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查干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小说颇具怀旧情怀,透过童年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北京生活 这是条半截儿的胡同。胡同改了很多回名字。最早叫刀把胡同。后来改成了陶巴胡同。再后来改成了桃花胡同。住户也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现在你再去,没有一个面儿熟了。
一、三家二门儿
说起来还是“刀把”年间的事。胡同里住着三家,开着两门儿。最早这胡同只有一个门儿,还是个后门儿。对过呢。没有门儿,是前院的后围墙。这后门儿是佣人走的地方,干活人也都从这儿走,摇煤球的,掏茅房的,送菜的,运水的,倒脏土都走这门儿。四八年,这家子一夜间消失了,从此再没露过面。前面正门大院,政府占了。挂上牌子,成个什么处。人来人往的。门口还常停辆吉普车。院里新隔了一道墙,分出小院。走后门儿。这小院归了房管局,成了公房,就出租了。院不大,房子不多,还没有正房,东西两厢,各两间。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是个工人,木材厂的,开电锯,小伙子能干,在厂里还是个先进,这先进是组的呢还是班的呢就不得而知了。小伙子有个媳妇,媳妇长的不那么俊俏,但结实,有劲。三天两头的,你准能瞧见小伙子鼻青脸肿地跑出来,推上自行车急急忙忙上班去。这两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八岁,上小学。小儿子跟着他姥姥,他姥姥在城外住。这是东屋那家。
西屋那家是个老裁缝。手艺好,最早是单挑,就是单干。这一搞公私合营,以前的伙计当了铺长,代表公家。他呢,还是师傅,归伙计铺长领导了,铺长新上任,心劲高,又雇了几个人,那时节号召妇女解放,走出家门做事,新来的人文化不高,多是在家给孩子或孩子他爹砸补丁啥的出身。老裁缝也不保守,那点儿本事有学的就教。一时间裁缝铺红红火火。
裁缝铺以前的铺面有二间门面房,白天开买卖,晚上一家住在里面。人口不多,一家三口人,后来老伴先走了,闺女也出嫁了。剩老裁缝一个人了。有两伙计,赶上兵荒马乱的,也发不了财,混个吃喝调费挨日子。现时,老裁缝在里面住着不方便了。有了铺长,要有间办公室。会计出纳保管供销采购,也要有办公室。得,老裁缝只能搬出来住了。七拐八拐的,还是走了什么门路,找了这么两间房,老裁缝搬过来了。闺女出嫁了,当然要跟女婿一起住,每个月过来一两天看看,缺东少西的给置办点儿。她有个儿子,跟着姥爷。也有七八岁了。为的是有个什么急事儿意外事儿报个信儿。
这小院就住着这么两家。两家关系处的还不错,有点儿要力气的活,小伙子主动搭把手。有个好吃食,老裁缝给小伙家端去一碗。
再说这院的对过原本没有门儿,为什么开了这么一道门儿呢?说起话长。
对过是套三进的大宅院。大门开在前面的大街面上,门坎高,门大,门前还有两只石狮子。最里面那一进住的是部队的干部。后围墙与前面的正房之间,有几间小房,有带家属的军官把它们收拾了一下,住在里面。这些军官流动性大,小房的主人常换常新。最后一对儿军人夫妇带着两孩子,住得最长久。两孩子是龙凤胎。那年月各家孩子多,小学校少,入学年龄要求很严的,必须满七周岁。这对儿龙凤双伴儿八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他们就读的学校,就在这刀把胡同对过的街面上。这姐弟上学要出大门,顺大街绕过来。路绕达点儿不说,在大街上走,多少有点儿危险。那时节孩子们上学没听说有家长天天接送的。都是自格儿提个布袋包上下学。那会儿街上机动车少,但骡马车多,自行车更多。要是碰上骑车的毛头小伙子或醉酒汉子,小孩子只能贴墙而立了。
要从这刀把胡同出去,你像那木材厂工人的大小子,老裁缝的外孙子,只须三五分钟就可以到学校。龙凤双伴这么一绕达最少二十分钟,由其冬天,两孩子裹风呵气地回来。还没暖和过劲儿,急急忙忙扒拉两口饭,又往学校跑。军人两口子看着心疼,也想不出好主意。
这大宅院后围墙下边留了个雨水口,水口不大,半尺见方,一下雨,双伴儿那边的积水就会流出来,顺着后围墙根。流到胡同外。日久天长,雨水口周边的墙就碱了,墙皮脱落,露出墙砖。那年月砌墙没有水泥,都用泥江,有句老话,齐不齐一把泥,说的就是这砌墙。这墙皮脱落,在加上长年风吹日晒雨淋的,砖与砖之间的泥冲没了,砖就活动了。这木材厂工人的大儿子和龙凤胎在一个班,免不了相互说个话或传个作业本之类的。木材厂工人的大儿子和龙凤胎的龙,两半大小子,淘气,你推我拉、你抠我挖地弄掉两块砖,掏出个小洞。时间长了,这洞让两半大小子越掏越大,先是两半大小子爬进爬出混闹瞎玩,后来龙凤胎的凤上下学也跟着钻。
再后来。男军官托战友从郊外营房运来扇旧门装上。从此这刀把胡同成了三家二门儿。
虽说私开了门,一直没有门牌号,直到改成桃花胡同后,才挂了个桃花胡同“副一”的门牌。这“副一”的伟大意义就像军队中的副班长。有一搭无一搭的。
二、三家四个孩儿
既然说的是刀把年间的事儿,有没有门牌号意义不大。
咱们念叨的也不是大人的事,大人叫什么姓什么长什么模样,不重要,今格儿咱要说的,是这三家四个孩子。
木材厂工人家的大儿子小名叫蹿儿。是他爷爷汆水时给起的。大名除了老师没有人叫,所以,记住他小名就行了。裁缝家的外孙叫亚群。大人们都叫他群子。那对双伴儿,女的先出娘胎自然成了姐姐。取名抗美,后出娘胎的弟弟叫了援朝。要说还亏了这第一个把美国翻译成“美”国的,要是翻出个“煤”国“每”国,姐姐这名字还真不好起了。
咱们先说说蹿儿。蹿儿的脸型个性更像他妈,憨厚耿直,虎头虎脑。那年月咱们和苏联老大哥好,歌是白桦林,喀秋莎。乐器是手风琴,舞曲是华尔兹,职业装是二排扣,休闲服是布拉吉。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实行的是苏式五分制,三分及格。蹿儿的学习成绩在三分和三减之间游荡。蹿儿喜欢推铁环,春夏秋手不离铁环,走到哪推到哪。有年夏天一个晌午,蹿儿推着铁环在城门洞阴凉处和一个歇凉儿的驴车主儿较上劲儿,驴车主儿说,驴车跑得快,蹿儿说铁环跑得快。驴车主儿拧,蹿儿不服,一蹦子聊到白石桥。赢了驴车主儿一个西瓜,蹿儿把铁环套脖子上,抱着西瓜,一身臭汗回到家。对着水龙头就咕嘟咕嘟往嘴里灌凉水。
蹿儿他妈不问青红皂白,上去给他一个脖搂儿:“上哪去了?说!”
蹿儿抹抹嘴:“城外。”
“大晌午头的,城外跑,不怕碰上拍花的把你拍走?!”蹿儿编者按 小说颇具怀旧情怀,透过童年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北京生活把脖子一梗,给他妈一个大窝脖:“我弟天天住城外咋没给拍走?!”
到了冬天,下雪,铁环没法儿推了,蹿儿就一只脚下踩着竹片,在雪上冰上滑来滑去的。当然啦,少不了自行车撞倒他,他晃倒自行车。蹿儿也皮实,被撞了,拍拍屁股起来,做个鬼脸,接着划。他晃倒了人家骑自行车的,撒丫子就跑。等那骑车的爬起来。人早没影儿了。
这阵子,蹿儿又迷上了摔跤,见着个同学不管人家乐不不乐意,抓住就摔。这蹿儿是淘出名了,闲不住。
老裁缝外孙叫亚群,这孩子和蹿儿性格截然相反,不好动,不爱说话。除了上体育课,老师逼着跑两步,跳两下,没人见他跑过跳过。亚群有个裁缝姥爷自然在穿着上讲究。夏天穿半袖衫。吊带裤。他那吊带裤的背带是皮子的,电度卡子,闪光留亮的。小男孩儿又羡慕又嫉妒。你别说这小学生年纪小,一个个小脑瓜活份之呢!再加上这一羡慕一嫉妒把群子喊成“裙子”又叫成了“裙儿”最后定位成:“洋裙儿”既然是说孩子们的事儿。咱就随着孩子们叫吧。洋裙儿不但穿着别个,小头留的也显眼,小中分。不知是他头质好还是抹了头油,黑亮的。再有就是小白袜子,袜腰上还有两条显眼的蓝圈儿。脚上那双综色小皮鞋,锃光瓦亮的。洋裙儿性格有些古怪,不爱说话,不合群。
抗美援朝姐弟两形影不离。抗美梳着两条辫子,牛皮筋的头绳,上下一身黄,都是她妈的军装改小的。穿一双黑布方口偏带鞋,是个很自信和利索的小女孩子。援朝夏天常常穿件海魂衫,下身蓝裤,脚上是三眼儿球鞋。小平头,是他爸爸按着脑袋亲手给剃的。姐俩都属于“好学生类的”把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稍做修改,用在这里倒是很合适:好学生都很相似,淘学生各有各的淘法。
姐弟俩上下学一起走,一个年级一个班。蹿儿摔跤摔上瘾那些天,曾想乘着援朝不备时摔他一跤,援朝瞧出蹿儿的鬼心思,上下学跟着抗美半步不离。总找不到两人分开的时候。抗美是他们班的班长,嘴尖舌利,窜儿倒不是怕她,懒得招惹她。
蹿儿一直信奉好男不跟女斗的宗旨。蹿儿曾给抗美起了个外号,险些叫起来,后被班主任老师制止。大概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上一年级时,抗美写自格儿的名字时“抗”字的提手偏旁下面出头短,不细看很像“土”字,窜儿就故意大声念成了“坑美”其它同学跟着叫。抗美先没当回事儿,听到谁叫她“坑美”就随手抄起书或尺子在他的头上连击三下,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抗、抗、抗”接着就是一片天真的嘻笑,有的男同学想挨她那三下打,故意的跑到她面前叫一声“坑美”然后伸着脖子等着打,这时她往往不打了,改成了拧耳朵,这也许是祖传吧,她爸就常拧援朝的耳朵。
谁成想,同学们逗闷子的这一幕被教导处的主任看到了,一下子提到了政治高度。经过调查揭发分析,最先把“抗美”念成“坑美”的那个学生找出来了。谁啊?不用问是蹿儿。教导处主任通知班主任把蹿儿叫来。班主任问蹿儿:“是你先把“抗”念成“坑”的?”“嗯”窜儿梗着脖子翻着眼,一言不发。“这是很严重的事!”老师正要讲番道理,抗美忽然说“老师,他是想挖坑把美国佬埋了。”
“是嘛?”班主任老师严肃地说“我们就是要挖坑把美国佬埋了嘛!我们的志愿军叔叔好啦,抗美同学,你领他一起去教导处。”
这件事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这个“挖坑埋美国佬”的解释只有班主任老师知道是谁想出的。他是抗美的爸爸,朝鲜战场的英雄之一。
这事儿让蹿儿很佩服抗美,蹿儿竖起大拇指对援朝说:“你姐。仗义!”
三、沙包儿丢了
夏天天长,大人们坐在院里拿着蒲扇侃大山,孩子们就在胡同的路灯下玩,蹿儿推了一天的铁环烦了,摔跤又找不着对手。便拿个纸飞机扔来扔去了。洋裙儿坐在院门的一角,不说不笑不动。蹿儿故意把纸飞机扔到他脚下,他也只是看着不拣,换别的孩子随手拣起来扔回去了。
抗美援朝跳了会儿“房子”叫上蹿儿一起拽沙包儿。蹿儿巴不得有人跟他玩,欣然应允。
拽沙包儿是个集体游戏,人越多越好玩,姐弟俩又招乎洋裙儿,洋裙儿也不说不,只是看着他们,蹿儿也跟着喊他。他仍旧不理,等他们不再喊他了,洋裙儿扭头回了家。
这个沙包儿是用灯绒布做的六面三色,针角精细。包儿里面装的是细沙。这种包儿是很高档的了,一般的孩子玩的都是三角包,里面是粗沙。
三个人“c鑙、c閕、cěi“之后,抗美先上场,蹿儿和援朝在两边拽包,抗美是个高手,在场上躲来闪去,还不停地接住他们拽过来的包,接一次得一分。有了一分就可以两次被击中不罚下,玩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抗美在场上。
要是这样下去,抗美就永远下不去了,两人心灰意冷,就在这时,院里传来抗美她妈喊姐弟的声音,抗美停下来细听。和她妈妈隔墙应答,援朝竖着耳朵听。蹿儿玩得挺累就蹲下来歇着,他见抗美站那伸着脖子只顾和她妈隔墙对话,丝毫没有防备,蹿儿随手把包儿拽了过去,蹿儿蹲着使不上劲儿,没拽多远。包儿软软地落在抗美的脚旁。姐弟俩谁也没注意蹿儿拽过来的包儿。要说也是巧,蹿儿他爸也出来叫儿子回家。别看蹿儿平时有那么点儿楞头青的样儿。最怵的就是他爸爸。他看见爸爸的身影在门口一出现,还没等他爸开口,一阵风似地从他爸爸胳膊下钻过去,跑回家。蹿儿爸爸顺手关上了街门。
姐弟俩跟妈妈隔墙喊完话,再看蹿儿没影了,蹿儿他们院儿的街门儿也关上了。姐弟也回了家。
三孩子说散就散了,那只沙包儿孤零零地在昏暗的路灯独自躺着。它今儿夜可要露突街头了。
第二天一大早儿,洋裙儿拿着铜铃出来,他使劲摇着铜铃,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胡同回响,忽然,他眼前一亮,看见躺在地上的那只沙包儿。他拣起来,塞进裤兜,一边摇着铃,一边跑出了胡同。这可是人们第一次见他跑。
四、沙包风波
叮铃这是学校的电铃响。那年月,一个有电铃的学校也是直得骄傲的。不少学校还是传达室的大爷摇手铃。
坐在课堂里的孩子们就盼着这声响,他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跑到操场上。很快他们找到个自的玩伴,分成若干个群,组或打球或跳皮筋儿或踢毽子,也有的抓紧时间打几板乒乓球。课间休息时间短,除去上厕所的时间,没有几分钟,同学们都是找些简单的游戏玩。
学校不充许推铁编者按 小说颇具怀旧情怀,透过童年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北京生活环,蹿儿下课没有规律,常常乱跑乱撞的。这不,他弹着一个刚入学的男孩的脑袋,嘴里念念有词:“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 -->>
编者按 小说颇具怀旧情怀,透过童年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北京生活 这是条半截儿的胡同。胡同改了很多回名字。最早叫刀把胡同。后来改成了陶巴胡同。再后来改成了桃花胡同。住户也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现在你再去,没有一个面儿熟了。
一、三家二门儿
说起来还是“刀把”年间的事。胡同里住着三家,开着两门儿。最早这胡同只有一个门儿,还是个后门儿。对过呢。没有门儿,是前院的后围墙。这后门儿是佣人走的地方,干活人也都从这儿走,摇煤球的,掏茅房的,送菜的,运水的,倒脏土都走这门儿。四八年,这家子一夜间消失了,从此再没露过面。前面正门大院,政府占了。挂上牌子,成个什么处。人来人往的。门口还常停辆吉普车。院里新隔了一道墙,分出小院。走后门儿。这小院归了房管局,成了公房,就出租了。院不大,房子不多,还没有正房,东西两厢,各两间。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是个工人,木材厂的,开电锯,小伙子能干,在厂里还是个先进,这先进是组的呢还是班的呢就不得而知了。小伙子有个媳妇,媳妇长的不那么俊俏,但结实,有劲。三天两头的,你准能瞧见小伙子鼻青脸肿地跑出来,推上自行车急急忙忙上班去。这两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八岁,上小学。小儿子跟着他姥姥,他姥姥在城外住。这是东屋那家。
西屋那家是个老裁缝。手艺好,最早是单挑,就是单干。这一搞公私合营,以前的伙计当了铺长,代表公家。他呢,还是师傅,归伙计铺长领导了,铺长新上任,心劲高,又雇了几个人,那时节号召妇女解放,走出家门做事,新来的人文化不高,多是在家给孩子或孩子他爹砸补丁啥的出身。老裁缝也不保守,那点儿本事有学的就教。一时间裁缝铺红红火火。
裁缝铺以前的铺面有二间门面房,白天开买卖,晚上一家住在里面。人口不多,一家三口人,后来老伴先走了,闺女也出嫁了。剩老裁缝一个人了。有两伙计,赶上兵荒马乱的,也发不了财,混个吃喝调费挨日子。现时,老裁缝在里面住着不方便了。有了铺长,要有间办公室。会计出纳保管供销采购,也要有办公室。得,老裁缝只能搬出来住了。七拐八拐的,还是走了什么门路,找了这么两间房,老裁缝搬过来了。闺女出嫁了,当然要跟女婿一起住,每个月过来一两天看看,缺东少西的给置办点儿。她有个儿子,跟着姥爷。也有七八岁了。为的是有个什么急事儿意外事儿报个信儿。
这小院就住着这么两家。两家关系处的还不错,有点儿要力气的活,小伙子主动搭把手。有个好吃食,老裁缝给小伙家端去一碗。
再说这院的对过原本没有门儿,为什么开了这么一道门儿呢?说起话长。
对过是套三进的大宅院。大门开在前面的大街面上,门坎高,门大,门前还有两只石狮子。最里面那一进住的是部队的干部。后围墙与前面的正房之间,有几间小房,有带家属的军官把它们收拾了一下,住在里面。这些军官流动性大,小房的主人常换常新。最后一对儿军人夫妇带着两孩子,住得最长久。两孩子是龙凤胎。那年月各家孩子多,小学校少,入学年龄要求很严的,必须满七周岁。这对儿龙凤双伴儿八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他们就读的学校,就在这刀把胡同对过的街面上。这姐弟上学要出大门,顺大街绕过来。路绕达点儿不说,在大街上走,多少有点儿危险。那时节孩子们上学没听说有家长天天接送的。都是自格儿提个布袋包上下学。那会儿街上机动车少,但骡马车多,自行车更多。要是碰上骑车的毛头小伙子或醉酒汉子,小孩子只能贴墙而立了。
要从这刀把胡同出去,你像那木材厂工人的大小子,老裁缝的外孙子,只须三五分钟就可以到学校。龙凤双伴这么一绕达最少二十分钟,由其冬天,两孩子裹风呵气地回来。还没暖和过劲儿,急急忙忙扒拉两口饭,又往学校跑。军人两口子看着心疼,也想不出好主意。
这大宅院后围墙下边留了个雨水口,水口不大,半尺见方,一下雨,双伴儿那边的积水就会流出来,顺着后围墙根。流到胡同外。日久天长,雨水口周边的墙就碱了,墙皮脱落,露出墙砖。那年月砌墙没有水泥,都用泥江,有句老话,齐不齐一把泥,说的就是这砌墙。这墙皮脱落,在加上长年风吹日晒雨淋的,砖与砖之间的泥冲没了,砖就活动了。这木材厂工人的大儿子和龙凤胎在一个班,免不了相互说个话或传个作业本之类的。木材厂工人的大儿子和龙凤胎的龙,两半大小子,淘气,你推我拉、你抠我挖地弄掉两块砖,掏出个小洞。时间长了,这洞让两半大小子越掏越大,先是两半大小子爬进爬出混闹瞎玩,后来龙凤胎的凤上下学也跟着钻。
再后来。男军官托战友从郊外营房运来扇旧门装上。从此这刀把胡同成了三家二门儿。
虽说私开了门,一直没有门牌号,直到改成桃花胡同后,才挂了个桃花胡同“副一”的门牌。这“副一”的伟大意义就像军队中的副班长。有一搭无一搭的。
二、三家四个孩儿
既然说的是刀把年间的事儿,有没有门牌号意义不大。
咱们念叨的也不是大人的事,大人叫什么姓什么长什么模样,不重要,今格儿咱要说的,是这三家四个孩子。
木材厂工人家的大儿子小名叫蹿儿。是他爷爷汆水时给起的。大名除了老师没有人叫,所以,记住他小名就行了。裁缝家的外孙叫亚群。大人们都叫他群子。那对双伴儿,女的先出娘胎自然成了姐姐。取名抗美,后出娘胎的弟弟叫了援朝。要说还亏了这第一个把美国翻译成“美”国的,要是翻出个“煤”国“每”国,姐姐这名字还真不好起了。
咱们先说说蹿儿。蹿儿的脸型个性更像他妈,憨厚耿直,虎头虎脑。那年月咱们和苏联老大哥好,歌是白桦林,喀秋莎。乐器是手风琴,舞曲是华尔兹,职业装是二排扣,休闲服是布拉吉。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实行的是苏式五分制,三分及格。蹿儿的学习成绩在三分和三减之间游荡。蹿儿喜欢推铁环,春夏秋手不离铁环,走到哪推到哪。有年夏天一个晌午,蹿儿推着铁环在城门洞阴凉处和一个歇凉儿的驴车主儿较上劲儿,驴车主儿说,驴车跑得快,蹿儿说铁环跑得快。驴车主儿拧,蹿儿不服,一蹦子聊到白石桥。赢了驴车主儿一个西瓜,蹿儿把铁环套脖子上,抱着西瓜,一身臭汗回到家。对着水龙头就咕嘟咕嘟往嘴里灌凉水。
蹿儿他妈不问青红皂白,上去给他一个脖搂儿:“上哪去了?说!”
蹿儿抹抹嘴:“城外。”
“大晌午头的,城外跑,不怕碰上拍花的把你拍走?!”蹿儿编者按 小说颇具怀旧情怀,透过童年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北京生活把脖子一梗,给他妈一个大窝脖:“我弟天天住城外咋没给拍走?!”
到了冬天,下雪,铁环没法儿推了,蹿儿就一只脚下踩着竹片,在雪上冰上滑来滑去的。当然啦,少不了自行车撞倒他,他晃倒自行车。蹿儿也皮实,被撞了,拍拍屁股起来,做个鬼脸,接着划。他晃倒了人家骑自行车的,撒丫子就跑。等那骑车的爬起来。人早没影儿了。
这阵子,蹿儿又迷上了摔跤,见着个同学不管人家乐不不乐意,抓住就摔。这蹿儿是淘出名了,闲不住。
老裁缝外孙叫亚群,这孩子和蹿儿性格截然相反,不好动,不爱说话。除了上体育课,老师逼着跑两步,跳两下,没人见他跑过跳过。亚群有个裁缝姥爷自然在穿着上讲究。夏天穿半袖衫。吊带裤。他那吊带裤的背带是皮子的,电度卡子,闪光留亮的。小男孩儿又羡慕又嫉妒。你别说这小学生年纪小,一个个小脑瓜活份之呢!再加上这一羡慕一嫉妒把群子喊成“裙子”又叫成了“裙儿”最后定位成:“洋裙儿”既然是说孩子们的事儿。咱就随着孩子们叫吧。洋裙儿不但穿着别个,小头留的也显眼,小中分。不知是他头质好还是抹了头油,黑亮的。再有就是小白袜子,袜腰上还有两条显眼的蓝圈儿。脚上那双综色小皮鞋,锃光瓦亮的。洋裙儿性格有些古怪,不爱说话,不合群。
抗美援朝姐弟两形影不离。抗美梳着两条辫子,牛皮筋的头绳,上下一身黄,都是她妈的军装改小的。穿一双黑布方口偏带鞋,是个很自信和利索的小女孩子。援朝夏天常常穿件海魂衫,下身蓝裤,脚上是三眼儿球鞋。小平头,是他爸爸按着脑袋亲手给剃的。姐俩都属于“好学生类的”把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稍做修改,用在这里倒是很合适:好学生都很相似,淘学生各有各的淘法。
姐弟俩上下学一起走,一个年级一个班。蹿儿摔跤摔上瘾那些天,曾想乘着援朝不备时摔他一跤,援朝瞧出蹿儿的鬼心思,上下学跟着抗美半步不离。总找不到两人分开的时候。抗美是他们班的班长,嘴尖舌利,窜儿倒不是怕她,懒得招惹她。
蹿儿一直信奉好男不跟女斗的宗旨。蹿儿曾给抗美起了个外号,险些叫起来,后被班主任老师制止。大概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上一年级时,抗美写自格儿的名字时“抗”字的提手偏旁下面出头短,不细看很像“土”字,窜儿就故意大声念成了“坑美”其它同学跟着叫。抗美先没当回事儿,听到谁叫她“坑美”就随手抄起书或尺子在他的头上连击三下,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抗、抗、抗”接着就是一片天真的嘻笑,有的男同学想挨她那三下打,故意的跑到她面前叫一声“坑美”然后伸着脖子等着打,这时她往往不打了,改成了拧耳朵,这也许是祖传吧,她爸就常拧援朝的耳朵。
谁成想,同学们逗闷子的这一幕被教导处的主任看到了,一下子提到了政治高度。经过调查揭发分析,最先把“抗美”念成“坑美”的那个学生找出来了。谁啊?不用问是蹿儿。教导处主任通知班主任把蹿儿叫来。班主任问蹿儿:“是你先把“抗”念成“坑”的?”“嗯”窜儿梗着脖子翻着眼,一言不发。“这是很严重的事!”老师正要讲番道理,抗美忽然说“老师,他是想挖坑把美国佬埋了。”
“是嘛?”班主任老师严肃地说“我们就是要挖坑把美国佬埋了嘛!我们的志愿军叔叔好啦,抗美同学,你领他一起去教导处。”
这件事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这个“挖坑埋美国佬”的解释只有班主任老师知道是谁想出的。他是抗美的爸爸,朝鲜战场的英雄之一。
这事儿让蹿儿很佩服抗美,蹿儿竖起大拇指对援朝说:“你姐。仗义!”
三、沙包儿丢了
夏天天长,大人们坐在院里拿着蒲扇侃大山,孩子们就在胡同的路灯下玩,蹿儿推了一天的铁环烦了,摔跤又找不着对手。便拿个纸飞机扔来扔去了。洋裙儿坐在院门的一角,不说不笑不动。蹿儿故意把纸飞机扔到他脚下,他也只是看着不拣,换别的孩子随手拣起来扔回去了。
抗美援朝跳了会儿“房子”叫上蹿儿一起拽沙包儿。蹿儿巴不得有人跟他玩,欣然应允。
拽沙包儿是个集体游戏,人越多越好玩,姐弟俩又招乎洋裙儿,洋裙儿也不说不,只是看着他们,蹿儿也跟着喊他。他仍旧不理,等他们不再喊他了,洋裙儿扭头回了家。
这个沙包儿是用灯绒布做的六面三色,针角精细。包儿里面装的是细沙。这种包儿是很高档的了,一般的孩子玩的都是三角包,里面是粗沙。
三个人“c鑙、c閕、cěi“之后,抗美先上场,蹿儿和援朝在两边拽包,抗美是个高手,在场上躲来闪去,还不停地接住他们拽过来的包,接一次得一分。有了一分就可以两次被击中不罚下,玩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抗美在场上。
要是这样下去,抗美就永远下不去了,两人心灰意冷,就在这时,院里传来抗美她妈喊姐弟的声音,抗美停下来细听。和她妈妈隔墙应答,援朝竖着耳朵听。蹿儿玩得挺累就蹲下来歇着,他见抗美站那伸着脖子只顾和她妈隔墙对话,丝毫没有防备,蹿儿随手把包儿拽了过去,蹿儿蹲着使不上劲儿,没拽多远。包儿软软地落在抗美的脚旁。姐弟俩谁也没注意蹿儿拽过来的包儿。要说也是巧,蹿儿他爸也出来叫儿子回家。别看蹿儿平时有那么点儿楞头青的样儿。最怵的就是他爸爸。他看见爸爸的身影在门口一出现,还没等他爸开口,一阵风似地从他爸爸胳膊下钻过去,跑回家。蹿儿爸爸顺手关上了街门。
姐弟俩跟妈妈隔墙喊完话,再看蹿儿没影了,蹿儿他们院儿的街门儿也关上了。姐弟也回了家。
三孩子说散就散了,那只沙包儿孤零零地在昏暗的路灯独自躺着。它今儿夜可要露突街头了。
第二天一大早儿,洋裙儿拿着铜铃出来,他使劲摇着铜铃,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胡同回响,忽然,他眼前一亮,看见躺在地上的那只沙包儿。他拣起来,塞进裤兜,一边摇着铃,一边跑出了胡同。这可是人们第一次见他跑。
四、沙包风波
叮铃这是学校的电铃响。那年月,一个有电铃的学校也是直得骄傲的。不少学校还是传达室的大爷摇手铃。
坐在课堂里的孩子们就盼着这声响,他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跑到操场上。很快他们找到个自的玩伴,分成若干个群,组或打球或跳皮筋儿或踢毽子,也有的抓紧时间打几板乒乓球。课间休息时间短,除去上厕所的时间,没有几分钟,同学们都是找些简单的游戏玩。
学校不充许推铁编者按 小说颇具怀旧情怀,透过童年趣事为读者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北京生活环,蹿儿下课没有规律,常常乱跑乱撞的。这不,他弹着一个刚入学的男孩的脑袋,嘴里念念有词:“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