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天鹅死在夏天以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
从江都市往北行驶近十二个小时到达张月明家乡的省会城市,然后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她的县城,在县城坐大约半个小时出租车就来到她的村里了。
从后备箱里搬出行李,踩在在久违的柔软的泥巴小道上,跟瞧向自己的老乡们打招呼,但还是尽量避开聚在一起谈天的人们——他们总是对每个经过的人品头论足。大吸一口清新寒冷的空气,长时间的旅途带来的疲劳一扫而光。
走过村外的小路,踏上村里的大街,拐进自己家的胡同,推开紧闭的红漆大铁门,行李箱的轮子压在院子的砖地上发出“咕咕”的声响,遥遥听到妈妈在房门里发出悠长愉悦的欢迎声:“哎吆,回来了——”第一个奔出来的肯定是妹妹阳明,她撞开屋门,从屋子前面的水泥台阶上跳下来,叫了声“姐姐”。
张月明停下,在院子里迫不及待地打开行李箱,拿出给妹妹买的礼物,通常是一件新衣服或者一双新鞋子,这样的礼物最实用也最受欢迎。这次给她买的是一件新款的羽绒服,颜色是阳明最喜欢的绿色,现在这件羽绒服已经被她穿在了身上。阳明比月明小八岁,遗传了父母的高个子,才念初一,个头跟月明差不多高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过一两年就会超过月明,月明给她买衣服都是按着自己的尺码来买。
妈妈也走了出来,第一眼最直观的感受是“又变老了”,眼角的鱼尾纹更密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整个脸部的肌肉好像都松弛了下来,两鬓的头发已白。
“妈,你没用我上次给你买的染发剂吗?”张月明摸着妈妈的头发嗔道。
“哎吆,哪能天天用?那还不几次就用完了,我也嫌麻烦。”
“不是,肯定是上次的染发剂不好,用一次应该管一年才对。这次我又给你买了一瓶,是国外的著名品牌,纯植物的,不褪色,你看看。”张月明说着,从行李箱总翻出一个绿色的盒子递给妈妈。
她妈妈有点老花眼,拿着盒子伸到远处看,小声嘟囔着:“咱也看不懂啊,你说好就好,上次的那个也不错,这次用这个更好的,正好过年走亲戚,好好把头发染染。”
张月明拉好行李箱的拉链,往屋里走,问道:“爸爸呢?”
“上大棚里去了!”阳明大声道,“知道你今天回来,去摘些柿子。”
在张月明还上小学的时候,她家就开始种蔬菜大棚,多年来一直没间断。也有不少人劝过他父母“像你家这样的,两个丫头片子,不愁吃不愁穿就行了呗,这么忙活干嘛?”张月明的父母表面上跟别人客气客气,“过日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不能只顾吃穿啊”。其实他们心里自有主张,要把两个女儿都供出去上大学,让村里的人都看看女儿多争气。张月明已经完成了他们一半的夙愿,剩下的要靠阳明来完成。阳明的学习成绩远不如月明,在班上只能算中等,当时月明读中学时可一直是名列前茅。父母对阳明的学习所花的心思要比对月明花的多的多,各类辅导班就不提了,每年还请阳明的班主任老师吃饭,现在阳明才念初一,他们就盘算着等阳明在县城念高中时去陪读。
月明看不惯这些,尤其是感觉自己回家,父母又要更加唠叨阳明,让她向姐姐学习。她担心阳明心中不好受,从不问她学习的事。在月明看来,阳明不是个聪明的女孩子,但很乖,很懂事,父母给了她太多压力。小时候,月明还是会很感激父母对自己学业的支持和关心,在农村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现在她越来越觉得父母的虚荣心太强了。尤其是她爸爸,在外面跟别人炫耀自己女儿学习多好,回到家来又跟她们说谁谁家的孩子考了个名牌大学,让她们倍感压力,好像活着就是为了学习,学习不好就失去了价值。张月明曾活在这种价值观之下,对比自己学习好的人既羡慕又嫉妒,而在成绩差的同学面前有一种优越感,早早学会了眉眼高低。直到上了大学以后接触面宽广起来,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狭隘。她不想让妹妹跟自己当初一样受父母名利心的熏染,一有机会就跟她讲讲外面的世界,也非常愿意听她说出疑惑和问题,但她妹妹没有手机,平时上学时跟她联系也难。
张月明进到屋里,把行李放到里间自己的房间,她房间的床已经铺好,整洁的被褥摸上去非常柔软,闻上去有阳光的味道,不用问,肯定是妈妈给她晒了被子。她坐在床边心里懊悔,本来想给妈妈买双冬天穿的皮鞋,她试过那双鞋,皮子很柔软也暖和,要三百多块钱,并不算贵。但因为给阿曼达买礼物,他们出去吃饭等等,她的钱不够用了就没买,现在想想真该省出那三百块钱来。她妈妈冬天穿的是自己手纳的布底棉鞋,平时穿还好,到了下雪天在外面走走就湿了,非常不方便。上次冬天回家她注意到了,下决心下个冬天一定要给妈妈买双皮鞋,结果还是没买成。
正在她悔恨之际,妈妈在外间屋里已把茶水倒好,端出一盘子鸡爪,喊月明出来吃。张月明看到鸡爪开心一笑:“哈哈,鸡爪子,我的最爱。”
鸡爪处处有,他们家乡的鸡爪更是特色,都是挑选出来的肥厚大个鸡爪,煮的烂烂的,等煮熟后,颜色变成红褐色,汤汁味道也全进去了,咬一口,鲜香筋道。张月明拿起一个递给妈妈,又拿了一个给妹妹,最后抓起一个大嚼起来。妈妈在旁边笑呵呵地看着她,说她又变瘦了,每次回家她都这样说,尽管月明自己觉得冬天里胖了几斤。
临近中午时分,月明的爸爸才回来。月明妈妈不满地唠叨:“怎么这个点才回来?差点没赶上吃饭。”
他在院子里支好自行车问道:“月明回来啦?”
“早回来了,在屋里呢。”
月明听到父亲的声音,赶忙洗手擦干净,跟妹妹一起坐好。她爸妈还在院子里嘁嘁喳喳说着什么,月明悄声问妹妹:“家里有什么事吗?”妹妹摇摇头,愣了一会儿又说:“祥明哥又找了个媳妇儿,他们有孩子啦。”月明点点头。
父亲进来了,他把西红柿放在桌子上道:“什么时候家来的?我去摘柿子了。”
月明道:“刚家来。”
月明的妈妈开门进来,冲月明父亲说道:“我上地里看看去,看看那两棵树还能救活嘛。”
月明问道:“什么树?”
妈妈道:“咱河沿上不是种了几棵树吗?被人削了皮了!”
“啊?怎么回事?”月明和妹妹都很惊奇,她爸爸在一旁道:“这跑不了啊,是你二大娘干的,那两棵树底下都有脚印,是个娘们家的,除了她,还能有谁啊?”
月明还是不解:“她为么要这么做呢?”
月明妈妈摆手摇头道:“哎吆,甭提了。她家祥明的媳妇儿不是跑了嘛,祥明又找了一个,上一个还没离哩,这一个孩子都生出来了。他个人觉着丢人,躲在外边生的,谁也没给信儿。没给信儿,咱怎么知道?怎么送礼啊?这不是不送礼你二大娘怪着咱嘛!”
月明又问:“那我大爷那边送礼了吗?”
“哎吆,这不一开始都没送嘛,后来你二大娘在当街骂,老大怂了,又补了礼去,咱没给她补。”
月明现在明白了,点头道:“就是不给她补,凭什么啊?礼还是骂出来的?她越这样越不能搭理她,要不还以为咱们怕了,她以为她是谁啊?”
月明爸爸也开了腔:“就是不补,她能怎么着?”
月明妈妈道:“能怎么着?能把你树皮削了!”
“树皮是她削的?”月明问。
妈妈回道:“这谁也没看见,你找上门去,她承认啊?咱心思着,除了她还能有谁?”
“我跟你一块上地里看看去!”月明起身道。
“我也去!”阳明也跟着起身。
月明妈妈拿了水桶、铲子、铁丝和两根化肥袋子,三人出发了。
他们家只有两辆自行车,月明妈妈骑了一辆,月明在后面驮着阳明。出了村子,来到农田区,骑在坑坑洼洼的小土道上,月明身体有些不稳,用力握住车把。以前她上小学初中都是骑自行车去,技术很娴熟,现在多年不练,生疏了许多。
月明家有块地在村外的小河边,地头上种了十几棵树,被削了皮的那两棵靠近路边,树皮削得很干净,整整一圈儿,大概三十公分的高度。这一看就是恶意人为的,目的就是让树死掉。
月明摸着树皱眉道:“这太可恶了!真该去告她!”
妈妈叹道:“上哪儿去告啊?你又没凭没据的,到时候她给你来个死皮赖脸。”
月明愤愤道:“总会有指纹吧?验验她的指纹,看她怎么说!”
妈妈摆手道:“不行,在咱家里不行。”
其实月明心里也知道不行,至于为什么不行她也说不清,农村里数代以来自有一套生存规则和行事方式,很少用法律去解决问题,不过近些年农村打官司也不鲜见了。其中有一棵树,削了皮的那截上涂了河里挖来的淤泥,月明妈妈骂道:“一看这就是你爸爸干的好事!这不是傻么!淤泥怎么行?还不把树杀死,得用土啊。”
妈妈去河里提上大半桶水,把涂上去的淤泥冲洗干净,然后在庄稼地里挖出些新鲜湿润的土壤盖在被削了皮的地方,用化肥袋子包好,再用铁丝细细扎住,最后淋了少许水在袋子外面。月明和妹妹照样子包着第二棵树,月明大爷正好路过看到。
“这是怎么着了?”他停下自行车问道,“哦,树被人削了,嘿嘿。”
月明觉得他不怀好意,没搭理他。月明母亲道:“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干了这没良心的瞎头子事儿!”
“俺那树也在路边上,怎么没被削啊?”他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表情激怒了月明。
月明大声道:“削了两棵树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好养养就能活过来,但没骨气的话,怎么养也是个瘫子!别以为干了亏心事别人不知道,整天这么多人下地,谁不知道谁啊?她要是再敢干这种龌龊事儿,我们也不怕,看看到时候到了公安局,谁怕谁!”
被一个女孩子抢白了一通,大爷脸上挂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哎吆吆,这是月明吗?怎着比个老娘们还泼辣?”
月明听了更加气愤,冷笑道:“老娘们泼辣也算使得出来,不像有些老爷们,整天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东家长西家短地挑拨是非,要不要脸啊?”
她大爷好吃懒做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一看被说到了脸上,她大爷不敢再说什么,骑上车子跑了。
月明妈在一旁笑道:“老大就是欺软怕硬,以前在家里称王称霸的,现在他儿媳妇儿天天骂他,他可老实吧!”
月明道:“看他那个样子就来气,他是不是个男人啊,像个长舌妇一样。”
月明妈笑道:“要不怎么他的外号叫‘脏妮’呢?从小弱弱巴巴,又多嘴多舌,跟个小妮儿似的。”月明和妹妹听到这个都笑了。
她们站着说了一会儿话,收拾东西回去了。月明一路上听着妈妈念叨着她不在的这半年,村里又有哪些人死了,哪家娶了媳妇儿,哪家添了小孩儿,有些人她有印象,有些人完全不记得。说到她的一个小学同学,早上五点骑车去县城上班,天黑又有雾,他自己还没怎么睡醒,迷迷糊糊地出了车祸给撞死了。
月明听到这里,心中一惊,那个男生她还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班里只选出两个人参加镇上的调考,就是她和那个男生。她顺利地考上大学,那个男生因为家庭困难,念完小学便辍学了。人生真是无常。提到他的名字,月明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个小学男生整天闷闷不乐的神情,他爸爸长年卧病在床,他妈妈身体虚弱,但地里的活也不得不干,长年累月,积劳成疾,挣的不多的钱都花在看病上,一家子更难翻身。“他本来也是有能力上大学的啊,”月明心中感慨,生命这样微不足道地逝去了,不留一丝痕迹,也不会有人记得,天地茫茫,人命微贱。
2
回到家,月明妈利落地做了西红柿鸡蛋汤,还炒了个土豆丝,爸爸买来了炸鸡柳和熟肉,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聊天。
月明问道:“祥明哥哥的新媳妇是哪里的?”
妈妈撇撇嘴道:“哪是什么新媳妇儿?也是个二婚,人家不要她了,前窝里有个小妮儿,也带来的。她跟祥明还没办手续,孩子就生出来了,反正不是个正经人。”
月明问:“家是哪里的?是咱这片的吗?”
妈妈道:“是啊,是啊,前楼子的。她那一家人哦!”
“怎么啦?”
月明爸爸接着道:“一家子信耶稣,老人也糊涂,么也不管。她家的弟弟送去读神学院,别人都笑话,谁去读神学院啊?”
月明点头道:“现在信耶稣的人越来越多了啊,小时候我还跟奶奶去聚过会呢。”
月明说的聚会指的是基督教信徒的聚会,大家在一起祷告、忏悔。
月明爸爸接着道:“你奶奶那是去解闷,又不是真信。她那家大人小孩全信,地都荒了,没人种。”
月明妈看着月明爸爸道:“你可别在当街说这个啊,看老二家给你急。”
“她急?怕她啊!”
月明妈一听这个,急得用筷子指了指月明爸爸:“哎吆,多少事都坏在你这张嘴上了!”她转过头,冲月明说:“上一回儿,人家说你二大娘新媳妇家里还有个大学生弟弟哩,你爸爸捅娄子了,说‘什么大学生啊?上了个神学院,谁上那个啊?’这不让你二大娘怪到现在,削了咱的树!”
月明爸爸挺脖争辩道:“他就是上了个神学院嘛,还不让人说实话了?”
月明道:“原来还有这回事儿啊,爸爸你也真是的,他们说他们的呗,爱怎么说怎么说,牛皮吹到天上,实际日子过得不好,别人又不眼瞎!”
月明爸爸一看月明也这么说,点头道:“嗯,是,她吹她自己的,反正又不是真的。”他说完呷了一口白酒,又道:“有的人吧,睁眼说瞎话,当着你的面把黑的说成白的,咽不下这口气啊。”
月明笑道:“这种人多了去了,我大学同学里面也有这样的。有些人他就那样,你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别去生那些闲气。”
月明爸爸端起酒盅一饮而尽,阳明又给他倒了一盅。
月明吃完饭去自己的房间休息,她家没有暖气,不过被子很厚,刚晒过也松软温暖。月明躺在床上望着抹着白石灰的天花板,想起小时候的屋顶没罩天花板,一根根黑色的房梁像一条条粗笨的大蛇。那个房子住到她七岁时才拆,在原来的地基上扩建了一倍,建起了这个新房子。
新房子现在也成了旧房子了,比她妹妹的年纪都大。她这样想着,模模糊糊地睡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已过去一个多小时了,第一次睡觉没设闹钟。她打开手机,阿曼达的头像在闪烁,他说他昨天就开始想她了,又不敢给她打电话。张月明看到这个赶紧回复说,自己到家了,一切很好,也很想他。不过阿曼达不在线,张月明翻看了些其他东西等他,他一直没出现,她只好起身去收拾东西。
她的行李箱放在床头的位置,她打开它,把里面的东西一一翻出来。以前每次放假她都会带很多书,想着家里没网,可以趁机多读些书,但每次带回来的书连一半都读不了,看来她高估了自己的勤奋。这次她吸取教训只带了两本,一本是《德伯家的苔丝》,另一本是爱伦·坡的诗选。她把这两本书放在房间的桌子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也放到桌子上,把衣服叠好放到床上,最后行李箱里只剩了一包卫生巾。张月明把行李箱的拉链拉好,然后把箱子塞到床底下去。
有人轻轻地敲了两下门,月明头也不回地喊道:“进来。”
不用猜,肯定是阳明,爸爸一般很少进她的房间,妈妈进来不会敲门。
果然阳明笑嘻嘻地进来了,“姐,你睡醒了?”
月明道:“睡醒了,想玩电脑?”
阳明笑着点点头。月明给她打开电脑,让她看自己下载的一些电影。幸好来之前把阿曼达的照片都挪到U盘里了,要不可能会被发现。
在月明家里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的,她和妹妹都知道父母的钱和存折藏在了褥子下面,妈妈的私房钱在她衣橱里某件不常穿的衣服口袋中,妹妹的日记肯定压在书桌抽屉的最底下。月明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她的零用钱光明正大地放在钱包里,现在阿曼达是她唯一的秘密,这个秘密家里其他人都不知道。
想到今后自己在家里也是个有秘密的人了,月明不由自主地笑了笑,阳明问她:“你笑什么?”月明只好摇头否认:“没什么。”阳明道:“你越来越像咱妈了,无缘无故地笑,无缘无故地哭。”月明惊讶道:“我什么时候无缘无故地哭了?咱妈什么时候哭了?”阳明正专心看她的电影,不耐烦道:“哎呀,有时候嘛,现在想不起来了。”月明笑着拍了她一下,走了出去。
她妈妈正在忙着刷厨房里的大锅,她们家的厨房像其他农村人家里的厨房一样,叫“饭屋”,是在正屋外面的东边或西边另建一个小房子,里面既有蜂窝煤炉,也有自己盘的大灶台,大灶台上蹲着大锅,蒸馒头、煮... -->>
1
从江都市往北行驶近十二个小时到达张月明家乡的省会城市,然后搭乘两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她的县城,在县城坐大约半个小时出租车就来到她的村里了。
从后备箱里搬出行李,踩在在久违的柔软的泥巴小道上,跟瞧向自己的老乡们打招呼,但还是尽量避开聚在一起谈天的人们——他们总是对每个经过的人品头论足。大吸一口清新寒冷的空气,长时间的旅途带来的疲劳一扫而光。
走过村外的小路,踏上村里的大街,拐进自己家的胡同,推开紧闭的红漆大铁门,行李箱的轮子压在院子的砖地上发出“咕咕”的声响,遥遥听到妈妈在房门里发出悠长愉悦的欢迎声:“哎吆,回来了——”第一个奔出来的肯定是妹妹阳明,她撞开屋门,从屋子前面的水泥台阶上跳下来,叫了声“姐姐”。
张月明停下,在院子里迫不及待地打开行李箱,拿出给妹妹买的礼物,通常是一件新衣服或者一双新鞋子,这样的礼物最实用也最受欢迎。这次给她买的是一件新款的羽绒服,颜色是阳明最喜欢的绿色,现在这件羽绒服已经被她穿在了身上。阳明比月明小八岁,遗传了父母的高个子,才念初一,个头跟月明差不多高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过一两年就会超过月明,月明给她买衣服都是按着自己的尺码来买。
妈妈也走了出来,第一眼最直观的感受是“又变老了”,眼角的鱼尾纹更密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整个脸部的肌肉好像都松弛了下来,两鬓的头发已白。
“妈,你没用我上次给你买的染发剂吗?”张月明摸着妈妈的头发嗔道。
“哎吆,哪能天天用?那还不几次就用完了,我也嫌麻烦。”
“不是,肯定是上次的染发剂不好,用一次应该管一年才对。这次我又给你买了一瓶,是国外的著名品牌,纯植物的,不褪色,你看看。”张月明说着,从行李箱总翻出一个绿色的盒子递给妈妈。
她妈妈有点老花眼,拿着盒子伸到远处看,小声嘟囔着:“咱也看不懂啊,你说好就好,上次的那个也不错,这次用这个更好的,正好过年走亲戚,好好把头发染染。”
张月明拉好行李箱的拉链,往屋里走,问道:“爸爸呢?”
“上大棚里去了!”阳明大声道,“知道你今天回来,去摘些柿子。”
在张月明还上小学的时候,她家就开始种蔬菜大棚,多年来一直没间断。也有不少人劝过他父母“像你家这样的,两个丫头片子,不愁吃不愁穿就行了呗,这么忙活干嘛?”张月明的父母表面上跟别人客气客气,“过日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不能只顾吃穿啊”。其实他们心里自有主张,要把两个女儿都供出去上大学,让村里的人都看看女儿多争气。张月明已经完成了他们一半的夙愿,剩下的要靠阳明来完成。阳明的学习成绩远不如月明,在班上只能算中等,当时月明读中学时可一直是名列前茅。父母对阳明的学习所花的心思要比对月明花的多的多,各类辅导班就不提了,每年还请阳明的班主任老师吃饭,现在阳明才念初一,他们就盘算着等阳明在县城念高中时去陪读。
月明看不惯这些,尤其是感觉自己回家,父母又要更加唠叨阳明,让她向姐姐学习。她担心阳明心中不好受,从不问她学习的事。在月明看来,阳明不是个聪明的女孩子,但很乖,很懂事,父母给了她太多压力。小时候,月明还是会很感激父母对自己学业的支持和关心,在农村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现在她越来越觉得父母的虚荣心太强了。尤其是她爸爸,在外面跟别人炫耀自己女儿学习多好,回到家来又跟她们说谁谁家的孩子考了个名牌大学,让她们倍感压力,好像活着就是为了学习,学习不好就失去了价值。张月明曾活在这种价值观之下,对比自己学习好的人既羡慕又嫉妒,而在成绩差的同学面前有一种优越感,早早学会了眉眼高低。直到上了大学以后接触面宽广起来,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狭隘。她不想让妹妹跟自己当初一样受父母名利心的熏染,一有机会就跟她讲讲外面的世界,也非常愿意听她说出疑惑和问题,但她妹妹没有手机,平时上学时跟她联系也难。
张月明进到屋里,把行李放到里间自己的房间,她房间的床已经铺好,整洁的被褥摸上去非常柔软,闻上去有阳光的味道,不用问,肯定是妈妈给她晒了被子。她坐在床边心里懊悔,本来想给妈妈买双冬天穿的皮鞋,她试过那双鞋,皮子很柔软也暖和,要三百多块钱,并不算贵。但因为给阿曼达买礼物,他们出去吃饭等等,她的钱不够用了就没买,现在想想真该省出那三百块钱来。她妈妈冬天穿的是自己手纳的布底棉鞋,平时穿还好,到了下雪天在外面走走就湿了,非常不方便。上次冬天回家她注意到了,下决心下个冬天一定要给妈妈买双皮鞋,结果还是没买成。
正在她悔恨之际,妈妈在外间屋里已把茶水倒好,端出一盘子鸡爪,喊月明出来吃。张月明看到鸡爪开心一笑:“哈哈,鸡爪子,我的最爱。”
鸡爪处处有,他们家乡的鸡爪更是特色,都是挑选出来的肥厚大个鸡爪,煮的烂烂的,等煮熟后,颜色变成红褐色,汤汁味道也全进去了,咬一口,鲜香筋道。张月明拿起一个递给妈妈,又拿了一个给妹妹,最后抓起一个大嚼起来。妈妈在旁边笑呵呵地看着她,说她又变瘦了,每次回家她都这样说,尽管月明自己觉得冬天里胖了几斤。
临近中午时分,月明的爸爸才回来。月明妈妈不满地唠叨:“怎么这个点才回来?差点没赶上吃饭。”
他在院子里支好自行车问道:“月明回来啦?”
“早回来了,在屋里呢。”
月明听到父亲的声音,赶忙洗手擦干净,跟妹妹一起坐好。她爸妈还在院子里嘁嘁喳喳说着什么,月明悄声问妹妹:“家里有什么事吗?”妹妹摇摇头,愣了一会儿又说:“祥明哥又找了个媳妇儿,他们有孩子啦。”月明点点头。
父亲进来了,他把西红柿放在桌子上道:“什么时候家来的?我去摘柿子了。”
月明道:“刚家来。”
月明的妈妈开门进来,冲月明父亲说道:“我上地里看看去,看看那两棵树还能救活嘛。”
月明问道:“什么树?”
妈妈道:“咱河沿上不是种了几棵树吗?被人削了皮了!”
“啊?怎么回事?”月明和妹妹都很惊奇,她爸爸在一旁道:“这跑不了啊,是你二大娘干的,那两棵树底下都有脚印,是个娘们家的,除了她,还能有谁啊?”
月明还是不解:“她为么要这么做呢?”
月明妈妈摆手摇头道:“哎吆,甭提了。她家祥明的媳妇儿不是跑了嘛,祥明又找了一个,上一个还没离哩,这一个孩子都生出来了。他个人觉着丢人,躲在外边生的,谁也没给信儿。没给信儿,咱怎么知道?怎么送礼啊?这不是不送礼你二大娘怪着咱嘛!”
月明又问:“那我大爷那边送礼了吗?”
“哎吆,这不一开始都没送嘛,后来你二大娘在当街骂,老大怂了,又补了礼去,咱没给她补。”
月明现在明白了,点头道:“就是不给她补,凭什么啊?礼还是骂出来的?她越这样越不能搭理她,要不还以为咱们怕了,她以为她是谁啊?”
月明爸爸也开了腔:“就是不补,她能怎么着?”
月明妈妈道:“能怎么着?能把你树皮削了!”
“树皮是她削的?”月明问。
妈妈回道:“这谁也没看见,你找上门去,她承认啊?咱心思着,除了她还能有谁?”
“我跟你一块上地里看看去!”月明起身道。
“我也去!”阳明也跟着起身。
月明妈妈拿了水桶、铲子、铁丝和两根化肥袋子,三人出发了。
他们家只有两辆自行车,月明妈妈骑了一辆,月明在后面驮着阳明。出了村子,来到农田区,骑在坑坑洼洼的小土道上,月明身体有些不稳,用力握住车把。以前她上小学初中都是骑自行车去,技术很娴熟,现在多年不练,生疏了许多。
月明家有块地在村外的小河边,地头上种了十几棵树,被削了皮的那两棵靠近路边,树皮削得很干净,整整一圈儿,大概三十公分的高度。这一看就是恶意人为的,目的就是让树死掉。
月明摸着树皱眉道:“这太可恶了!真该去告她!”
妈妈叹道:“上哪儿去告啊?你又没凭没据的,到时候她给你来个死皮赖脸。”
月明愤愤道:“总会有指纹吧?验验她的指纹,看她怎么说!”
妈妈摆手道:“不行,在咱家里不行。”
其实月明心里也知道不行,至于为什么不行她也说不清,农村里数代以来自有一套生存规则和行事方式,很少用法律去解决问题,不过近些年农村打官司也不鲜见了。其中有一棵树,削了皮的那截上涂了河里挖来的淤泥,月明妈妈骂道:“一看这就是你爸爸干的好事!这不是傻么!淤泥怎么行?还不把树杀死,得用土啊。”
妈妈去河里提上大半桶水,把涂上去的淤泥冲洗干净,然后在庄稼地里挖出些新鲜湿润的土壤盖在被削了皮的地方,用化肥袋子包好,再用铁丝细细扎住,最后淋了少许水在袋子外面。月明和妹妹照样子包着第二棵树,月明大爷正好路过看到。
“这是怎么着了?”他停下自行车问道,“哦,树被人削了,嘿嘿。”
月明觉得他不怀好意,没搭理他。月明母亲道:“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干了这没良心的瞎头子事儿!”
“俺那树也在路边上,怎么没被削啊?”他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表情激怒了月明。
月明大声道:“削了两棵树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好养养就能活过来,但没骨气的话,怎么养也是个瘫子!别以为干了亏心事别人不知道,整天这么多人下地,谁不知道谁啊?她要是再敢干这种龌龊事儿,我们也不怕,看看到时候到了公安局,谁怕谁!”
被一个女孩子抢白了一通,大爷脸上挂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哎吆吆,这是月明吗?怎着比个老娘们还泼辣?”
月明听了更加气愤,冷笑道:“老娘们泼辣也算使得出来,不像有些老爷们,整天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东家长西家短地挑拨是非,要不要脸啊?”
她大爷好吃懒做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一看被说到了脸上,她大爷不敢再说什么,骑上车子跑了。
月明妈在一旁笑道:“老大就是欺软怕硬,以前在家里称王称霸的,现在他儿媳妇儿天天骂他,他可老实吧!”
月明道:“看他那个样子就来气,他是不是个男人啊,像个长舌妇一样。”
月明妈笑道:“要不怎么他的外号叫‘脏妮’呢?从小弱弱巴巴,又多嘴多舌,跟个小妮儿似的。”月明和妹妹听到这个都笑了。
她们站着说了一会儿话,收拾东西回去了。月明一路上听着妈妈念叨着她不在的这半年,村里又有哪些人死了,哪家娶了媳妇儿,哪家添了小孩儿,有些人她有印象,有些人完全不记得。说到她的一个小学同学,早上五点骑车去县城上班,天黑又有雾,他自己还没怎么睡醒,迷迷糊糊地出了车祸给撞死了。
月明听到这里,心中一惊,那个男生她还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班里只选出两个人参加镇上的调考,就是她和那个男生。她顺利地考上大学,那个男生因为家庭困难,念完小学便辍学了。人生真是无常。提到他的名字,月明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个小学男生整天闷闷不乐的神情,他爸爸长年卧病在床,他妈妈身体虚弱,但地里的活也不得不干,长年累月,积劳成疾,挣的不多的钱都花在看病上,一家子更难翻身。“他本来也是有能力上大学的啊,”月明心中感慨,生命这样微不足道地逝去了,不留一丝痕迹,也不会有人记得,天地茫茫,人命微贱。
2
回到家,月明妈利落地做了西红柿鸡蛋汤,还炒了个土豆丝,爸爸买来了炸鸡柳和熟肉,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聊天。
月明问道:“祥明哥哥的新媳妇是哪里的?”
妈妈撇撇嘴道:“哪是什么新媳妇儿?也是个二婚,人家不要她了,前窝里有个小妮儿,也带来的。她跟祥明还没办手续,孩子就生出来了,反正不是个正经人。”
月明问:“家是哪里的?是咱这片的吗?”
妈妈道:“是啊,是啊,前楼子的。她那一家人哦!”
“怎么啦?”
月明爸爸接着道:“一家子信耶稣,老人也糊涂,么也不管。她家的弟弟送去读神学院,别人都笑话,谁去读神学院啊?”
月明点头道:“现在信耶稣的人越来越多了啊,小时候我还跟奶奶去聚过会呢。”
月明说的聚会指的是基督教信徒的聚会,大家在一起祷告、忏悔。
月明爸爸接着道:“你奶奶那是去解闷,又不是真信。她那家大人小孩全信,地都荒了,没人种。”
月明妈看着月明爸爸道:“你可别在当街说这个啊,看老二家给你急。”
“她急?怕她啊!”
月明妈一听这个,急得用筷子指了指月明爸爸:“哎吆,多少事都坏在你这张嘴上了!”她转过头,冲月明说:“上一回儿,人家说你二大娘新媳妇家里还有个大学生弟弟哩,你爸爸捅娄子了,说‘什么大学生啊?上了个神学院,谁上那个啊?’这不让你二大娘怪到现在,削了咱的树!”
月明爸爸挺脖争辩道:“他就是上了个神学院嘛,还不让人说实话了?”
月明道:“原来还有这回事儿啊,爸爸你也真是的,他们说他们的呗,爱怎么说怎么说,牛皮吹到天上,实际日子过得不好,别人又不眼瞎!”
月明爸爸一看月明也这么说,点头道:“嗯,是,她吹她自己的,反正又不是真的。”他说完呷了一口白酒,又道:“有的人吧,睁眼说瞎话,当着你的面把黑的说成白的,咽不下这口气啊。”
月明笑道:“这种人多了去了,我大学同学里面也有这样的。有些人他就那样,你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别去生那些闲气。”
月明爸爸端起酒盅一饮而尽,阳明又给他倒了一盅。
月明吃完饭去自己的房间休息,她家没有暖气,不过被子很厚,刚晒过也松软温暖。月明躺在床上望着抹着白石灰的天花板,想起小时候的屋顶没罩天花板,一根根黑色的房梁像一条条粗笨的大蛇。那个房子住到她七岁时才拆,在原来的地基上扩建了一倍,建起了这个新房子。
新房子现在也成了旧房子了,比她妹妹的年纪都大。她这样想着,模模糊糊地睡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已过去一个多小时了,第一次睡觉没设闹钟。她打开手机,阿曼达的头像在闪烁,他说他昨天就开始想她了,又不敢给她打电话。张月明看到这个赶紧回复说,自己到家了,一切很好,也很想他。不过阿曼达不在线,张月明翻看了些其他东西等他,他一直没出现,她只好起身去收拾东西。
她的行李箱放在床头的位置,她打开它,把里面的东西一一翻出来。以前每次放假她都会带很多书,想着家里没网,可以趁机多读些书,但每次带回来的书连一半都读不了,看来她高估了自己的勤奋。这次她吸取教训只带了两本,一本是《德伯家的苔丝》,另一本是爱伦·坡的诗选。她把这两本书放在房间的桌子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也放到桌子上,把衣服叠好放到床上,最后行李箱里只剩了一包卫生巾。张月明把行李箱的拉链拉好,然后把箱子塞到床底下去。
有人轻轻地敲了两下门,月明头也不回地喊道:“进来。”
不用猜,肯定是阳明,爸爸一般很少进她的房间,妈妈进来不会敲门。
果然阳明笑嘻嘻地进来了,“姐,你睡醒了?”
月明道:“睡醒了,想玩电脑?”
阳明笑着点点头。月明给她打开电脑,让她看自己下载的一些电影。幸好来之前把阿曼达的照片都挪到U盘里了,要不可能会被发现。
在月明家里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的,她和妹妹都知道父母的钱和存折藏在了褥子下面,妈妈的私房钱在她衣橱里某件不常穿的衣服口袋中,妹妹的日记肯定压在书桌抽屉的最底下。月明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她的零用钱光明正大地放在钱包里,现在阿曼达是她唯一的秘密,这个秘密家里其他人都不知道。
想到今后自己在家里也是个有秘密的人了,月明不由自主地笑了笑,阳明问她:“你笑什么?”月明只好摇头否认:“没什么。”阳明道:“你越来越像咱妈了,无缘无故地笑,无缘无故地哭。”月明惊讶道:“我什么时候无缘无故地哭了?咱妈什么时候哭了?”阳明正专心看她的电影,不耐烦道:“哎呀,有时候嘛,现在想不起来了。”月明笑着拍了她一下,走了出去。
她妈妈正在忙着刷厨房里的大锅,她们家的厨房像其他农村人家里的厨房一样,叫“饭屋”,是在正屋外面的东边或西边另建一个小房子,里面既有蜂窝煤炉,也有自己盘的大灶台,大灶台上蹲着大锅,蒸馒头、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