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天行有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司马懿被他们一起排挤走了以后,倒霉的就成了曹爽。
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曹爽自己都有些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顾得上那些在历史上原本会被他重用的浮华党人?
不要说大家都是年轻人,即使曹爽失势了,曹肇和秦朗这两个人也能任用浮华党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曹肇和秦朗都是曹叡的心腹,曹爽可以违反曹叡禁止选官选用浮华党人的禁令,他们两个却不可以。
而且能在浮华案中全身而退,只能说明这两位走的是传统经学路线。
想来也是,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操当时强调的质朴风,喜爱浮华那风气的是曹丕,而早在曹操时代,他就已经针对浮华的苗头发表了意见,严厉地表示了反对。
秦朗接受的是曹操选定的教育,当然不可能和浮华诸士混在一块儿。
曹肇嘛,曹叡在位的这些年里,就数他混得极好,虽然是因为他“有殊色”,司马师风闻他和曹叡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两个人是货真价实的基友,但是曹叡打击浮华党人的时候,就连台风尾都没扫到曹肇,可见此君也和浮华党人不是一个路子的。
种种情况下来,就导致当初被刘放、孙资推了一把、混上辅政大臣之位的曹爽现在也依靠着后面这两位老臣的部分关系勉力支撑,曹肇和秦朗那边正和曹爽争缠不休,曹爽要是敢拉表弟夏侯玄之类的当外援,保证分分钟就被会被曹肇以违背先帝之意的名义吞得连渣都不剩。
所以在司马师写信邀请妻兄夏侯玄来晋王的辽东玩耍顺便任职的时候,夏侯玄真的来了,他是一点都不意外。
夏侯玄原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改革思路,两人之前通信的时候,夏侯玄还说要选一位辅政大臣试一下。
要不是司马懿被另外三人排挤的架势明眼人有目共睹,现在基本上一直在称病,夏侯玄第一个要找的肯定是他。
按照司马师对自家亲爹的了解,就算司马懿知道夏侯玄的想法很不错,也不会实行的。
用历史上的司马懿拒绝他的理由就是“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皆大善……而中间一相承习,卒不能改……恐此三事,当待贤能然后了耳”,基本的意思就是“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会得罪很多的既得利益者,会违背很多人一直一来习惯的旧例,我们还是把这事儿先放放,留给后人去做吧”。
但是呢,如果不拉上那么多品性不是很好的人,由司马师本人为主导,与夏侯玄通力合作,在晋地实行,或许是可行的。
作为晋王曹绍的封国,又从的是汉初诸侯王旧例,作为曹绍如今监护人的司马师在辽东只要不是太出格,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如今的“晋国”原本是公孙家族经营了三代的地盘,景初二年才刚刚打下来,虽然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但是曹魏内部还是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放心的。
最重要的是,除了一些重要的高级官员之外,“晋国”之内,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本的辽东官员,他们和曹魏内部的许多大佬没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动他们也不会影响到曹魏都城那边的利益。
原本在曹魏全国实施会动很多人的奶酪、被认为是祸端的正始改革,在辽东之地实施的话,或许会被认为是司马师这个晋王太傅为了早点彻底抹消隐患而进行的行动。
而等到在辽东之地实行成功以后,未来这个制度大可以向全国推广,有了经验之后,总不会步子迈得太大,现在先小范围试验一下,也能及早调整可能出现的瑕疵。
晋王曹绍有自己任免官吏的权力,司马师作为晋王太傅,和曹绍提一句,曹绍年纪这么小,自然是都听他的。
洛阳那边收到了夏侯玄在晋王那边出任晋国廷尉的消息,也没做什么太大的反应。
曹绍的事情,不好说,现在是个敏感时期,不好逼迫得太过。
而且汉朝对诸侯王的压制越往后越严格,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王宫任职的官员不得出任中央官员,曹魏的诸侯王大都境遇悲惨,虽然曹绍不属此列,但是在曹绍那里任过要职的人还想在朝中任职,那是很难的了。
左右夏侯玄是浮华党人,他们也不用,就由着他去好了。
晋王曹绍这样,倒也能说成是公然违反了先帝的旨意,现在先存着,总归是一条罪名,还能留待日后一起算账。
司马师:你们真的还能活到日后算总账的时候吗?真是天真,呵呵。
借着洛阳城内勾心斗角的时机,司马师和夏侯玄在晋国之内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改制的序幕。
/>
司马懿被他们一起排挤走了以后,倒霉的就成了曹爽。
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曹爽自己都有些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顾得上那些在历史上原本会被他重用的浮华党人?
不要说大家都是年轻人,即使曹爽失势了,曹肇和秦朗这两个人也能任用浮华党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曹肇和秦朗都是曹叡的心腹,曹爽可以违反曹叡禁止选官选用浮华党人的禁令,他们两个却不可以。
而且能在浮华案中全身而退,只能说明这两位走的是传统经学路线。
想来也是,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操当时强调的质朴风,喜爱浮华那风气的是曹丕,而早在曹操时代,他就已经针对浮华的苗头发表了意见,严厉地表示了反对。
秦朗接受的是曹操选定的教育,当然不可能和浮华诸士混在一块儿。
曹肇嘛,曹叡在位的这些年里,就数他混得极好,虽然是因为他“有殊色”,司马师风闻他和曹叡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两个人是货真价实的基友,但是曹叡打击浮华党人的时候,就连台风尾都没扫到曹肇,可见此君也和浮华党人不是一个路子的。
种种情况下来,就导致当初被刘放、孙资推了一把、混上辅政大臣之位的曹爽现在也依靠着后面这两位老臣的部分关系勉力支撑,曹肇和秦朗那边正和曹爽争缠不休,曹爽要是敢拉表弟夏侯玄之类的当外援,保证分分钟就被会被曹肇以违背先帝之意的名义吞得连渣都不剩。
所以在司马师写信邀请妻兄夏侯玄来晋王的辽东玩耍顺便任职的时候,夏侯玄真的来了,他是一点都不意外。
夏侯玄原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改革思路,两人之前通信的时候,夏侯玄还说要选一位辅政大臣试一下。
要不是司马懿被另外三人排挤的架势明眼人有目共睹,现在基本上一直在称病,夏侯玄第一个要找的肯定是他。
按照司马师对自家亲爹的了解,就算司马懿知道夏侯玄的想法很不错,也不会实行的。
用历史上的司马懿拒绝他的理由就是“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皆大善……而中间一相承习,卒不能改……恐此三事,当待贤能然后了耳”,基本的意思就是“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会得罪很多的既得利益者,会违背很多人一直一来习惯的旧例,我们还是把这事儿先放放,留给后人去做吧”。
但是呢,如果不拉上那么多品性不是很好的人,由司马师本人为主导,与夏侯玄通力合作,在晋地实行,或许是可行的。
作为晋王曹绍的封国,又从的是汉初诸侯王旧例,作为曹绍如今监护人的司马师在辽东只要不是太出格,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如今的“晋国”原本是公孙家族经营了三代的地盘,景初二年才刚刚打下来,虽然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但是曹魏内部还是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放心的。
最重要的是,除了一些重要的高级官员之外,“晋国”之内,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本的辽东官员,他们和曹魏内部的许多大佬没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动他们也不会影响到曹魏都城那边的利益。
原本在曹魏全国实施会动很多人的奶酪、被认为是祸端的正始改革,在辽东之地实施的话,或许会被认为是司马师这个晋王太傅为了早点彻底抹消隐患而进行的行动。
而等到在辽东之地实行成功以后,未来这个制度大可以向全国推广,有了经验之后,总不会步子迈得太大,现在先小范围试验一下,也能及早调整可能出现的瑕疵。
晋王曹绍有自己任免官吏的权力,司马师作为晋王太傅,和曹绍提一句,曹绍年纪这么小,自然是都听他的。
洛阳那边收到了夏侯玄在晋王那边出任晋国廷尉的消息,也没做什么太大的反应。
曹绍的事情,不好说,现在是个敏感时期,不好逼迫得太过。
而且汉朝对诸侯王的压制越往后越严格,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王宫任职的官员不得出任中央官员,曹魏的诸侯王大都境遇悲惨,虽然曹绍不属此列,但是在曹绍那里任过要职的人还想在朝中任职,那是很难的了。
左右夏侯玄是浮华党人,他们也不用,就由着他去好了。
晋王曹绍这样,倒也能说成是公然违反了先帝的旨意,现在先存着,总归是一条罪名,还能留待日后一起算账。
司马师:你们真的还能活到日后算总账的时候吗?真是天真,呵呵。
借着洛阳城内勾心斗角的时机,司马师和夏侯玄在晋国之内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改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