,他还始终牵挂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嫂子。在张正山心里,嫂子是他比亲人还要亲的人。早些年,张正山还背着何萍给嫂子定期寄上相当数额的家用,后来何萍下岗,自己又从宣传部调到方志办,工资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争稿费的机会少了,再加上张园又一年接着一年复读,张正山只好把那笔开支一压再压,尽管这样,每年春节他还是从单位少得可怜的职工福利里抽出两张老人头。前年侄女出嫁,张正山狠了狠心,一次就寄出五百。
嫂子家没有电话,张正山不知道老家的情况,他得到所有的信息只是侄儿给他简短的书信。张正山掐指一算,侄儿今年也应该参加高考,从侄儿少量的书信中,他感觉成绩应该很好。一路上张正山都在和女儿谈她的大妈,其实张园很小的时就常听父亲说起大妈,只是这一次她听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激动,说到动情的时候张正山看到女儿好像还抺过眼泪。
张正山读初中那年嫂子就和他大哥谈了婚嫁。刚开始张正山母亲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说这姑娘命硬,出生不满百日父亲就掉下山崖摔死了。那时候嫂子在大队初小当代课教师,哥哥在大队当会计,嫂子娘家人也反对两个年轻人的结合,理由是代课教师还有机会转公办,无论如何也要嫁给国家正式职工,端个铁饭碗。他们的婚姻因两个家庭的阻扰经历许许多多的曲折。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哥正在热恋的当口考上了公社农经员,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乡镇国家公务员。嫂子娘家从此鸦雀无声,生怕这门亲事因此鸡飞蛋打。倒是张正山母亲更加反对了,确切地说,张正山大哥也犹豫过,只是为时已晚,他们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那个年代,大哥要想把已经睡过的姑娘解约掉是过不了政审关的,弄不好不仅婚姻真的鸡飞蛋打,好不容易挣来的铁饭碗也会被打碎。
嫂子嫁过来后日子过得并不顺心。母亲因为迷信儿媳命硬,再加上儿子是公社干部便很少给她开笑脸,有时甚至没事找事挑刺找麻烦。张正山几次看到嫂子背着母亲流眼泪,就问母亲为什么对嫂子那么狠,母亲说只有婆婆克媳妇,媳妇才克不了儿子。那时候张正山没有完全听懂母亲的话,但是张正山却一直向着嫂子,他觉得嫂子不仅温和贤淑,还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他安慰嫂子说莫记着,我妈就这脾气。嫂子说不要紧,一切都会过去的。
让张正山看到母亲彻底改变对嫂子态度是他上高一的那一年。有一天,母亲在躺病在床上,把他和嫂子叫到身边,一双浑浊的眼睛时开时合,断断续续地说“我的病怕是不行了,你哥当了公家人后工作忙,山儿还小,以后的事就靠你了”嫂子牵着母亲的手,说“妈,你老人家放心吧,我们是一家人,只要我在这个家就有小弟的。”张正山看到母亲的泪水把枕巾洇湿了一片,坐在床沿边的嫂子也不停抽吸着鼻子。母亲从生病到去逝的半年里,嫂子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全部责任,那时候张正山在镇上读高中,大哥也调到更远的一个公社工作了。张正山每个星期六都要回家,而大哥却很少,有时甚至几个月才回家看一次病中的母亲。张正山觉得,母亲也许感觉出大哥当了干部后的某些变化,才把自己托附给嫂子的,嫂子也似乎觉得接下来的日子很难一帆风顺。母亲去逝后如果没有嫂子,张正山很可能像个孤儿,也不可能在镇上中学继续读书。每个星期六回来,嫂子不仅为张正山缝补浆洗,还想方设法为他做好吃的补充营养,临走还带上两瓶油酱黄豆。高二就要开学了,张正山迟迟不肯离家,嫂子好像从他脸上看出了什么。那天清早,嫂子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荷包蛋面条递给张正山,要他吃了上学去,张正山坐在桌边没动,他看到嫂子只是在吃剩下的汤汤水水,捉筷子的手颤抖着,牙齿和嘴唇不停地哆嗦,一股眼泪在眼窝溜溜打转,他终于没有止住,突然失声大哭“嫂子嫂子”嫂子也呜呜地哭了起来,一高一低的哭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嫂子,我不上学了。”张正山的眼泪就要掉到碗里了。
“孬兄弟,你不读书干什么啊?”嫂子边流泪边摧张正山快吃。
“我哥连累了你,我不想再连累你”张正山咽呜道。
“快莫瞎说,你哥人是回来少,但月月都寄钱回家,是供你上学的。”嫂子抺了一把眼泪。自从母亲去逝,大哥就更很少回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家了,兄弟俩直到春节才见得一次面,实际上只是除夕和大年初一,过了初一什么也不说就拍屁股走人。张正山觉得大哥不仅不会寄钱,还会把嫂子休了,嫂子也迟早要离开自己,离开这个家。嫂子看出了张正山心事,说小弟,莫要忘记妈临走前说的话,只要我在就苦不了你,你也答应过的,你就安心读书吧。那天是嫂子把他“遣送”到镇上中学的。
两年后,张正山上了北方的一所高校。整整四年,张正山没有回过一次家。那些年上大学不需要学费,国家还补贴少量生活费。但张正山每两个月都收到嫂子寄给的二十元钱,还有嫂子写给他的信,信上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很好,公社改乡了,大哥快当副乡长了,自己代课教师也转正了,两人都有固定工资了,要张正山好好做学问,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等等,张正山就这样在嫂子的资助鼓励下读完了大学,直到工作后张正山才知道嫂子为他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滨江市委宣传部工作,当年下半年他就和何萍回了一趟老家。那次回家,张正山一路都跟何萍提起他的嫂子,说嫂子是他们村里惟一的女教师呢!可是临进家门的那一刹那,张正山惊呆了!站在门口的嫂子衣着破旧,怀里抱着周岁左右的女婴,一张脸瘦黑憔悴,地地道道的一个农家妇女。嫂子,你怎么张正山几乎扑了过去。嫂子嘴巴张了半天,小弟你可回来了!嫂子放下孩子,一把抓住张正山的手,天啦,你怎么不说一声就回来了!张正山问大哥在家吗?嫂子没有回答,她把眼睛转向何萍,张正山把何萍推到嫂子跟前,那时候何萍怀上张园已两个月了。从嫂子的叙述中张正山才明白了一切,张正山上大学后,大哥就和嫂子离婚了,大哥因为有了... -->>
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 一
张正山后来最迫切也最惧怕做的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张园查寻高考分数,这是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相同的经历。对于张正山来说,从等分到查分的过程实在是憔虑万分、倍受折磨又心惊肉跳。可是,迫切归迫切,惧怕归惧怕,这一天的到来是必然的,就像熟透的苹果总归要落地那么不可抗拒。
女儿张园读高五,这是第三次参加高考。
现在,张正山正等女儿考试回来。他把脖子奋力地伸出阳台,灰白的脑袋像只老葫芦被阳光悬照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两边摆来摆去。整整一个下午,张正山的脖子就这么伸着扭着,仿佛要在流动的街面上找回遗失已久的传家宝。
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女儿张园手里大红色的文件袋一闪一闪地进入了他的视线。他看到女儿步履轻盈,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得意,就把脖子收了回来,趿拉着拖鞋边走边朝厨房叫喊,结束了!终于结束了!叫了半天没听回应,张正山便仄进厨房,妻子何萍正背着门,双肩一耸一耸地在抽泣。
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知道,在女儿的几次高考过程中,何萍总是要哭的,或者说至少要哭三次,一次是高考结束,像现在这个时候,一次是分数从电话里查出以后,还有一次就是女儿背起书包去读高四高五。总之,何萍的哭或悲或喜,每次都有不同的内容。
张正山怕影响女儿的心情,就用一只手在妻子光洁的肩膀上拍了拍,又揉了揉,忙说好了好了,等女儿上了大学你就好好哭一回吧!
何萍转过身,在眼角拭了一把。眼泪是止住了,可面部仍然交织着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那种复杂,这种怪异的表情被五官扭曲地组合了许久,直到女儿进门的一刹那,她才彻底恢复了正常。
女儿张园吭着小调,像只蝴蝶从门缝飞了进来。夫妻俩的目光仿佛四根线紧紧地拴住了女儿,女儿到哪这四根线就被牵到哪。张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冰箱吃雪糕。她吸溜溜地吃得很贪婪也很霸道,因为,在此之前张正山不让女儿吃这类食物,怕寒气伤了胃影响考试。
夫妻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女儿,就像欣赏一幅精彩的电视画面。三人谁也没说话。
事实上,张园每考完一门科回来,他们同样也不多说一句话,更不问考什么内容,题目难不难,感觉怎样等等。他们明白,几乎所有考生都十分反感家长的这一连串提问。从高考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起,他们就不再跟女儿提及有关学习、考试方面的事了,即便是三人围在一起吃饭,也总在物价、天气、电视节目等这些闲散的话题上转来转去,用张正山的话说,这叫打开窗户通通风。轻松的家庭氛围比什么都重要啊!
而事实并非这样简单。每当张园嚼着嘴里的残食,把两只筷子往空碗上一架,砰的一声钻进自己卧室的时候,夫妻俩四只眼两张嘴就会十分夸张地僵在那里,僵完后就轻手轻脚地做事,屏声敛息地说话,偶尔还打几回手语,似乎所有的响动都会剌激女儿敏感的神经。
空气是紧张凝重的,如同面临一场战争。
张园吃完雪糕往嘴角抺了一把,说:“爸,我现在真的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啦!”
看到女儿开口说话了,张正山立刻堆起笑脸迎了上去“是啊是啊,想怎么松就怎么松。”他递上毛巾,和女儿并坐在沙发上,终于把憋在肚子里的话放了出来:“园园啊,这次大概是个什么数?”
“那要等明天拿到标准答案才好说。”张园手里捏着遥控噐在不停地调换电视频道。
“现在心里就没个谱?”何萍探上半个身子,样子非常急切。
张园鼓噜起嘴巴“反正比去年好。”又冲何萍做了个鬼脸。
“到底能好多少啊?”两人几乎同时又问了一句。
张园呼拉拉从沙发上弹了起来,晴朗朗的天突然就阴云密布“好就好点呗,还好多少,烦!”说完又砰的地一声把自己关进了屋。
夫妻俩对视了一下,又各自低下头,好像都做错了什么。何萍转身进了厨房准备做晚饭,张正山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屏幕,又胡乱地翻了几个台。
说起女儿高考,张正山的心整整痛了两年。本来,暑假一过,张园就要读大三了,可是阴差阳错地还在读高五。每次寒暑假,看到女儿高中同学生机勃勃地一帮来一帮去,独没有张园的影子,张正山心里就有股说不出味道。
两年前,张园作为应届生参加高考的时候还是估分填志愿。张正山清楚记得,当时女儿估出分数后就蹦着跳着从书房出来,一只手往他面前一伸,正面亮了一下,又反面亮了一下,一脸灿烂阳光。“550分?”张正山问。“应该吧!”女儿很自信地回答。根据最后三轮的模拟成绩,女儿能考出这个数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说,如果发挥得好,考个重点不是没有可能,正常发挥上二本绝对有把握。女儿的估分已达上年的重点线了,张正山美滋滋的乐着。填志愿的时候,张园说,老爸,反正重点是上不了,就填上海复旦玩玩吧!张正山说,胡闹,这是玩的吗?填本省一般重点院校!张园噘起嘴巴,嘀咕道,填就填呗,反正一本志愿不填浪费了,填了也白填。张园觉得上重点没有戏就听了父亲的话。二本志愿张正山依了女儿,张园第一志愿还是在上海选了一所院校,后面的几个志愿只是省内省外地随便胡弄了几个。张正山想,既然女儿有这么高的估分,那就填个好点的二本吧。分数公布后,张园考了565分,超出文科重点线13分,一家人欢天喜地,过年似的度过了一段十分幸福的时光。可是,半个月后却发生了意外,复旦因在本省线上生源不足,提档线就是重点线,而张园填报的本省那所重点院校却出人意料地高出重点线14分,也就是说张园以一分差落选了。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园硬在张正山头上拽下了一绺头发,张正山也拍肿了大腿,又掴了自己几个耳光,懊恼得几乎一头撞了墙。又是半个月后,张园二本第一志愿又意外“撞车了!”后面的几个二本院校也是一个撞一个,一直将张园撞到高四。接下来的日子,张正山一家痛苦得就像经历了一场灾难。那年的秋天还没到,张正山的头发就哗哗地白了。
张园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张正山和何萍正坐在沙发上发呆。“晚饭吃什么?”此时张园面部的表情是不晴不阴的那种。
二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张正山就上班了。
张正山的单位是滨江市地方志办公室,一个很清闲的清水衙门。在此之前,他在市委宣传部耍了近二十年笔竿子,后来由于受女儿高考失利的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刺激,那竿老笔硬是没能生出一枝花来,不能妙笔生花那就剪剪草、弄个枝丫什么的,反正靠耍笔竿吃饭的人搞行政工作不行,换个位子继续操老本行。方志办就方志办吧,张正山不在乎这个,他要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指望来年女儿能考上如意的大学。
张正山进办公室的时候,主任老刘正埋在书堆里审志,见张正山进门就把头从两摞书缝里抬了起来,摘下眼镜和他点了点头,张正山也点了点头,俩人就这么示意了一下。本来他们是要相互打招呼的,可张正山觉得不知说什么,老刘似乎也不便问,毕竟是第三次送考了,万一人家感觉不理想就冒突一句,那会在张正山未结痂的刀疤上又给了一下。
老刘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问张正山来不来一支?张正山摆了摆手。
“这几天天气不错,温度也很适中。”老刘重新戴上眼镜,扭过头朝窗外天空远远地望着。
“嗯,是还好,适合孩子高考,”张正山也把目光投向窗外“今年考生比去年多不少,街上到处都是人头。”
见张正山把话题引了上来,老刘就说:“现在的孩子虽然吃穿不愁,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多了,可压力不小哇,你看,都往那条道上挤,谁能保证都能挤上?能上大学的还是少数啊!”
“唧、唧”张正山嘴唇上下哒了两下,却没说话。
“咦,老张,园园这回怎么样?”老刘像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把头转过来试探了一句。
“等标准答案出来,对照过了才有个数。”张正山说。“不过还是王奶奶估气卵,只是个大概。”
“那也不碍事,现在是知分填志愿,好歹能有个参数。”
“孩子情绪不稳定,我心里也空落落的。”
“那就回家多陪陪,反正单位也没事。”老刘说。“送考很麻烦,顾这顾那,累!”说完又把头埋进书堆里去了。
说送考,张正山的心就翻江倒海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其实这两年他并没有送考,一是女儿不让送,二是自己不想送。自己不想送是因为两次三次地送,怕遇到熟人问这问那,没面子,难堪。张正山请假在家只是完成那么一个复杂的、憔虑的、自我折磨的过程。
前年的六月七号,也就是女儿园园应届高考的那年,张正山夫妇完成了一次悲壮而又富有激情的送考,那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送考。那年的天气比今年热。为了女儿顺利过关,夫妻两人早早就把所有程序安排好了,其中包括送考。他们作了分工,张正山主外,就是看考场、考试期间的接送等等,何萍主内,诸如饮食起居之类。何萍把女儿的生活安排得十分精细,牛奶、蛋糕、馒头、蔬菜、虾仁、骨汤、肉沬、米饭、面条、水果等,所有这些都一日三餐按比例作了调配,何萍的这种缜密精致不仅打动了女儿,也深深地感动了张正山。考试的头一天晚上,何萍把这些准备一件一件地数给了张正山,说三餐配料顺序不能错,数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想想女儿马上就要上大学,就要离开这个家了,像一只小鸟就要离巢了,小小年纪就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我这心里真是很难过说着两行泪哗地涌了下来,张正山心头一热,一把揽过妻子“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六号下午看考场。考场设在滨江第五中学,那是张园初中的母校,张园对那里的区位很熟悉,说就不去看了,张正山说不行,你都毕业三年了,那里的变化大哩。临出门的时候,何萍嘱咐就四站路程,不要打的,也别坐班车,万一园园晕车了会影响明天的考试。父女俩人就沿着滨江大道一边聊一边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滨江五中大门前竖起了一块大牌子,红色底面上印有“滨江市第五中学高考考点”一行金黄色大字,门楣上悬挂着横幅标语,上面写道:沉着应战,以优异的成绩让祖国挑选!父女俩人走进大门,准备进入教学区的时候被一名警察挡住了,警察把手掌从前往后划了一下“对不起,你们不能再进了。”说着又指了指地上的石灰线。张园问“叔叔,第18考场在哪?”“喏,那边,五号楼二楼西边第一间。”父女俩顺着指向望了过去又相视笑了一下。张正山后来看到不少家长和考生也跟他们一样就此止步了,说这样就好,考场应该是严肃的。
由于兴奋和激动,张正山和何萍晚上都没睡好觉。七号清早,一家三口都按正常起居时间动了起来。何萍把早已配备好的早餐端上饭桌唤园园吃,说水别喝太多,免得上厕所耽误答题时间。张园嗯了一声。何萍又说可也不能喝少,否者口渴会影响答题。张园又嗯了一声。八点准时出门,出门前何萍再三提醒女儿上好卫生间,把该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又问准考证和文具是否都备齐了?园园一一应答。何萍仍不放心,又把书包打开一件件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没落下什么就朝女儿开心地笑了笑“沉着别慌,妈当年就是慌的。”张园点了点头。何萍把张正山和女儿送出楼梯口突然就转过背,张正山明白八层又激动了。
张正山父女俩到达滨江五中大门正好八点半,离进入考场还有十分钟,这时已是人山人海。来送考的不仅有父母,爷爷奶奶也都来了不少,送考的远远要比参考的多,尽管送考的人心态各异,但所有人的心愿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大门前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用公车或私家送考的,喇叭声撵着人的屁股一个劲地叫唤。张正山看到从车里走出来的考生和家长,心里顿然生出一种自悲,他低头用余光朝女儿瞅了一眼,忽然听到有人在嘀咕:权再大钱再多子女考不上大学有什么用?还是考场见高低吧。这话十分顺耳,张正山抬起头,感觉有丝丝的慰籍从心尖上掠过。
进考场的时间到了,张园举起右手准备和父亲告别,张正山一把抓住张园的胳膊,仿佛女儿立即奔赴战场似的“园园啊,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好好干吧!”“有这么严重吗?”女儿噘着嘴,张正山紧紧抓住女儿不放,生离死别一般,张园觉得胳膊被抓痛了,就在他手背上狠狠拧了一把,转身溜进了五中大门,头也不回地向考场走去。张正山挤在人缝里,昂着头一直等到女儿在视线里渐渐淡去。
语文是两个半小时。张正山后来也不知道那天上午是怎么过去的,要是放到两年后,他根本不可能像雕塑一样坐在路边晒日头,何况那天气温很高。送走女儿,他就朝四周望了一圈,想找个荫凉处稍事休息。这时,人群中突然出现一阵骚乱,几个家长围着交警请求他们拦住过往车辆,说汽车喇叭影响孩子考试。交警说他们只管交通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安全,没权力堵车不给通行。家长说高考期间有严禁噪音的规定,交警说这不是他们管理的权属范围。双方各持己见,见请求无效,几百名家长一轰而起,他们分成两路堵在考场外马路两端。那时候张正山还在市委宣传部工作,考虑到影响,张正山不想参与领头,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一端的人群里。人墙还没正式形成,两头仍有车辆强行通过,张正山看到一辆工程车不停地按着喇叭要人群让路,就走上前去向司机说明情况,司机瞪着眼睛红着脖子紧按喇叭不放,这一举动激怒了所有人,张正山见势一把拽下司机,说孩子高考你就不能体谅一回?司机的眼晴横着张正山,上嘴唇朝一边豁着,大声叫喊这是非法堵车。嘭、嘭,有人从背后朝司机操了两拳,又有人踢了几脚,司机往地下一蹲嚎嚎大哭起来。那头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也被人打出了鼻血,整个过程没有一个警察制止。其它车辆见状纷纷掉头转道了。
张正山很悲壮地坐在马路中间,他看到众多家长一副将拦车进行到底的架势心里难免又生出了感慨。他把垫在屁股下面的一本杂志抽出当扇子摇了起来,边摇边和身边的人发表对堵车的看法,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自己的意见,但说来说去还是说到了高考,说完后又说各自孩子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无关紧要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成绩、模拟考试、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等,这些细节加起来足可以衡量一个考生的优异程度,但张正山没往深里说,觉得这种场合不必太真实。他在思考自己的命题:家长堵车意在子女高考,司机告状此是非法挡道。责任在谁?张正山后来自己也没有回答,因为他一时不好选择角度。他们就这样一会坐一会站,整整被太阳烤了两个多小时。
十一点二十的时候,站着的人开始离去,坐在地下的也纷纷起身。张正山一边拍着屁股,一边跟着人群缓缓地向五中大门挪动。随着一声铃响,人潮一起涌上前去,鸭群似的伸着脖子朝里面张望。一个考生出来了,接着就是三个、四个,不知谁高高扬起了手臂在呼叫孩子的名子,仿佛在迎接凯旋英雄。十分钟不到,大门内外的两路人马就融在了一起,有的搂着腰,有的牵着手,有的相互拥抱,好像孩子已经考上大学了。张正山微笑着从女儿手中接过书包,转过身,用胳膊护着女儿就要挤出人群,这时忽然听到一阵尖利的痛哭,他回过头,看到一个女生说她忘了填答题卡了!张正山急切地问女儿是否填了,园园一昂头,说我哪能,她傻呗!张正山摸了一下女儿的后脑壳,心里想,不幸的事与自己一家是不沾边的。
“老张啊,回去多陪陪女儿吧,再过两个月你想多陪怕也陪不上了。”老刘又从两摞书缝里抬起头。
张正山把视线从窗外的天空中收了回来,说“好。”
三
张园的分数估出来了。
张正山听到一支乐曲从书房虚隐的门缝里飘了出来,他知道,那是台湾女歌手张韶涵演唱的隐形的翅膀。园园最喜爱这首歌,高兴的时候就播放一回。现在,女儿跟着乐曲的旋律很动情地唱着: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张正山的眼睛亮了一下。
家里的气氛似乎沉闷已久。起床、漱洗、吃饭、目送女儿出门考试,然后就是把头伸出阳台毫无目的地张望,所有的响动都随女儿的表情而变化着。此刻,音乐响起来了,沉闷也被女儿的歌声划破了,一种活生生的流动在屋里弥漫开来,如同阳光突然剌破乌云光芒四射。张正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由自主地弹动几下僵硬的身驱。他侧身立在客厅中央,支楞着耳朵任随歌声一段段地飞扬: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唱吧,尽情地唱吧,唱得越开心说明女儿的估分就越好。他想。
下午临出门的时候何萍就和张正山约定好了,园园的分数一估出来他就给她打电话。今天是何萍上班的第一天,确切地说是她下岗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此之前何萍是市一家企业的财务主办,张园读高三的那一年突然就下岗了。下岗后的何萍没有急于找工作,不是找不到,而是女儿即将面临高考,夫妻俩人商定,等女儿上大学后就去找工作,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年!尽管没有了工作的繁忙,但何萍承受的多重压力却远比在岗时大得多。三年消磨完了,一个成熟干练的业务骨干变成了感情脆弱、思维迟钝的家庭妇女。
这是很可怕也是要命的。
何萍下岗的意义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何萍生在农村,因为父亲是民办教师,何萍很小就上学读书,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十六岁的何萍就高中毕业了。第一次进城参加高考她还一脸惊奇,楼房、气车、满街的香味、河流一样的人群和考场里父亲一样的叔叔。那时候她对这样的考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年年可以考大学,年年都能看到乡下没有的风景,这种感觉非常奇特,也非常有意思。何萍想她要年年考大学,何萍就样一年接着一年地往下考,一直考到1984年!
蓦然回首整整八年了,八年抗战日本鬼子都打跑了!民师父亲用擅抖的双手捧着通知书,两行眼泪是浑浊的。
用八年时间完成一种考试不能不说是当代人的一个奇迹。在此过程中,何萍无数次甩掉书包,撕掉书本和父亲旷日持久的对抗,民师父亲只有一句话,不上大学你就走不出这个村庄、过不了那道田埂,嫁个农民一辈子过苦日子。何萍又无数次捡起书包,合上书本抺一把眼泪走上去学校的路。
有的人本该快乐地活着但却活得很艰难,有的人本该艰难地活着但偏偏活得很滋润。何萍大学毕业后就嫁给了比她小四岁的张正山。女儿出生的时候何萍刚刚工作半年,她说就叫张园吧,圆她一个幸福的梦。可是何萍的梦没有园。她用比常人多出八倍的努力挣来的工作说没就没了,就像丢失一只手帕一样简单致极又毫无过程,这是她至死也难以接受的。
没有谁否认这不是生活,所有人都承认这就是现实。
张正山在客厅转了几个来回,正准备敲书房的门电话就响了。张正山抓起话筒还没张口就被何萍一句话堵住了“园园估了多少?”张正山一手捂着话筒,压低声音说我还没问呢。“那你快点问呀!”张正山说你没听见园园在放音乐吗?“那说明园园心情很好,正是问的好机会呀!”张正山说还是等园园主动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说吧。“不行,你快问,要不是第一天上班我都赶回来了。”张正山吭哧了半天才说好,我就问问。
张正山轻轻地敲了几下房门。门开了,音乐声突然停住了。张园扭过头,见父亲进来又把头转回去在标准答案上加加减减。张正山站在女儿身后小声问,园园,估得怎样,你妈刚打电话过来问呢。
张园说“爸,我觉得今年试题很适合我。”
张正山的脸突然出现了少见的惊喜“好哇,该不是中了状元吧!”
张园噘起嘴巴“美死你。”她在在座椅上兴奋地弹动了几下。
张正山见风和日丽阳光灿烂了,就问女儿,你到底估多少?张园说560左右吧。张正山问估了几遍?张园说三遍。张正山问今年重点线估计多少?张园说刚才我上网查了一下省内几家老牌中学的估分,大部分都说文科一本线520正负5分,二本480正负3分。张正山问怎么比前两年低?张园说这还用问吗?张正山说这么说难度比前两年大?张园说应该是吧,主要是英语和数学比较难。张正山摸了一下女儿的后脑壳,说好啊,园园今年要打翻身仗啰!张园说爸,你可别再往外说啊。张正山说是的是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张正山想起了去年女儿的估分,心尖上腾起的兴奋忽地就被风吹散了一半。
何萍再次来电话的时候张正山父女俩人正在一页一页地翻阅高考指南,听到电话铃响,张正山用询问的目光朝女儿瞥了一下,张园说那你就告诉妈,今年走一本问题不大。
应该走一本,问题是走什么样的一本,比如“98。5”工程院校,也就是前三十八名的学校,这类学校是国家重点中的重点,考了三年不上个象样的学校太亏。张正山觉得女儿高出一本线四十分可以上武汉大学“武大”不仅名气大,地理位子也很好,前几年录取线只高出一本三十分,今年也应该没有问题,这是他为女儿设定的目标。自从女儿第一次高考“撞车”后,他们就把上海所有的院校从心里删除了,感觉那里不吉利,还是换个区位好。
张正山放下电话后和女儿说起了武汉大学,张园说现在考虑志愿还早了点,但张正山心里却一直在琢磨今年应该如何锁定一个相对适合的目标。去年以前的这个时候是张正山一家围在一起填志愿的时候,张园估出分数后,根据考题的难度再结合平时在年级的排名情况填报志愿,今年是知分填志愿,也就是说要等实际考分出来,录取线划定后再根据全省排名填写志愿表。张正山当然明白估分填志愿和知分填志愿的区别,问题是他不可能在分数公布后用极短的时间在全省考生中作一次调查,也根本不可能掌握有多少考生和女儿一样填报武汉大学,但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这就是所有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考分填报志愿。如果高出一本线四十分以上都填报“武大”呢?那么女儿就有可能再次遭遇“撞车”三年了,不仅女儿耗不起,他和何萍也耗不起。但反过来,如果他和所有人的心态都一样,武汉大学遇到冷年,女儿的付出心血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女儿的名校梦就会破灾,那实在是太委屈了。
张正山即将再次面临艰难选择。
何萍进门的时候张园还在埋头哗里哗啦地翻阅高考指南,张正山坐在沙发上眼珠不转像一尊雕像。看到父女俩人一动一静地挨在那里就问张正山发什么呆。
张正山似乎刚从梦里醒来呵呵地笑“女儿考完了,现在是考我们了。”
何萍说“我们不参加考试,一切都由女儿作主”何萍打开电扇面对女儿“园园是不是?”
张园合上书“哎呀,烦不烦啊,现在不是要等分数出来吗!”
张正山忙说“就是就是,来点轻松的,今天是妈妈恢复工作,园园大考获胜,今晚我们出去吃饭,好好庆贺一下。”
张园一下子就乐了“还是老爸想得好哎。”
何萍说“天这么热上哪吃?”
张正山用嘴巴朝女儿呶了呶“叫园园点。”张园的神色出现了少有兴奋,深黑的眼球不停地转动着,两道睫毛眨了一下,又眨了一下。张正山突然抬高嗓门说“吃匹萨去!”
“哇噻!”张园也喊了起来。
“匹萨?”何萍的嘴巴和眼睛张成了三个大圆圈。
这餐饭的快乐似乎很久没过了。三人被服务生伸出的一只手臂一直引领到座位上,尽管人很多,但张正山仍然闻出了浓浓的家庭气氛。张园的脸摇头扇似的从左转到右又从右转到左,感觉整个店堂的质地和色调就像电视的画面,这个画面本不属于她的直接视觉,而现在却真真切切地把她的眼睛很很地蜇了一下。张正山看到女儿脸上飞出两朵喜来红,就说园园由你挑选我们可是老土啊。何萍说是啊,我们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可匹萨还是第一次呢。张园噘了噘嘴巴却更加桃花灿烂了“这有什么,照自己喜欢的口味挑,然后就是吃。”张园要来了两块馅料完全不同的铁盘匹萨“吃匹萨要用刀叉。”张园拿着叉朝俩人桌前不锈钢餐具点了点“然后,也可以直接用手沾奶酪”看到女儿又把花盘似的匹萨分成了六等份,夫妻俩对视了一下。园园,你在哪学的?何萍的脸又一次画上了三个大圆圈。张园一手捉刀一手拿叉,把割碎的匹萨一片一片地往嘴里送,动作尽管不熟练但也绝不笨拙“书上呗,其实欧洲人早先想学中国人包馅饼,然后,没包好把馅露在外面了,歪打正着,然后,就有了匹萨,然后又传到了中国。”张园边吃边说,上身不停地两边摆动。张正山一脸惊奇,哈哈哈,我们的园园怕不是天生就要过西方人的生活啊!何萍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女儿不断地用“然后”叙述了,一阵抑制不住的激动突然涌向全身,她紧紧地盯着女儿,仿佛又看到了女儿天真活沷无忧无虑的童年。“园园,好好读书,将来留学戴个洋博士帽回来,千万不能像我那张一文不值的文凭。”何萍的双眼闪动泪花。
四
快乐总有一种止不住的惯性,这种惯性像乐曲的余音在不停地颤动,张正山感觉到了,何萍也感觉到了。女儿分数估得很好,妻子又上班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气氛从遥远的从前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张园的脸也很少阴云密布,话也比过去多了,有时还主动和他们说这说那,这是张正山十分欣慰的。现在女儿的心情似乎不再幽怨了,每天疯狂地看电视,疯狂地玩电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张正山表面上和女儿一起感受着快乐,而焦虑沉重的心情却一直没有彻底释放开来,毕竟是估分。正是因为他有过三次同样的经历,所以在估分变成现实之前他是倍受折磨的,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一想到半个月后的查分他就心惊肉跳,张正山盼望这一天早早地到来,早早地离去,或者干脆不来,把女儿的分数永远地定格在560分。张正山不想把这种感觉传导给女儿,他想让女儿就这样无忧无虑地快乐下去,至少这段时间要快乐下去。
昨天晚上吃匹萨回来以后,张正山和何萍商量,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带张园玩一趟黄山再迂回皖南老家看看。何萍开始并不同意,说天太热了,园园刚考完试,要让女儿好好休息。张正山说等分的日子太难熬,会把人憋出病来的,园园上小学以后就没有回过老家,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以后回老家的机会不会太多,这次回去要拜拜老祖坟,也算是给老祖宗有个交待,再说了,园园上黄山可以散散心,也可以忘掉这些年不快和伤痛。听张正山这么一说,何萍也就不再反对了。
吃早饭的时候张正山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女儿,张园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哇!黄山!作梦都想去呢。”张园放下碗筷,迅速打开电脑,把黄山的著名景点一一流览了一遍,回到客厅,就左一个“然后”右一个“然后”地和张正山说起了主要景点游玩路线,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边做手势一边向观众介绍。夫妻俩人看到女儿激动的神色,一股幸福的泉流从心田里汩汩流淌着,不由发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张正山老家在皖赣交界的一个偏远山区。游完黄山后父女俩人就一路转车,他对女儿说,园园,爸爸出生的地方很穷,到了以后要像在家里一样,要去亲近她,啊!张园点点头“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回过一次,那里的山真高哎。”张园向一边偏着脑袋,把“哎”拖得很长,张正山觉得高考的压力终于缓解,女儿又有了过去的娇情了。
张正山还是女儿读高一那年回老家的,也就是说他已经整整五年没有踏上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了。那年大哥去逝,他是回家奔丧的,母亲走得早,父亲走得更早,从血缘上说大哥是他最后一位亲人。大哥是酗酒过度栽到水库淹死的,死的时候已经是乡长,可他死得不光荣,甚至有点活该,至少张正山是这么想的。按常理,他可以无需再回老家了,也可以把那里渐渐淡忘掉,但张正山没有,他还始终牵挂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嫂子。在张正山心里,嫂子是他比亲人还要亲的人。早些年,张正山还背着何萍给嫂子定期寄上相当数额的家用,后来何萍下岗,自己又从宣传部调到方志办,工资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争稿费的机会少了,再加上张园又一年接着一年复读,张正山只好把那笔开支一压再压,尽管这样,每年春节他还是从单位少得可怜的职工福利里抽出两张老人头。前年侄女出嫁,张正山狠了狠心,一次就寄出五百。
嫂子家没有电话,张正山不知道老家的情况,他得到所有的信息只是侄儿给他简短的书信。张正山掐指一算,侄儿今年也应该参加高考,从侄儿少量的书信中,他感觉成绩应该很好。一路上张正山都在和女儿谈她的大妈,其实张园很小的时就常听父亲说起大妈,只是这一次她听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激动,说到动情的时候张正山看到女儿好像还抺过眼泪。
张正山读初中那年嫂子就和他大哥谈了婚嫁。刚开始张正山母亲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说这姑娘命硬,出生不满百日父亲就掉下山崖摔死了。那时候嫂子在大队初小当代课教师,哥哥在大队当会计,嫂子娘家人也反对两个年轻人的结合,理由是代课教师还有机会转公办,无论如何也要嫁给国家正式职工,端个铁饭碗。他们的婚姻因两个家庭的阻扰经历许许多多的曲折。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哥正在热恋的当口考上了公社农经员,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乡镇国家公务员。嫂子娘家从此鸦雀无声,生怕这门亲事因此鸡飞蛋打。倒是张正山母亲更加反对了,确切地说,张正山大哥也犹豫过,只是为时已晚,他们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那个年代,大哥要想把已经睡过的姑娘解约掉是过不了政审关的,弄不好不仅婚姻真的鸡飞蛋打,好不容易挣来的铁饭碗也会被打碎。
嫂子嫁过来后日子过得并不顺心。母亲因为迷信儿媳命硬,再加上儿子是公社干部便很少给她开笑脸,有时甚至没事找事挑刺找麻烦。张正山几次看到嫂子背着母亲流眼泪,就问母亲为什么对嫂子那么狠,母亲说只有婆婆克媳妇,媳妇才克不了儿子。那时候张正山没有完全听懂母亲的话,但是张正山却一直向着嫂子,他觉得嫂子不仅温和贤淑,还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他安慰嫂子说莫记着,我妈就这脾气。嫂子说不要紧,一切都会过去的。
让张正山看到母亲彻底改变对嫂子态度是他上高一的那一年。有一天,母亲在躺病在床上,把他和嫂子叫到身边,一双浑浊的眼睛时开时合,断断续续地说“我的病怕是不行了,你哥当了公家人后工作忙,山儿还小,以后的事就靠你了”嫂子牵着母亲的手,说“妈,你老人家放心吧,我们是一家人,只要我在这个家就有小弟的。”张正山看到母亲的泪水把枕巾洇湿了一片,坐在床沿边的嫂子也不停抽吸着鼻子。母亲从生病到去逝的半年里,嫂子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全部责任,那时候张正山在镇上读高中,大哥也调到更远的一个公社工作了。张正山每个星期六都要回家,而大哥却很少,有时甚至几个月才回家看一次病中的母亲。张正山觉得,母亲也许感觉出大哥当了干部后的某些变化,才把自己托附给嫂子的,嫂子也似乎觉得接下来的日子很难一帆风顺。母亲去逝后如果没有嫂子,张正山很可能像个孤儿,也不可能在镇上中学继续读书。每个星期六回来,嫂子不仅为张正山缝补浆洗,还想方设法为他做好吃的补充营养,临走还带上两瓶油酱黄豆。高二就要开学了,张正山迟迟不肯离家,嫂子好像从他脸上看出了什么。那天清早,嫂子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荷包蛋面条递给张正山,要他吃了上学去,张正山坐在桌边没动,他看到嫂子只是在吃剩下的汤汤水水,捉筷子的手颤抖着,牙齿和嘴唇不停地哆嗦,一股眼泪在眼窝溜溜打转,他终于没有止住,突然失声大哭“嫂子嫂子”嫂子也呜呜地哭了起来,一高一低的哭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嫂子,我不上学了。”张正山的眼泪就要掉到碗里了。
“孬兄弟,你不读书干什么啊?”嫂子边流泪边摧张正山快吃。
“我哥连累了你,我不想再连累你”张正山咽呜道。
“快莫瞎说,你哥人是回来少,但月月都寄钱回家,是供你上学的。”嫂子抺了一把眼泪。自从母亲去逝,大哥就更很少回编者按 高考的分数线,无疑是众多学子能否跨越龙门的界沟,无疑是万户千家重点关注的一个异常敏感的内容,小说中的张园,终于让生命在殒落在这道分割线上家了,兄弟俩直到春节才见得一次面,实际上只是除夕和大年初一,过了初一什么也不说就拍屁股走人。张正山觉得大哥不仅不会寄钱,还会把嫂子休了,嫂子也迟早要离开自己,离开这个家。嫂子看出了张正山心事,说小弟,莫要忘记妈临走前说的话,只要我在就苦不了你,你也答应过的,你就安心读书吧。那天是嫂子把他“遣送”到镇上中学的。
两年后,张正山上了北方的一所高校。整整四年,张正山没有回过一次家。那些年上大学不需要学费,国家还补贴少量生活费。但张正山每两个月都收到嫂子寄给的二十元钱,还有嫂子写给他的信,信上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很好,公社改乡了,大哥快当副乡长了,自己代课教师也转正了,两人都有固定工资了,要张正山好好做学问,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等等,张正山就这样在嫂子的资助鼓励下读完了大学,直到工作后张正山才知道嫂子为他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滨江市委宣传部工作,当年下半年他就和何萍回了一趟老家。那次回家,张正山一路都跟何萍提起他的嫂子,说嫂子是他们村里惟一的女教师呢!可是临进家门的那一刹那,张正山惊呆了!站在门口的嫂子衣着破旧,怀里抱着周岁左右的女婴,一张脸瘦黑憔悴,地地道道的一个农家妇女。嫂子,你怎么张正山几乎扑了过去。嫂子嘴巴张了半天,小弟你可回来了!嫂子放下孩子,一把抓住张正山的手,天啦,你怎么不说一声就回来了!张正山问大哥在家吗?嫂子没有回答,她把眼睛转向何萍,张正山把何萍推到嫂子跟前,那时候何萍怀上张园已两个月了。从嫂子的叙述中张正山才明白了一切,张正山上大学后,大哥就和嫂子离婚了,大哥因为有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