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天行有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84章武诏
朱常洛没被气死,但是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倒是真的。
大明的天子有勤政的,典型代表如太祖,还有孝宗皇帝朱祐樘——明前期的几位皇帝不算,这位是明中晚期少有的一位恢复了午朝的皇帝,所谓的午朝,和早朝相对,并不是中午,而是下午傍晚的时候开的朝会,也就是说,大清早的上完早朝后,到了下午,勤政的皇帝还会将一些问题拿出来与大臣们讨论。但是孝宗是一个体恤大臣的皇帝,有些事情早朝的时候可以略放放,留待午朝,那大朝就有更多的时间回家先休息一会儿——但是也有很多爱偷懒的皇帝。
武宗皇帝的名声,不管是谁泼的脏水,反正已经是不能看了,怠惰朝政算是一条,而且后面的世宗嘉靖皇帝、神宗万历皇帝都不怎么勤劳,他们对待早朝的态度都比较的懒散,如今已经是大明后期,嘉靖和万历这连续两任都几十年不上朝——上上任的皇帝,穆宗隆庆皇帝比较倒霉,因为父亲嘉靖和儿子万历的在位时间都很长,存在感不高,说是贤明吧,也比不上孝宗那位公认的明君,后头因为耽于女色,对朝政也怠惰了——算起来,大臣们也都懒散了。
大臣们习惯了不上早朝,常朝上争锋的场面也许久没有出现过了,和万历年比,党争也变得缓和了些,势均力敌,总比一方压着另一方打要好。
作为一个皇帝,朱常洛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在大多数朝代将要灭亡的时候出现的宛若智障的皇帝,他一不小心眼【崇祯表示自己中了一箭】、二不抠门贪财【崇祯表示自己中了第二箭】、三还懂得灵活变通,怎么就这么悲催呢?
文臣们推举的人选里,有几个还是挺有名的,比如太子之师孙承宗,虽然人家是文臣,但是有些人就是有文武兼备的才能,然而,沈阳的局势已经是这样的,这回先要把这问题解决了,武将也就算了,文臣总得熟悉一下情况,否则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如果出了问题,要是有很多人逼着他把人治罪、给前头真正出了纰漏的人顶锅怎么办?
朱常洛先把这件事搁置下来,另外让朝臣们议了些其他问题,比如说有灾情出现,赈灾的额度,该派谁去,某大臣被人参了某某罪名,其人该如何辩驳。
在这种事情上,文臣们的战斗力可飙升了不少,能通过科举,他们本就不是弱不禁风的人,身体素质还是有保障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吵到激动的时候,便会有人动手。
虽然御门听政的常朝是大臣一个个上丹陛和天子奏对的,但是朱常洛不耐烦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强行规定了御门听政的时间后,他就将每次奏对的人数也改了。
要是他真的有什么想和大臣单独谈的话题的话,到时候回到乾清宫,照样能把人叫过去谈话。
要不是他觉得现在的娱乐活动都没什么意思,每日睡觉的时间也早,在他原来看来早得可怕的早朝时间也不算什么,早就要取消早朝,然后将午朝启动起来了!
虽然他也可以体恤大臣修改一下时间,但是其实现在这个时间也不算太不合理,而且对大臣们太好的话,未来他们可能就会有更多的要求了,他总要防备这种大臣们得寸进尺的可能性不是?
如今再度被激起了心中郁气,本就是来自后世的年轻皇帝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要御驾亲征。
满朝文武,这回统一了战线,那就是不同意!
大明的皇帝,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成祖皇帝朱棣都是极为勇武的,在军事方面天赋很高,但是他们的后人,尤其是养于深宫、长于深宫的这些皇帝们,天赋就不怎么样了。
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瓦剌俘虏过的英宗,他的父亲是宣宗皇帝朱瞻基,作为朱棣最宠爱的孙子,朱瞻基幼年也是受过军事方面的教育的,而他的这个态度应当也影响到了他的儿子英宗,但是,宣宗离世的时候,英宗的年纪并不大,所谓的影响,也仅仅只是影响而已。
英宗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养于深宫、长于妇人、宦官之手的皇帝了。
可是当时,他的朝中还有一些永乐朝留下来的元老之臣,大明的国力还处于巅峰阶段。
然后,他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又因为王振想要衣锦还乡的虚荣之心更改了大军行进的道路,从最直接、最方便前往边疆重城的道路绕了一个大远路,来到了王振的家乡,最后大明军队全军覆没,满朝文武有泰半都死在边境之处,英宗被俘,朝中不愿向瓦剌低头,紧急拥立了新帝继位,在此之后,大明文武就变成了惊弓之鸟,多数皇帝从此再也没有踏出过北京城的门。
在英宗之后的这么多位皇帝之中,除了武宗之外,就连自小是藩王的嘉靖皇帝,恐怕都没有见过藩邸和紫禁城以外的景色,更不用说从小困守于一隅之地,就连在宫中的生活环境都不怎么样的泰昌帝朱常洛了。
大明的文武大臣对于皇帝想要离开紫禁城的想法都是严防死守的,看看除了武宗之外,大明哪个... -->>
第184章武诏
朱常洛没被气死,但是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倒是真的。
大明的天子有勤政的,典型代表如太祖,还有孝宗皇帝朱祐樘——明前期的几位皇帝不算,这位是明中晚期少有的一位恢复了午朝的皇帝,所谓的午朝,和早朝相对,并不是中午,而是下午傍晚的时候开的朝会,也就是说,大清早的上完早朝后,到了下午,勤政的皇帝还会将一些问题拿出来与大臣们讨论。但是孝宗是一个体恤大臣的皇帝,有些事情早朝的时候可以略放放,留待午朝,那大朝就有更多的时间回家先休息一会儿——但是也有很多爱偷懒的皇帝。
武宗皇帝的名声,不管是谁泼的脏水,反正已经是不能看了,怠惰朝政算是一条,而且后面的世宗嘉靖皇帝、神宗万历皇帝都不怎么勤劳,他们对待早朝的态度都比较的懒散,如今已经是大明后期,嘉靖和万历这连续两任都几十年不上朝——上上任的皇帝,穆宗隆庆皇帝比较倒霉,因为父亲嘉靖和儿子万历的在位时间都很长,存在感不高,说是贤明吧,也比不上孝宗那位公认的明君,后头因为耽于女色,对朝政也怠惰了——算起来,大臣们也都懒散了。
大臣们习惯了不上早朝,常朝上争锋的场面也许久没有出现过了,和万历年比,党争也变得缓和了些,势均力敌,总比一方压着另一方打要好。
作为一个皇帝,朱常洛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在大多数朝代将要灭亡的时候出现的宛若智障的皇帝,他一不小心眼【崇祯表示自己中了一箭】、二不抠门贪财【崇祯表示自己中了第二箭】、三还懂得灵活变通,怎么就这么悲催呢?
文臣们推举的人选里,有几个还是挺有名的,比如太子之师孙承宗,虽然人家是文臣,但是有些人就是有文武兼备的才能,然而,沈阳的局势已经是这样的,这回先要把这问题解决了,武将也就算了,文臣总得熟悉一下情况,否则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如果出了问题,要是有很多人逼着他把人治罪、给前头真正出了纰漏的人顶锅怎么办?
朱常洛先把这件事搁置下来,另外让朝臣们议了些其他问题,比如说有灾情出现,赈灾的额度,该派谁去,某大臣被人参了某某罪名,其人该如何辩驳。
在这种事情上,文臣们的战斗力可飙升了不少,能通过科举,他们本就不是弱不禁风的人,身体素质还是有保障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吵到激动的时候,便会有人动手。
虽然御门听政的常朝是大臣一个个上丹陛和天子奏对的,但是朱常洛不耐烦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强行规定了御门听政的时间后,他就将每次奏对的人数也改了。
要是他真的有什么想和大臣单独谈的话题的话,到时候回到乾清宫,照样能把人叫过去谈话。
要不是他觉得现在的娱乐活动都没什么意思,每日睡觉的时间也早,在他原来看来早得可怕的早朝时间也不算什么,早就要取消早朝,然后将午朝启动起来了!
虽然他也可以体恤大臣修改一下时间,但是其实现在这个时间也不算太不合理,而且对大臣们太好的话,未来他们可能就会有更多的要求了,他总要防备这种大臣们得寸进尺的可能性不是?
如今再度被激起了心中郁气,本就是来自后世的年轻皇帝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要御驾亲征。
满朝文武,这回统一了战线,那就是不同意!
大明的皇帝,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成祖皇帝朱棣都是极为勇武的,在军事方面天赋很高,但是他们的后人,尤其是养于深宫、长于深宫的这些皇帝们,天赋就不怎么样了。
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瓦剌俘虏过的英宗,他的父亲是宣宗皇帝朱瞻基,作为朱棣最宠爱的孙子,朱瞻基幼年也是受过军事方面的教育的,而他的这个态度应当也影响到了他的儿子英宗,但是,宣宗离世的时候,英宗的年纪并不大,所谓的影响,也仅仅只是影响而已。
英宗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养于深宫、长于妇人、宦官之手的皇帝了。
可是当时,他的朝中还有一些永乐朝留下来的元老之臣,大明的国力还处于巅峰阶段。
然后,他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又因为王振想要衣锦还乡的虚荣之心更改了大军行进的道路,从最直接、最方便前往边疆重城的道路绕了一个大远路,来到了王振的家乡,最后大明军队全军覆没,满朝文武有泰半都死在边境之处,英宗被俘,朝中不愿向瓦剌低头,紧急拥立了新帝继位,在此之后,大明文武就变成了惊弓之鸟,多数皇帝从此再也没有踏出过北京城的门。
在英宗之后的这么多位皇帝之中,除了武宗之外,就连自小是藩王的嘉靖皇帝,恐怕都没有见过藩邸和紫禁城以外的景色,更不用说从小困守于一隅之地,就连在宫中的生活环境都不怎么样的泰昌帝朱常洛了。
大明的文武大臣对于皇帝想要离开紫禁城的想法都是严防死守的,看看除了武宗之外,大明哪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