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大明嫡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朱允熥却继续道:“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天下道理万千,前辈之人早已累累经纶。可世间万物,却总求不得一个真理。”
朱允熥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低声道:“孤以为,万事万物,当发自本心。或以概论,便是一句致良知,知行合一!”
终于,朱允熥将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一个论点,和理论原点给说了出来。
解缙觉得自己此刻的状态很是奇妙。
哪怕是眼前的茶壶,已经呜呜的发出阵阵嘶鸣,却根本就不能触及他分毫。
“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解缙犹如那佛前菩提树下的一名小沙弥,徒然只见聆听到了佛祖的开蒙,嘴里低声喃喃自语。
随后,他两眼茫然的看向朱允熥:“何以知行合一?”
朱允熥微微一笑,将最标准的答案说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解缙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自己会有这种奇妙的经历。
他当即起身,以足足的士子古礼,对朱允熥作揖行礼。
“臣今日得太孙开释,心学困境现裂痕,臣万谢不尽。”
只要自己再梳理一番,仔细推敲,补全太孙今日之言。
解缙相信,自己将会成为南宋陆九渊之后,儒家史上必然需要大书特书的心学代表人物。
甚至,解缙抖抖眉头。
自己或许也可以成为在儒家之内,开宗立派的圣贤人物!
读书人,读到成为圣贤之人,才是最高的荣耀。
朱允熥却是笑了笑,招招手示意解缙坐下:“不过是咱在朝政之上的一些只言片语的感悟而已。”
刚刚坐下的解缙眉头一挑,抱着求知的态度低声询问道:“太孙为何有此感悟?”
朱允熥解释道:“如今朝堂之上,百官以圣贤文章为准则,不思求变,万事寻古。国朝长久如此,何来发展?”
“户部不知算术,工部不知营造,刑部不知法家,兵部不知兵事,长此以往,大绅兄以为天下当真能盛世可期乎?”
解缙眉头皱起:“太孙前些日训斥那两名工部主事……”
朱允熥点头道:“没错,若是当着工部的官,却不知工部的差事,这样的人朝廷取之有何用?”
“蠹虫而已。”解缙冷哼一声,对朝堂上那些食君之禄,却碌碌无为之人,他早已看不过去。
朱允熥微微一笑:“所有,咱今日瞧着大绅兄翻阅象山先生合集,才会有此感悟。天下万事万物,当要知行合一。先知而后行,岂能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便能高居庙堂,行策天下社稷?”
解缙已经被彻底的代入到了一个被朱允熥设定出来的思维之中。
他重重的点着头:“不能!”
朱允熥满意的笑着:“所有,今日孤前来翰林院寻大绅兄,便是有一事希望大绅兄能够鼎力相助!”
第二百一十三章学阀之争
“太孙若有吩咐,臣下誓死效力!”
翰林院晒书场旁的茶室内,解缙第二次起身,躬身抱拳沉声回应。
朱允熥却不急,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大绅兄以为,今日你我于象山先生之后的微末阐述,是否得体?”
小小的一个转动,朱允熥主动的将心学这个大功德,就让给了解缙。
解缙心中一震,这是自己成为儒家圣贤的可能性支柱!
解缙容不得思考,立马点头:“致良知,知行合一。当是天下读书人,不!此论足以教化天下万民!”
年轻的翰林学士,以不容置疑的语调,斩钉截铁的阐述着自己的态度。
朱允熥心中安定下来,瞧着面前已经铺开的水汽。
他伸手将已经沸腾的茶壶拉起,自个儿就开始冲泡起已经被解缙准备好的茶叶。
“大绅兄又以为,朝堂之上的官员,是否已然做到此般道理?”
解缙目光微动,心中清楚,今日太孙前来翰林院寻自己,绝对不是单单将心学的感谢告知自己,也不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成为什么儒家圣贤人物。
回想到浙江道正在推行的改革,再加上这几日太孙训斥了工部的主事。
而近来,朝中又因为今科会试主考官的人选,渐渐起了争斗的苗头。
解缙很容易就可以猜想出来,太孙这是对如今的科举不满,进而就是对朝中官员们的行为准则不满。
他摇摇头:“致良知,知行合一。朝中有此般行举之人,少也。说来惭愧,臣今日幡然醒悟,臣于天下事也非做到知行合一。”
朱允熥点头赞许道:“大绅兄能由此感悟,便是已经超过了朝中许许多多屡屡无为之辈。只是孤以为,既然今日大绅兄有此感悟,时值国朝创立不过二十五载,何不如将此般知行合一的思想传播出去,方才是真的做到知行合一,教化万民的功德业绩。”
一股使命感,忽的从解缙的心底油然而生,不断的滋生膨胀扩散开。
他躬身道:“臣得太孙赏识,今有感悟,心学大增,自要传播弘扬,不叫明珠暗投,不使蒙尘。”
说完之后,解缙却是有些犯难道:“只是,臣下如今领文华殿行走,入宫参赞朝政。何以方能够使此般至理,传播至天下人?”
朱允熥甩甩手,趁着杯中茶汤不再那么烫嘴,轻饮一口,随后才缓缓说道:“孤有意设立书局文报,每旬刊印心学文章,阐述知行合一之理,经由驿站发行天下,传播民间。只是,孤如今监国朝政,足下之事难以亲自,若大绅兄有意,此事足可托付于兄。”
邮政本来也是... -->>
而朱允熥却继续道:“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天下道理万千,前辈之人早已累累经纶。可世间万物,却总求不得一个真理。”
朱允熥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低声道:“孤以为,万事万物,当发自本心。或以概论,便是一句致良知,知行合一!”
终于,朱允熥将阳明心学最重要的一个论点,和理论原点给说了出来。
解缙觉得自己此刻的状态很是奇妙。
哪怕是眼前的茶壶,已经呜呜的发出阵阵嘶鸣,却根本就不能触及他分毫。
“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解缙犹如那佛前菩提树下的一名小沙弥,徒然只见聆听到了佛祖的开蒙,嘴里低声喃喃自语。
随后,他两眼茫然的看向朱允熥:“何以知行合一?”
朱允熥微微一笑,将最标准的答案说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解缙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自己会有这种奇妙的经历。
他当即起身,以足足的士子古礼,对朱允熥作揖行礼。
“臣今日得太孙开释,心学困境现裂痕,臣万谢不尽。”
只要自己再梳理一番,仔细推敲,补全太孙今日之言。
解缙相信,自己将会成为南宋陆九渊之后,儒家史上必然需要大书特书的心学代表人物。
甚至,解缙抖抖眉头。
自己或许也可以成为在儒家之内,开宗立派的圣贤人物!
读书人,读到成为圣贤之人,才是最高的荣耀。
朱允熥却是笑了笑,招招手示意解缙坐下:“不过是咱在朝政之上的一些只言片语的感悟而已。”
刚刚坐下的解缙眉头一挑,抱着求知的态度低声询问道:“太孙为何有此感悟?”
朱允熥解释道:“如今朝堂之上,百官以圣贤文章为准则,不思求变,万事寻古。国朝长久如此,何来发展?”
“户部不知算术,工部不知营造,刑部不知法家,兵部不知兵事,长此以往,大绅兄以为天下当真能盛世可期乎?”
解缙眉头皱起:“太孙前些日训斥那两名工部主事……”
朱允熥点头道:“没错,若是当着工部的官,却不知工部的差事,这样的人朝廷取之有何用?”
“蠹虫而已。”解缙冷哼一声,对朝堂上那些食君之禄,却碌碌无为之人,他早已看不过去。
朱允熥微微一笑:“所有,咱今日瞧着大绅兄翻阅象山先生合集,才会有此感悟。天下万事万物,当要知行合一。先知而后行,岂能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便能高居庙堂,行策天下社稷?”
解缙已经被彻底的代入到了一个被朱允熥设定出来的思维之中。
他重重的点着头:“不能!”
朱允熥满意的笑着:“所有,今日孤前来翰林院寻大绅兄,便是有一事希望大绅兄能够鼎力相助!”
第二百一十三章学阀之争
“太孙若有吩咐,臣下誓死效力!”
翰林院晒书场旁的茶室内,解缙第二次起身,躬身抱拳沉声回应。
朱允熥却不急,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大绅兄以为,今日你我于象山先生之后的微末阐述,是否得体?”
小小的一个转动,朱允熥主动的将心学这个大功德,就让给了解缙。
解缙心中一震,这是自己成为儒家圣贤的可能性支柱!
解缙容不得思考,立马点头:“致良知,知行合一。当是天下读书人,不!此论足以教化天下万民!”
年轻的翰林学士,以不容置疑的语调,斩钉截铁的阐述着自己的态度。
朱允熥心中安定下来,瞧着面前已经铺开的水汽。
他伸手将已经沸腾的茶壶拉起,自个儿就开始冲泡起已经被解缙准备好的茶叶。
“大绅兄又以为,朝堂之上的官员,是否已然做到此般道理?”
解缙目光微动,心中清楚,今日太孙前来翰林院寻自己,绝对不是单单将心学的感谢告知自己,也不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成为什么儒家圣贤人物。
回想到浙江道正在推行的改革,再加上这几日太孙训斥了工部的主事。
而近来,朝中又因为今科会试主考官的人选,渐渐起了争斗的苗头。
解缙很容易就可以猜想出来,太孙这是对如今的科举不满,进而就是对朝中官员们的行为准则不满。
他摇摇头:“致良知,知行合一。朝中有此般行举之人,少也。说来惭愧,臣今日幡然醒悟,臣于天下事也非做到知行合一。”
朱允熥点头赞许道:“大绅兄能由此感悟,便是已经超过了朝中许许多多屡屡无为之辈。只是孤以为,既然今日大绅兄有此感悟,时值国朝创立不过二十五载,何不如将此般知行合一的思想传播出去,方才是真的做到知行合一,教化万民的功德业绩。”
一股使命感,忽的从解缙的心底油然而生,不断的滋生膨胀扩散开。
他躬身道:“臣得太孙赏识,今有感悟,心学大增,自要传播弘扬,不叫明珠暗投,不使蒙尘。”
说完之后,解缙却是有些犯难道:“只是,臣下如今领文华殿行走,入宫参赞朝政。何以方能够使此般至理,传播至天下人?”
朱允熥甩甩手,趁着杯中茶汤不再那么烫嘴,轻饮一口,随后才缓缓说道:“孤有意设立书局文报,每旬刊印心学文章,阐述知行合一之理,经由驿站发行天下,传播民间。只是,孤如今监国朝政,足下之事难以亲自,若大绅兄有意,此事足可托付于兄。”
邮政本来也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