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傲岸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世界电影大师108将中说,拉斯?冯?提尔在1995年与四名导演一起签署了“dogma95”宣言,企图还原电影艺术的本质。这个宣言一共10条,可以说是电影新“十诫”:1,必须实地实景拍摄,不可以搭布景和使用道具。如果必须使用道具,则必须去油道具出现的地方拍摄。2,不可以在影响之外加入额外的音响效果,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正在播放。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方法。4,必须使用彩色。不能制造特殊的灯光效果,如果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以在摄影机上加机顶灯。5,不可以使用任何滤镜。6,不可以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环境里。8,不可以拍摄类型电影。9,电影制式必须是35毫米。10,导演的名字不可以在片头和片尾出现。这是为了抵抗“好莱坞风格对电影艺术的伤害。”
我想我们必须全体起立,对他表示最崇高敬意。一个好导演,不在于它手法多么娴熟,画面如何唯美,而在于有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和电影理念。艺术家都是这样,作家写的多么好,没有属于自己创作理念和思维,始终难免庸俗。这是一个优秀的特立独行的真正的导演。他的十诫,在他的黑暗中的舞者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足以证明了他电影理念的成功。拍电影无论怎么拍,为了票房和大奖,永远也不会走出俗片的阴影。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无法被否定的电影。
奥斯卡缺心眼儿,这片没得奖,可为什么非要得这个奖呢,谁稀罕这破奖呢。吕克贝松就对其嗤之以鼻,我想真正为艺术的导演,大都只当这个奖是一场小丑的狂欢吧。
他的这种拍摄手法,是纯朴而本质的。我想小孩在接受电影中的人其实是假的时候,都经过了一个困惑而漫长的过程。后来更让他们困惑的是,为什么电影里跟生活里是不一样的?生活中两三句就说完的话,为什么电影里要说那么久?我小的时候常常对这个事情有很大的质疑。小孩肯定会对电影里的事情坚信不疑的,特别是历史剧,当他们稍微长大,直到了历史剧也能经过导演改编的时候,他们就觉得电影骗人,艺术骗人了。所以我刚刚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总是对书中描写稍微不符合实际生活的细节感到愤怒,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骗人,于是写东西,也就是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文字里去,虽然后来我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刻板生硬的写作手法,虽然后来我知道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根据人类各种想象,各种理念而演变成为另一种具有亲和力的东西“骗人”的想法也随之而去,但是这种描写生活本质的理念,却是现在很多艺术家要追求,要回归的东西,当然,真正的描写生活本质的艺术品要更自然,娴熟,要融入相当多的思考,而绝非照搬即可。
让我猜想一下,拉斯?冯?提尔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质疑吧?当他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艺术家之后,他带着这样的质疑和理念,有了它的十诫,有了他真正追求的电影,在这样的电影面前,所有的稍加润色、修饰的电影都显得矫揉造作。即使是黄土地或者一个和八个那种镜头,都远不及黑暗中的舞者比约克一个简单的真实的表情震撼,毕竟,前者是“拍”出来的,后者似乎情境就在身边。这样的写实镜头,比任何一个被修饰过的精致镜头都要具备亲和力和现实感。
肯定有导演这样质疑的:这算什么电影?这跟学生自己拿个dv机去拍有个什么区别?艺术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和价值,它贵在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它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性子,执意要称此为艺术。杜尚的泉就是这样,达利给蒙娜丽莎添胡子也是这样。是他们的固执成全了他们的艺术。我就是个艺术家,你管得着吗?
这才是各种不同艺术形式最终的平衡。所以,华丽者如大明宫词,朴实者如黑暗中的舞者都是艺术。再补一句,艺术靠内涵,思想,诸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以及最近些年不少的武侠古装大片和某些好莱坞大片,内容空洞,感情麻木,缺乏思想,加之手法陈旧,驾驭力差,只有大场面,大投资,当然不值一提。
还是要说比约克,恕我孤陋寡闻,我一直以为她只是个冰冷歌手,根本不知道她还演过电影,也没想到她演得这么好。看过她一些专辑封面,总是看不清她的真实模样,感觉怪吓人的。但一开始看着电影,实在是赞叹不已。与电影一样,丝毫不曾修饰,似乎又不是演,而是演员的真实流露。最最喜欢是她笑得时候,包含着多少无奈和绝望。这本是一首绝望的诗篇。可我感觉整个影片却始终不曾离开一种乐观的基调,是比约克的乐观,她的笑脸,带领我们看到了影片最后。呆呆地看着屏幕,才感觉到自己观影时内心的“轻松”象是比约克的笑脸,可笑脸地下却是无助和绝望,一直积蓄在心底的忧伤和绝望终于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爆发出来这就是拉斯?冯?提尔的魅力。
当然,还有片中的歌舞,里面唯一的清晰镜头,让人心里有了些许的平静和安慰,比约克的作曲和演唱也是一流,还有她最动人心的舞蹈,对音乐的执着感情的积蓄到了最后的爆发,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也看到了拉斯?冯?提尔手法的高明。
我爱拉斯?冯?提尔。我爱比约克。
世界电影大师108将中说,拉斯?冯?提尔在1995年与四名导演一起签署了“dogma95”宣言,企图还原电影艺术的本质。这个宣言一共10条,可以说是电影新“十诫”:1,必须实地实景拍摄,不可以搭布景和使用道具。如果必须使用道具,则必须去油道具出现的地方拍摄。2,不可以在影响之外加入额外的音响效果,除非该音乐在拍摄时正在播放。3,必须采用手提摄影方法。4,必须使用彩色。不能制造特殊的灯光效果,如果现场太暗,曝光不足,可以在摄影机上加机顶灯。5,不可以使用任何滤镜。6,不可以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等。7,故事必须发生在现代环境里。8,不可以拍摄类型电影。9,电影制式必须是35毫米。10,导演的名字不可以在片头和片尾出现。这是为了抵抗“好莱坞风格对电影艺术的伤害。”
我想我们必须全体起立,对他表示最崇高敬意。一个好导演,不在于它手法多么娴熟,画面如何唯美,而在于有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电影风格和电影理念。艺术家都是这样,作家写的多么好,没有属于自己创作理念和思维,始终难免庸俗。这是一个优秀的特立独行的真正的导演。他的十诫,在他的黑暗中的舞者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足以证明了他电影理念的成功。拍电影无论怎么拍,为了票房和大奖,永远也不会走出俗片的阴影。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无法被否定的电影。
奥斯卡缺心眼儿,这片没得奖,可为什么非要得这个奖呢,谁稀罕这破奖呢。吕克贝松就对其嗤之以鼻,我想真正为艺术的导演,大都只当这个奖是一场小丑的狂欢吧。
他的这种拍摄手法,是纯朴而本质的。我想小孩在接受电影中的人其实是假的时候,都经过了一个困惑而漫长的过程。后来更让他们困惑的是,为什么电影里跟生活里是不一样的?生活中两三句就说完的话,为什么电影里要说那么久?我小的时候常常对这个事情有很大的质疑。小孩肯定会对电影里的事情坚信不疑的,特别是历史剧,当他们稍微长大,直到了历史剧也能经过导演改编的时候,他们就觉得电影骗人,艺术骗人了。所以我刚刚开始读书,写作的时候,总是对书中描写稍微不符合实际生活的细节感到愤怒,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骗人,于是写东西,也就是把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文字里去,虽然后来我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刻板生硬的写作手法,虽然后来我知道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根据人类各种想象,各种理念而演变成为另一种具有亲和力的东西“骗人”的想法也随之而去,但是这种描写生活本质的理念,却是现在很多艺术家要追求,要回归的东西,当然,真正的描写生活本质的艺术品要更自然,娴熟,要融入相当多的思考,而绝非照搬即可。
让我猜想一下,拉斯?冯?提尔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质疑吧?当他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艺术家之后,他带着这样的质疑和理念,有了它的十诫,有了他真正追求的电影,在这样的电影面前,所有的稍加润色、修饰的电影都显得矫揉造作。即使是黄土地或者一个和八个那种镜头,都远不及黑暗中的舞者比约克一个简单的真实的表情震撼,毕竟,前者是“拍”出来的,后者似乎情境就在身边。这样的写实镜头,比任何一个被修饰过的精致镜头都要具备亲和力和现实感。
肯定有导演这样质疑的:这算什么电影?这跟学生自己拿个dv机去拍有个什么区别?艺术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和价值,它贵在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它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性子,执意要称此为艺术。杜尚的泉就是这样,达利给蒙娜丽莎添胡子也是这样。是他们的固执成全了他们的艺术。我就是个艺术家,你管得着吗?
这才是各种不同艺术形式最终的平衡。所以,华丽者如大明宫词,朴实者如黑暗中的舞者都是艺术。再补一句,艺术靠内涵,思想,诸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以及最近些年不少的武侠古装大片和某些好莱坞大片,内容空洞,感情麻木,缺乏思想,加之手法陈旧,驾驭力差,只有大场面,大投资,当然不值一提。
还是要说比约克,恕我孤陋寡闻,我一直以为她只是个冰冷歌手,根本不知道她还演过电影,也没想到她演得这么好。看过她一些专辑封面,总是看不清她的真实模样,感觉怪吓人的。但一开始看着电影,实在是赞叹不已。与电影一样,丝毫不曾修饰,似乎又不是演,而是演员的真实流露。最最喜欢是她笑得时候,包含着多少无奈和绝望。这本是一首绝望的诗篇。可我感觉整个影片却始终不曾离开一种乐观的基调,是比约克的乐观,她的笑脸,带领我们看到了影片最后。呆呆地看着屏幕,才感觉到自己观影时内心的“轻松”象是比约克的笑脸,可笑脸地下却是无助和绝望,一直积蓄在心底的忧伤和绝望终于在影片的最后一刻爆发出来这就是拉斯?冯?提尔的魅力。
当然,还有片中的歌舞,里面唯一的清晰镜头,让人心里有了些许的平静和安慰,比约克的作曲和演唱也是一流,还有她最动人心的舞蹈,对音乐的执着感情的积蓄到了最后的爆发,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也看到了拉斯?冯?提尔手法的高明。
我爱拉斯?冯?提尔。我爱比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