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三国之大周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之甚远,骑着马也赶不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黄巾起事、天下将乱的压力下,周澈必须使自己能适应这个时代,一边练习骑射,朝思暮想良策,为日后保命做准备。
回汝南、来横路,他殚精竭虑、尽心竭力,把自己的种种情绪都压制下来,对外表现出一个温文尔雅、爱民导善的形象,终于渐渐打响了名声,使得自己的作为先从乡里传入县中,令县君闻听;接着又抓住机会进一步发挥,使自己的“诗歌”又从县中传出县外,令乡人闻知。
一去一来。“去”的是名声从外到县,“来”的是名声从县到外。一去一来间,大不一样。这名声的得来看似不愠不火、水到渠成,但又有谁知他为此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呢?
……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在党锢的大背景下,那个后世开国领袖一诗固有助于提升他的名声,却也有可能会有不利。——若此诗被朝中当权的宦官们听到了,没准儿会降罪於他。
汉制虽较前秦宽松,可两汉间臣子以文生祸、因言获罪的例子不是没有。
前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被朝廷免职后写了一首诗,内有两句:“田彼南山,荒秽不治”。宣帝认为他这是在讽刺朝政“荒秽”,因下令诛之。
本朝桓帝时,白马令李云“忧国之危”,借“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之机,“露布上书”,抨击外戚、宦官弄权,劝谏桓帝励精图治,否则就是“帝欲不谛”,因言辞尖刻,又因是“露布”,也就是公开上书,等同公开批评了桓帝,导致桓帝大怒,引来了杀身之祸,死在狱中。
杨恽是前朝之事,倒也罢了,李云案发生在三十五年前,距今不远。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澈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在吟诵前他就想过,但在权衡过利弊之后,他还是决定当众将念出。
不是因为他有胆气、不怕死,而是因为他知后事、有底气。
他知的后事就是:黄巾即将起事,天下就要大乱。且不说他会不会因此获罪,就算因此获罪了,反正天下就要大乱,也没大不了的,完全可以暂且先亡命江湖,而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不得不亡命江湖了,虽要受几年苦,可收获的名望却必是巨大的!——张俭、何顒诸辈,哪一个不是越被朝廷通缉,在士林中的名声反而越大?而只要有了名声,便黄巾起事又怎样?这天下何处去不得?
若获罪则能获巨名于天下,不获罪亦能得郡县之尊重。何乐不为?於眼下来看,“获罪”尚在两可之间,而“尊重”已经得到了。
……
听了南凌的话,周澈笑道:“这只是我有感而发罢了。”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大丈夫不平则鸣,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诸君,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做百石吏,却来当一个小小的亭长?这就是我不为县吏、而自请为亭长的原因啊!”
南凌等人没听懂,面面相觑。南凌说道:“凌等愚昧,愿听君开解。”
周澈按刀跽坐,环顾席上的这些轻侠剑客,慨然说道:“县吏埋首文牍,事笔砚间,碌碌无为,无益国事。谚云:‘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亭长虽微,亦十里之宰,足能造福一方,可以扶危救难。是为县吏则默,为亭长则能鸣。丈夫八尺之躯,宁微而鸣,不大而默。”
这几句话太对姜枫、南凌等等这些游侠的脾气了。这几句话也正挠到了他们的痒处!两三个性子急躁的,欢喜鼓舞,各按刀剑,倾身高叫:“澈君所言甚是!‘丈夫八尺之躯,宁微而鸣,不大而默’!”
又有人叫道:“‘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顿时人人吵嚷,争相叫喊,有的敲打酒器,有的起身高呼。席间大乱。
陪坐在周澈身侧的姜枫轻轻咳嗽了一声,诸人反应过来,忙都噤声闭口,规规矩矩地坐回席上。周澈哈哈一笑,拍了拍姜枫的手,说道:“都是自家人,何必拘束?”
姜枫离席拜倒,说道:“今我辈就食亭舍,君即主公。尊卑之礼不可以废。”
姜枫前些天又召来的那些死党中有很多是从较远亭部来的,有些家中也贫困,干脆就跟着姜枫一起住在亭舍中了,平时吃用皆由周澈供给。“今我辈就食亭舍”说的便是此事。南凌诸人虽然没在亭舍吃住,但见姜枫带了头,也都离席拜倒,口称失礼:“请君恕罪。”
周澈亲手把姜枫扶起,又拉住南凌,示意同席的裴元绍、庆锋、邢刚将余人分别搀扶起来,站在席间,顾盼诸人,欢畅地笑道:“一食之用,能有多少?君等皆豪杰也,我巴不得能与你们朝夕相见。酒才半酣,快请回席。”对南凌等的跪拜很满意,对姜枫的“尊卑不可废”更加满意。
借后世之词,已得县中士子赞誉;通过姜枫,又得乡野轻侠服膺,他心情不错,谈兴甚浓,连连劝酒。一席酒直饮到夜深,方才尽欢而散。
……
休息了两天后,对里民们搏技、刀剑、射箭诸术的训练正式开始。
如之甚远,骑着马也赶不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黄巾起事、天下将乱的压力下,周澈必须使自己能适应这个时代,一边练习骑射,朝思暮想良策,为日后保命做准备。
回汝南、来横路,他殚精竭虑、尽心竭力,把自己的种种情绪都压制下来,对外表现出一个温文尔雅、爱民导善的形象,终于渐渐打响了名声,使得自己的作为先从乡里传入县中,令县君闻听;接着又抓住机会进一步发挥,使自己的“诗歌”又从县中传出县外,令乡人闻知。
一去一来。“去”的是名声从外到县,“来”的是名声从县到外。一去一来间,大不一样。这名声的得来看似不愠不火、水到渠成,但又有谁知他为此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呢?
……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在党锢的大背景下,那个后世开国领袖一诗固有助于提升他的名声,却也有可能会有不利。——若此诗被朝中当权的宦官们听到了,没准儿会降罪於他。
汉制虽较前秦宽松,可两汉间臣子以文生祸、因言获罪的例子不是没有。
前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被朝廷免职后写了一首诗,内有两句:“田彼南山,荒秽不治”。宣帝认为他这是在讽刺朝政“荒秽”,因下令诛之。
本朝桓帝时,白马令李云“忧国之危”,借“地数震裂,众灾频降”之机,“露布上书”,抨击外戚、宦官弄权,劝谏桓帝励精图治,否则就是“帝欲不谛”,因言辞尖刻,又因是“露布”,也就是公开上书,等同公开批评了桓帝,导致桓帝大怒,引来了杀身之祸,死在狱中。
杨恽是前朝之事,倒也罢了,李云案发生在三十五年前,距今不远。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澈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在吟诵前他就想过,但在权衡过利弊之后,他还是决定当众将念出。
不是因为他有胆气、不怕死,而是因为他知后事、有底气。
他知的后事就是:黄巾即将起事,天下就要大乱。且不说他会不会因此获罪,就算因此获罪了,反正天下就要大乱,也没大不了的,完全可以暂且先亡命江湖,而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不得不亡命江湖了,虽要受几年苦,可收获的名望却必是巨大的!——张俭、何顒诸辈,哪一个不是越被朝廷通缉,在士林中的名声反而越大?而只要有了名声,便黄巾起事又怎样?这天下何处去不得?
若获罪则能获巨名于天下,不获罪亦能得郡县之尊重。何乐不为?於眼下来看,“获罪”尚在两可之间,而“尊重”已经得到了。
……
听了南凌的话,周澈笑道:“这只是我有感而发罢了。”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大丈夫不平则鸣,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诸君,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做百石吏,却来当一个小小的亭长?这就是我不为县吏、而自请为亭长的原因啊!”
南凌等人没听懂,面面相觑。南凌说道:“凌等愚昧,愿听君开解。”
周澈按刀跽坐,环顾席上的这些轻侠剑客,慨然说道:“县吏埋首文牍,事笔砚间,碌碌无为,无益国事。谚云:‘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亭长虽微,亦十里之宰,足能造福一方,可以扶危救难。是为县吏则默,为亭长则能鸣。丈夫八尺之躯,宁微而鸣,不大而默。”
这几句话太对姜枫、南凌等等这些游侠的脾气了。这几句话也正挠到了他们的痒处!两三个性子急躁的,欢喜鼓舞,各按刀剑,倾身高叫:“澈君所言甚是!‘丈夫八尺之躯,宁微而鸣,不大而默’!”
又有人叫道:“‘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顿时人人吵嚷,争相叫喊,有的敲打酒器,有的起身高呼。席间大乱。
陪坐在周澈身侧的姜枫轻轻咳嗽了一声,诸人反应过来,忙都噤声闭口,规规矩矩地坐回席上。周澈哈哈一笑,拍了拍姜枫的手,说道:“都是自家人,何必拘束?”
姜枫离席拜倒,说道:“今我辈就食亭舍,君即主公。尊卑之礼不可以废。”
姜枫前些天又召来的那些死党中有很多是从较远亭部来的,有些家中也贫困,干脆就跟着姜枫一起住在亭舍中了,平时吃用皆由周澈供给。“今我辈就食亭舍”说的便是此事。南凌诸人虽然没在亭舍吃住,但见姜枫带了头,也都离席拜倒,口称失礼:“请君恕罪。”
周澈亲手把姜枫扶起,又拉住南凌,示意同席的裴元绍、庆锋、邢刚将余人分别搀扶起来,站在席间,顾盼诸人,欢畅地笑道:“一食之用,能有多少?君等皆豪杰也,我巴不得能与你们朝夕相见。酒才半酣,快请回席。”对南凌等的跪拜很满意,对姜枫的“尊卑不可废”更加满意。
借后世之词,已得县中士子赞誉;通过姜枫,又得乡野轻侠服膺,他心情不错,谈兴甚浓,连连劝酒。一席酒直饮到夜深,方才尽欢而散。
……
休息了两天后,对里民们搏技、刀剑、射箭诸术的训练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