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草底虫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郎德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和花街艺术,尽管十分奇特,但那属于专家学者研究的范畴。更多的游客,则热衷于郎德的表演艺术和民族风情。
郎德的歌舞,是苗族飞歌和芦笙舞蹈的缩影,最能体现苗族歌舞的特色。看过郎德的歌舞,就等于领略了苗族同胞的风采。
郎德的苗歌,最具特色传唱最广的,当属敬酒歌。向客人敬酒,是苗族同胞迎来送往的一种传统民俗。寨外有拦路酒,寨门有进寨酒,进家有拦门酒。敬酒歌就是他们在举行敬酒仪式时,向客人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身边的苗胞告诉我,在郎德苗寨,每当贵客来临,寨中村民总要在寨脚举行热烈而隆重的迎宾仪式。除节日集会外,在寨外或门外设卡拦路唱歌敬酒,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迎接贵宾,一种是旅游接待,一种是婚嫁或给孩子“打三朝”对最尊贵的客人,郎德人要摆上12道酒卡迎接,在家给孩子“打三朝”时,一般摆两三道酒卡即可。
贵客到寨,欢迎仪式一般都是从燃放铁炮、鞭炮和吹奏芦笙、莽筒开始。从寨脚公路进口到进寨门楼,迎客拦路酒卡最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三个盛装苗女站立桌旁,一人提壶倒酒,两人双手端杯,向来客一一敬酒。
以前郎德人向来客敬酒,全部用的是牛角。每道酒卡两牛角,表示福寿双全。我第一次进郎德时,饮的就是牛角酒。后来有关方面提出,用牛角敬酒不卫生,现才改成了土碗,只在进寨门楼最后一道酒卡才用牛角敬酒。
郎德的迎宾仪式,旅游接待由村里安排,给孩子“打三朝”由主人自行安排,省部级以上的接待,则由州县安排。比如我们参与的这次接待,县里就调了两个文工团的演员到郎德进行接待和演出,村里只有少部分群众演员和有声望的寨老、村干部参加。
在接待用酒方面,旅游接待和村民自己安排的接待,一般都是自酿的米酒。省部级以上的接待用酒,则是贵州特有的茅台。用来敬酒的小土碗,也是经过防疫部门严格消毒后,现场启封的。
按苗族的规矩,敬酒时客人不得接杯,只须身子前倾张口接饮即可。如若用手接杯,则是对主人不敬,或被主人认为是好酒之人。敬酒的人会罚你满饮此杯,或直到把你灌醉,才肯让你离去。
以前苗家人敬酒,确乎有些野蛮。杯中倒多少酒,客人必须饮干,不干就灌,或泼在客人衣服上。意思是说,敬酒是个礼,倒出不倒进,客人喝不下,也得把酒带走,这是典型的吃不了兜着走的做法。现在苗家人敬酒,已经文明多了。所以不善饮酒的客人,到了郎德也不必担心,只须双手背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便可离去,主人绝不会强人所难。
敬酒时,路边有两排身着盛装的苗族少女,分列左右翩翩起舞,身后是苗族少年吹着芦笙伴奏,寨门口由寨老率十来个身着长袍马褂的高龄男子吹着芒筒,一路鞭炮,一路酒歌,其场面热烈壮观,十分感人。
在我和苗女谈话期间,村里的广播一直在响。遗憾的是,广播放的基本是流行歌曲,记得其中有一段还是街舞里的曲子。无疑地,郎德在走向文明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外来文化的碰撞和冲击。接受外来文明,或许是郎的人走出山门的需要,但总觉得与当时的气氛极不和谐。
时间在愉快的交谈中,不知不觉溜走。听到手机在响,打开一看,是后面的随行人员打来的。他告诉我,首长一行还有一刻钟就到郎德。
郎德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和花街艺术,尽管十分奇特,但那属于专家学者研究的范畴。更多的游客,则热衷于郎德的表演艺术和民族风情。
郎德的歌舞,是苗族飞歌和芦笙舞蹈的缩影,最能体现苗族歌舞的特色。看过郎德的歌舞,就等于领略了苗族同胞的风采。
郎德的苗歌,最具特色传唱最广的,当属敬酒歌。向客人敬酒,是苗族同胞迎来送往的一种传统民俗。寨外有拦路酒,寨门有进寨酒,进家有拦门酒。敬酒歌就是他们在举行敬酒仪式时,向客人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身边的苗胞告诉我,在郎德苗寨,每当贵客来临,寨中村民总要在寨脚举行热烈而隆重的迎宾仪式。除节日集会外,在寨外或门外设卡拦路唱歌敬酒,不外乎三种情况。一种是迎接贵宾,一种是旅游接待,一种是婚嫁或给孩子“打三朝”对最尊贵的客人,郎德人要摆上12道酒卡迎接,在家给孩子“打三朝”时,一般摆两三道酒卡即可。
贵客到寨,欢迎仪式一般都是从燃放铁炮、鞭炮和吹奏芦笙、莽筒开始。从寨脚公路进口到进寨门楼,迎客拦路酒卡最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三个盛装苗女站立桌旁,一人提壶倒酒,两人双手端杯,向来客一一敬酒。
以前郎德人向来客敬酒,全部用的是牛角。每道酒卡两牛角,表示福寿双全。我第一次进郎德时,饮的就是牛角酒。后来有关方面提出,用牛角敬酒不卫生,现才改成了土碗,只在进寨门楼最后一道酒卡才用牛角敬酒。
郎德的迎宾仪式,旅游接待由村里安排,给孩子“打三朝”由主人自行安排,省部级以上的接待,则由州县安排。比如我们参与的这次接待,县里就调了两个文工团的演员到郎德进行接待和演出,村里只有少部分群众演员和有声望的寨老、村干部参加。
在接待用酒方面,旅游接待和村民自己安排的接待,一般都是自酿的米酒。省部级以上的接待用酒,则是贵州特有的茅台。用来敬酒的小土碗,也是经过防疫部门严格消毒后,现场启封的。
按苗族的规矩,敬酒时客人不得接杯,只须身子前倾张口接饮即可。如若用手接杯,则是对主人不敬,或被主人认为是好酒之人。敬酒的人会罚你满饮此杯,或直到把你灌醉,才肯让你离去。
以前苗家人敬酒,确乎有些野蛮。杯中倒多少酒,客人必须饮干,不干就灌,或泼在客人衣服上。意思是说,敬酒是个礼,倒出不倒进,客人喝不下,也得把酒带走,这是典型的吃不了兜着走的做法。现在苗家人敬酒,已经文明多了。所以不善饮酒的客人,到了郎德也不必担心,只须双手背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便可离去,主人绝不会强人所难。
敬酒时,路边有两排身着盛装的苗族少女,分列左右翩翩起舞,身后是苗族少年吹着芦笙伴奏,寨门口由寨老率十来个身着长袍马褂的高龄男子吹着芒筒,一路鞭炮,一路酒歌,其场面热烈壮观,十分感人。
在我和苗女谈话期间,村里的广播一直在响。遗憾的是,广播放的基本是流行歌曲,记得其中有一段还是街舞里的曲子。无疑地,郎德在走向文明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外来文化的碰撞和冲击。接受外来文明,或许是郎的人走出山门的需要,但总觉得与当时的气氛极不和谐。
时间在愉快的交谈中,不知不觉溜走。听到手机在响,打开一看,是后面的随行人员打来的。他告诉我,首长一行还有一刻钟就到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