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明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兵部侍郎,出知莱州,有声。
钱宰,字子予,会稽人。吴越武肃王十四世孙。至正间中甲科,亲老不仕。洪武二年,征为国子助教。作金陵形胜论、历代帝王乐章,皆称旨。十年乞休。进博士,赐敕遣归。至二十七年,帝观蔡氏书传,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相悖,其他注与鄱阳邹季友所论有未安者。征天下宿儒订正之。兵部尚书唐铎举宰及致仕编修张美和、助教靳权等。行人驰传征至,命刘三吾总其事。江东诸门酒楼成,赐百官钞,宴其上。宰等赋诗谢。帝大悦。谕诸儒年老愿归者,先遣之。宰年最高,请留。帝喜。书成,赐名书传会选,颁行天下。厚赐,令驰驿归。卒年九十六。
又萧执者,字子所,泰和人。洪武四年乡举,为国子学录。明年夏至,帝有事北郊,召尚书吴琳、主事宋濂率文学士以从。执偕陶凯等十二人入见斋所。令赋诗,复令赋山栀花。独喜执作,遍示诸臣,宠眷倾一时。时帝留意文学,往往亲试廷臣,执与陈观知遇尤异。
观以训导入觐,试王猛扪cb论,立擢陕西参政。寻召还侍左右。应制作钟山赋,赐金币。在陕以廉谨称。或问陕产金何状。观大惊曰:“吾备位藩寮,何金之问!”其卒也,妻子几无以自存。而执以亲老乞归,亲没庐墓侧。申国公邓镇剿龙泉寇,不戢下。执往责之,镇为禁止,邑人以安。两人皆笃行君子也。
李叔正,字克正,初名宗颐,靖安人。年十二能诗,长益淹博。时江西有十才子,叔正其一也。以荐授国子学正。洪武初,告归。未几,复以荐为学正,迁渭南丞。同州蒲城人争地界,累年不决。行省以委叔正,单骑至,剖数语立决。渭南岁输粮二万,豪右与猾吏为奸,田无定额,叔正履亩丈量。立法精密,诸弊尽剔。迁兴化知县。寻召为礼部员外郎。以年老乞归,不许,改国子助教。于是叔正三至太学矣。帝方锐意文治,于国学人材尤加意。然诸生多贵胄,不率教。叔正严立规条,旦夕端坐,督课无倦色。朝论贤之。擢监察御史,奉命巡岭表。琼州府吏讦其守踞公座签表文,叔正鞫之,守得白,抵吏罪。太祖嘉之曰:“人言老御史懦,乃明断如是耶。”累官礼部侍郎。十四年进尚书,卒于官。叔正妻夏氏,陈友谅陷南昌时,投井死。叔正感其义,终身不复娶。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旧名楚。家贫力学,寒无垆火,手皲裂而钞录不辍。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召见奉天殿,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征粮镇江。镇江多勋臣田,租赋为民累,崧力请得少减。迁北平按察司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民咸复业。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勒石学门,示府县勿以徭役累诸生。尝请减僻地驿马,以益宛平。帝可其奏,顾谓侍臣曰:“驿传劳逸不均久矣,崧能言之。牧民不当如是耶?”为胡惟庸所恶,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惟庸诛,征拜礼部侍郎。未几,擢吏部尚书。雷震谨身殿,帝廷谕群臣陈得失。崧顿首,以修德行仁对。寻致仕。明年三月,与前刑部尚书李敬并征。拜敬国子祭酒,而崧为司业。赐鞍马,令朝夕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卒。疾作,犹强坐训诸生。及革,敬问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国子,将责以成功,而遽死乎!”无一语及家事。帝命有司治殡殓,亲为文祭之。
崧幼博学,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一茆屋,有田五十亩。及贵,无所增益。十年一布被,鼠伤,始易之,仍葺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时史退,孤灯读书,往往达旦。善为诗,豫章人宗之为西江派云。
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缒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曰:“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
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已,复使扩廓。前使多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得还。洪武元年,擢编修,复偕主事张福往谕安南还占城侵地。安南奉诏,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帝闻而贤之。三年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间幸其舍,负郭穷巷,复仁方垩壁,急呼其妻抱杌以坐帝。帝曰:“贤士岂宜居此。”遂赐第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帝悦,厚赐之。寻乞致仕。陛辞,赐大布衣,题诗衣襟上褒美之。已,又召至京师。奏减江西秋粮。报可。留三月,赐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遣还,以寿终。
孙汝敬,名简,以字行。永乐二年庶吉士,就学文渊阁,诵书不称旨,即日遣戍江南。数日复之。自此刻厉为学,累迁侍讲。仁宗时,上言时政十五事,忤旨下狱。既与李时勉同改御史,直声震一时。宣宗初,上书大学士杨士奇曰:“太祖高皇帝奄有四海,太宗文皇帝再造寰区。然犹翼翼兢兢,无敢豫怠。先皇帝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去冬,简以愚戆应诏上书,言涉不敬,罪当万死。先皇帝怜其孤直,宽雷霆之诛,俾居方路,抚躬循省,无可称塞。伏见今年六月,车驾幸天寿山,躬谒二陵,京师之人瞻望咨嗟,以为圣天子大孝。既而道路喧传,礼毕即较猎讲武,扈从惟也先士干与其徒数百人。风驰电掣,驰逐先后。某闻此言,心悸胆落。夫蒐苗猕狩,固有国之常经。然以谒陵出,而与降将较猎于山谷间,垂堂之戒,衔橛之虞,不可不深虑也。执事四朝旧臣,二圣元辅,于此不言,则孰得而言之者?惟特加采纳,以弘靖献之思,光弼直之义。”
寻擢工部右侍郎,两使安南。时黎利言其主陈皓已死,而张筵设女乐。汝敬叱之,利惧谢。还督两浙漕运,理陕西屯田,多所建置。坐受馈,充为事官。英宗立,遇赦,汝敬误引诏复职,复逮系。以在陕措置劳,宥死戍边。寻复职,莅故任。塞上有警,汝敬往督饷。遇敌红城子,中流矢,坠马得免。以疾告归,卒。
赞曰:明始建国,首以人材为务。征辟四方,宿儒群集阙下,随其所长而用之。自议礼定制外,或参列法从,或预直承明,而成均胄子之任尤多称职,彬彬乎称得人焉。夫诸臣当元之季世,穷经绩学,株守草野,几于没齿无闻。及乎泰运初平,连茹利见,乃各展所蕴,以润色鸿猷,黼黼文治。昔人谓天下不患无才,惟视上之网罗何如耳,顾不信哉!
<b>部分译文</b>
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元朝国子博士师道的儿子,以学问品行而闻名。太祖攻下婺州,征召吴沉及同郡的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吴履、张起敬等人会食省中,每天命二人进讲经史。不久,任命吴沉为郡学训导。
洪武初年,郡上举荐儒士,把他的名字误报成信仲,授予翰林院待制。吴沉对修撰王矨说:“名字写错了而不更改,这是欺骗。”将于朝廷辩白。王矨说恐怕引起太祖发怒。但吴沉不听从,牒请更改。太祖高兴地说“:他是诚实的人”于是十分宠爱他,召他侍候于左右。因犯事降职为编修。给事中郑相同说“:按从前惯例,启事东宫太子,唯独东宫的官属称臣,朝臣则不这样。现在都一体称臣,从礼节上说不太合适。”吴沉斥说“:东宫是国家的大本。尊重东宫,就是尊重皇上。郑相同的说法不对。”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因奏对失误,降职为翰林院典籍。不久,提升为东阁大学士。
最初,太祖对吴沉说:“圣贤立教有三种:一是敬天,二是忠君,三是孝亲。但各种学说分散于经卷中,没有汇集于一体,你把三种学说分门别类进行编辑。”编成书后,赐名为精诚录,命吴沉作序。居住一年,降为翰林侍书,改任国子博士,因年老归乡。吴沉曾著书立说,说孔子被封王是非礼。后布政使夏寅、祭酒丘。。都沿用了这一说法。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实际上是从吴沉开始的。
桂彦良,名叫德翶,以字行,慈溪人。元朝的乡贡进士,为平江路学的教授,罢官回到乡里,张士诚、方国珍交相争聘,不愿就任。洪武六年(1373)明廷下令,授予太子正字。皇帝曾经写出诗文,桂彦良在皇帝座前朗诵,声音响彻宫殿之外,左右侍臣十分惊讶。皇帝嘉奖桂彦良朴直。当时明廷选送国子生蒋学等为给事中,举人张唯等为编修,在文华堂学习。任命桂彦良、宋濂、孔克表为他们的老师。皇上曾经随意咨问,桂彦良回答必然是正确的。皇上时常称赞他,并写下他的一些对话。七年(1374)冬至,词臣撰写南郊的祝文使用了“予”、“我”皇上认为这是对他的不恭敬。桂彦良劝皇上说“:成汤祭上古之帝时就说过‘予小子履’,武王祭祀文王时诗文中说‘:我将我享’,自古以来就有这种说法。”皇上听后面带微笑说:“桂彦良说得对啊。”当时,御史台审定了案件,皇上让词臣复核。桂彦良的论述使数十人得以解脱。
桂彦良晋升为晋王府右傅,皇上亲自写任命状。桂彦良入宫谢恩。皇上说“:江南的大学者,唯独你一人。”桂彦良回答说“:我不如宋濂、刘基。”皇帝说:“宋濂是个文人,刘基心胸有点狭隘,他不如你啊。”桂彦良到了晋地,绘制了“格心图”敬献给晋王。后来王府官制变更,桂彦良改为左长史。当上京朝见时,他呈上“太平十二策”皇上看后说“:桂彦良所陈述的意见,通情达理,对治理国家十分有益。世人都认为学者只潜心古时的东西,而对时事不甚了解,像桂彦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精通古今的全才啊。”十八年(1385)桂彦良请求告老还乡,过二年,桂彦良逝世。
明朝初年,特别注重对教师的选择。于是任命宋濂教育太子,而诸王对教师的选拔也十分慎重。桂彦良和陈南宾等都是有学问、有声望的大学者。李希颜与驸马都尉胡观的教师徐宗实,都以严厉著称。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亲寿卿,元朝侍御史。宋讷性格持重,学问渊博。至正中,考中进士,担任盐山尹,弃官归乡。洪武二年(1369),征召儒士十八人编修礼、乐诸书,宋讷也参予了编撰工作。任务完成后,不担任官职而归乡。过了很久,因四辅官杜。。推荐,授予国子助教,因说经而被学者所推崇。十五年破格晋升为翰林学士,命他撰写宣圣庙碑,结果,颇合太祖意旨,得到的奖赏十分丰厚。改任文渊阁大学士。曾用火御寒,火烧着衣服,至皮肤才发觉。太祖为此制文告诫。不久,晋升为祭酒。当时,功臣的子弟都就学,岁贡士几千人。宋讷为他们严立学规,整天端坐讲解,不虚度光阴,常常夜深了才从学舍回归。十八年又开设进士科,录取了四百七十余人,太学占了三分之二。再次考试,结果也如此。太祖十分高兴,制词褒奖赞美。
助教金文征等人嫉妒宋讷,勾结了吏部尚书余火气,牒令他辞职。宋讷辞职。太祖惊讶,询问详情,大怒,杀了余火气、金文征等人。留用宋讷如故。宋讷曾患病,太祖说:“宋讷有寿骨,没什么忧虑的。”不久就痊愈了。太祖派画工窥探宋讷,并画上他的像,危坐有怒色。第二天入对,太祖问他,昨日为何而怒。宋讷十分惊讶,回答说:“诸生有人跌倒,打碎了茶器。我因对他们失教而愧疚,故自嘲罢了。陛下您为何知道了?”太祖拿出了画像,宋讷叩头称谢。
长子宋麟,考上进士,担任御史,出任望江主簿。太祖念及宋讷年老,召回了他。二十三年(1390)春天,宋讷病得厉害,于是回到学舍。宋麟请求回到自己家中,宋讷斥责说:“时值丁祭,胆敢不敬吗!”祭祀完毕,回到自家中去世了,终年八十岁。太祖十分痛惜,亲自作文祭奠。又派官到他家中悼念,为他选择安葬之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宋讷开始。正德年间,谥号文恪。
宋讷曾应诏陈述边疆事务,说:“海内安定,唯沙漠还让皇上忧虑。如果穷追猛打,未免太劳民伤财。陛下为子孙计议,要加强边防。边防的关键在于充实军队,充实军队又在于屯田。汉朝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分别于边疆九省屯田,单于却率兵退却。陛下应在诸将中选拔有勇谋者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规模,立法分别屯田,设立于要害处,远近相呼应,遇上敌人就战斗,敌人退去则耕种,这是长久的策略。”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宋讷去世后,太祖怀念他,任命他的次子复祖为司业,告诫诸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反的可至以死罪论处。
明朝开国时就重视师儒官,许存仁、魏观为祭酒,他们老成端谨。宋讷稍晚入宫,但最受恩宠。与宋讷制定学规的,有司业王嘉会、龚。。三人年龄都较大了,头发花白,整天危坐,堂上肃然。张美和、聂铉、贝琼等人都是名儒,洪武年间,先后为博士、助教、学录,因此诸生大多有所成就。魏观的事迹另有记载。
赵俶,字本初,山阴人。元朝进士。洪武六年(1373),征召被授予国子博士。太祖曾亲临奉天殿,召赵亻叔和钱宰、贝琼等人说“:你们一定要以孔子所定的经书为教导,不要掺杂苏秦、张仪的纵横学说。”诸臣叩头受命。赵亻叔请求颁布、修定十三经于天下,排除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请求不要列入学宫。第二年从诸生中挑选了优秀者三十五人,命赵亻叔专门教育,教他们学习古文。不久,提拔了李扩、黄义等人进入文华、武英二堂说书,都得以重用。九年,御史台说博士赵亻叔教导诗经已有四年,他的弟子大多担任了方岳重臣或持节各部,现已逾悬车,请求退隐。于是以翰林院待制辞官,赏赐内币钱物治装。宋濂率领同官及诸生千余人送行。八十一岁去世。
李叔正,字克正,初名宗颐,靖安人。十二岁时能作诗,长大后知识越发渊博。当时江西有十个才子,李叔正就是其中之一。被举荐为国子学正。洪武初年,请求回乡。
不久,再次举荐为国子学正,晋升为渭南丞。同州蒲城人争夺地界,长年得不到解决,行省将此事委托给了叔正。他单枪匹马赶到现场,只用几句话就裁决清楚了。渭南每年上交粮食二万石,豪右和猾吏狼狈为奸,田地又无定额。叔正丈量土地,立法精密,各种弊端皆被剔除。
李叔正晋升为兴化知县。不久,召为礼部员外郎,他以年老为由请求归乡,没有得到批准,改任国子助教,至此,叔正三次进入太学。太祖锐意文治,对国学人才尤为重视。然而诸生大多是贵族的后代,不遵守教规。叔正严立教规,朝夕端坐在课堂,督促诸生学习而毫无怠倦,朝廷认为他贤良。
提升为监察御史,奉命巡行岭表。琼州府吏诬陷知府踞公座签表文。叔正讯问,真相大白,把他们抓到官府治罪。太祖嘉奖他说:“有人说老御史懦弱,他断案竟是如此明察。”累官为礼部侍郎。十四年(1381)晋升为尚书,死于官任上。他的妻子夏氏,陈友谅攻陷南昌时,投井而死。叔正深为她的大义所感,终生不娶。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原名楚。他家贫却学习十分努力,寒冷时没火御寒,手皲裂,但抄录文章丝毫未停止。元朝末年乡试中举。洪武三年(1370),举荐为经明行修,改成现在的名字。太祖在奉天殿召见了他,授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到镇江征粮。镇江有许多勋臣的田地,租赋都由百姓承担,刘崧竭力请求减免。晋升为北平按察司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百姓重新乐业。设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在学门前石头上刻字,告示府县不要以徭役拖累诸生。他曾请求减少偏僻之地的驿马,以此来充实宛平。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请,对侍臣说:“驿传劳逸不均已经很久了,刘崧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统治百姓难道不就是要如此吗!”因遭到胡惟庸的排挤,被贬为输作,不久,被遣回乡。十三年胡惟庸被诛,刘崧应召为礼部侍郎。不久,提升为吏部尚书。雷震谨身殿,太祖下令群臣陈说得失。刘崧叩头,以修德行仁对答。不久辞官。
第二年三月和前刑部尚书李敬一并召入。任命李敬为国子祭酒,刘崧为司业。赐给鞍马,令朝夕相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去世。得病后,仍强坐训导诸生。病重时,李敬问他有什么可说的。刘崧说“:天子派我教导国子,责成我完成任务,可惜这么快就要死了!”他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太祖命令有关部门为他安排殡殓,并亲自作文祭奠。
刘崧年幼时就博学广闻,天性谦慎。兄弟三人共居一间茅屋,有田地五十亩。到他当官后,家产也没有增加。十年用一床布被,被老鼠咬破,才换新的,仍做成衣服给他儿子穿。当官时也不带家属。到北平赴任,携带一侍童前往,到达后就把侍童遣回。黄昏时官吏退下后,他孤灯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善长写诗,豫章人推崇他为“西江派”之宗。
罗复仁,吉水人。少年时就爱好学习,陈友谅征召他为编修。不久,知友谅无成,逃去。在九江谒见了太祖,被留在左右。从战鄱阳,带着蜡书谕降江西还没攻下的诸郡。授予中书咨议。从大军围攻武昌。太祖想招降陈理,因复仁是陈友谅的旧臣,派他入城劝降,并说“:陈理如果来降,将令他不失富贵。”复仁顿首说“:如陈氏遗孤得以保全性命,让为臣不在将来某日食言,为臣就是死了也无遗憾。”太祖说:“你去吧,我不会误你。”复仁到城下,号恸者终日。陈理把复仁吊入城中。见到陈理后大哭,陈说了太祖的意思,并说:“明军所到之处无不攻克,不投降将会被屠城,城中的居民又有什么罪?”陈理听从复仁的功告,率部下出降。
晋升为国子助教,因年老特恩赐乘小车出入。每次宴会,恩赐坐位和饮食。不久,再次出使扩廓。以前的使者大多被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自得以返回。洪武元年(1368),提升为编修,再次偕同主事张福前往安南晓谕归还占城的侵地。安南奉诏,赐给复仁金、贝、土产十分丰厚,复仁推却不受。太祖听说后认为他贤良。
三年(1370)设置弘文馆,任命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复仁在太祖面前直率地陈述得失,曾操南方口音。太祖欣赏他朴直,称他为“老实罗”曾经亲临他的房舍,位于城外的偏僻小巷,复仁正在粉刷墙壁,连忙叫妻子拿来小凳给太祖坐。太祖说“:贤士怎么适宜居住在这里?”于是恩赐房屋于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献上。太祖十分高兴,赏赐十分丰厚。不久请求辞职。阶下辞行,赐给大布衣,在衣襟上题诗褒奖赞美。不久,又召他至京师,上奏减免江西的秋粮。得到许可。居留三个月,赐给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返回,寿终正寝。
,兵部侍郎,出知莱州,有声。
钱宰,字子予,会稽人。吴越武肃王十四世孙。至正间中甲科,亲老不仕。洪武二年,征为国子助教。作金陵形胜论、历代帝王乐章,皆称旨。十年乞休。进博士,赐敕遣归。至二十七年,帝观蔡氏书传,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相悖,其他注与鄱阳邹季友所论有未安者。征天下宿儒订正之。兵部尚书唐铎举宰及致仕编修张美和、助教靳权等。行人驰传征至,命刘三吾总其事。江东诸门酒楼成,赐百官钞,宴其上。宰等赋诗谢。帝大悦。谕诸儒年老愿归者,先遣之。宰年最高,请留。帝喜。书成,赐名书传会选,颁行天下。厚赐,令驰驿归。卒年九十六。
又萧执者,字子所,泰和人。洪武四年乡举,为国子学录。明年夏至,帝有事北郊,召尚书吴琳、主事宋濂率文学士以从。执偕陶凯等十二人入见斋所。令赋诗,复令赋山栀花。独喜执作,遍示诸臣,宠眷倾一时。时帝留意文学,往往亲试廷臣,执与陈观知遇尤异。
观以训导入觐,试王猛扪cb论,立擢陕西参政。寻召还侍左右。应制作钟山赋,赐金币。在陕以廉谨称。或问陕产金何状。观大惊曰:“吾备位藩寮,何金之问!”其卒也,妻子几无以自存。而执以亲老乞归,亲没庐墓侧。申国公邓镇剿龙泉寇,不戢下。执往责之,镇为禁止,邑人以安。两人皆笃行君子也。
李叔正,字克正,初名宗颐,靖安人。年十二能诗,长益淹博。时江西有十才子,叔正其一也。以荐授国子学正。洪武初,告归。未几,复以荐为学正,迁渭南丞。同州蒲城人争地界,累年不决。行省以委叔正,单骑至,剖数语立决。渭南岁输粮二万,豪右与猾吏为奸,田无定额,叔正履亩丈量。立法精密,诸弊尽剔。迁兴化知县。寻召为礼部员外郎。以年老乞归,不许,改国子助教。于是叔正三至太学矣。帝方锐意文治,于国学人材尤加意。然诸生多贵胄,不率教。叔正严立规条,旦夕端坐,督课无倦色。朝论贤之。擢监察御史,奉命巡岭表。琼州府吏讦其守踞公座签表文,叔正鞫之,守得白,抵吏罪。太祖嘉之曰:“人言老御史懦,乃明断如是耶。”累官礼部侍郎。十四年进尚书,卒于官。叔正妻夏氏,陈友谅陷南昌时,投井死。叔正感其义,终身不复娶。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旧名楚。家贫力学,寒无垆火,手皲裂而钞录不辍。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改今名。召见奉天殿,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征粮镇江。镇江多勋臣田,租赋为民累,崧力请得少减。迁北平按察司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民咸复业。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勒石学门,示府县勿以徭役累诸生。尝请减僻地驿马,以益宛平。帝可其奏,顾谓侍臣曰:“驿传劳逸不均久矣,崧能言之。牧民不当如是耶?”为胡惟庸所恶,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惟庸诛,征拜礼部侍郎。未几,擢吏部尚书。雷震谨身殿,帝廷谕群臣陈得失。崧顿首,以修德行仁对。寻致仕。明年三月,与前刑部尚书李敬并征。拜敬国子祭酒,而崧为司业。赐鞍马,令朝夕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卒。疾作,犹强坐训诸生。及革,敬问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国子,将责以成功,而遽死乎!”无一语及家事。帝命有司治殡殓,亲为文祭之。
崧幼博学,天性廉慎。兄弟三人共居一茆屋,有田五十亩。及贵,无所增益。十年一布被,鼠伤,始易之,仍葺以衣其子。居官未尝以家累自随。之任北平,携一童往,至则遣还。晡时史退,孤灯读书,往往达旦。善为诗,豫章人宗之为西江派云。
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缒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曰:“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
迁国子助教,以老特赐乘小车出入。每宴见,赐坐饮食。已,复使扩廓。前使多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得还。洪武元年,擢编修,复偕主事张福往谕安南还占城侵地。安南奉诏,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帝闻而贤之。三年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间幸其舍,负郭穷巷,复仁方垩壁,急呼其妻抱杌以坐帝。帝曰:“贤士岂宜居此。”遂赐第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帝悦,厚赐之。寻乞致仕。陛辞,赐大布衣,题诗衣襟上褒美之。已,又召至京师。奏减江西秋粮。报可。留三月,赐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遣还,以寿终。
孙汝敬,名简,以字行。永乐二年庶吉士,就学文渊阁,诵书不称旨,即日遣戍江南。数日复之。自此刻厉为学,累迁侍讲。仁宗时,上言时政十五事,忤旨下狱。既与李时勉同改御史,直声震一时。宣宗初,上书大学士杨士奇曰:“太祖高皇帝奄有四海,太宗文皇帝再造寰区。然犹翼翼兢兢,无敢豫怠。先皇帝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去冬,简以愚戆应诏上书,言涉不敬,罪当万死。先皇帝怜其孤直,宽雷霆之诛,俾居方路,抚躬循省,无可称塞。伏见今年六月,车驾幸天寿山,躬谒二陵,京师之人瞻望咨嗟,以为圣天子大孝。既而道路喧传,礼毕即较猎讲武,扈从惟也先士干与其徒数百人。风驰电掣,驰逐先后。某闻此言,心悸胆落。夫蒐苗猕狩,固有国之常经。然以谒陵出,而与降将较猎于山谷间,垂堂之戒,衔橛之虞,不可不深虑也。执事四朝旧臣,二圣元辅,于此不言,则孰得而言之者?惟特加采纳,以弘靖献之思,光弼直之义。”
寻擢工部右侍郎,两使安南。时黎利言其主陈皓已死,而张筵设女乐。汝敬叱之,利惧谢。还督两浙漕运,理陕西屯田,多所建置。坐受馈,充为事官。英宗立,遇赦,汝敬误引诏复职,复逮系。以在陕措置劳,宥死戍边。寻复职,莅故任。塞上有警,汝敬往督饷。遇敌红城子,中流矢,坠马得免。以疾告归,卒。
赞曰:明始建国,首以人材为务。征辟四方,宿儒群集阙下,随其所长而用之。自议礼定制外,或参列法从,或预直承明,而成均胄子之任尤多称职,彬彬乎称得人焉。夫诸臣当元之季世,穷经绩学,株守草野,几于没齿无闻。及乎泰运初平,连茹利见,乃各展所蕴,以润色鸿猷,黼黼文治。昔人谓天下不患无才,惟视上之网罗何如耳,顾不信哉!
<b>部分译文</b>
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元朝国子博士师道的儿子,以学问品行而闻名。太祖攻下婺州,征召吴沉及同郡的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吴履、张起敬等人会食省中,每天命二人进讲经史。不久,任命吴沉为郡学训导。
洪武初年,郡上举荐儒士,把他的名字误报成信仲,授予翰林院待制。吴沉对修撰王矨说:“名字写错了而不更改,这是欺骗。”将于朝廷辩白。王矨说恐怕引起太祖发怒。但吴沉不听从,牒请更改。太祖高兴地说“:他是诚实的人”于是十分宠爱他,召他侍候于左右。因犯事降职为编修。给事中郑相同说“:按从前惯例,启事东宫太子,唯独东宫的官属称臣,朝臣则不这样。现在都一体称臣,从礼节上说不太合适。”吴沉斥说“:东宫是国家的大本。尊重东宫,就是尊重皇上。郑相同的说法不对。”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因奏对失误,降职为翰林院典籍。不久,提升为东阁大学士。
最初,太祖对吴沉说:“圣贤立教有三种:一是敬天,二是忠君,三是孝亲。但各种学说分散于经卷中,没有汇集于一体,你把三种学说分门别类进行编辑。”编成书后,赐名为精诚录,命吴沉作序。居住一年,降为翰林侍书,改任国子博士,因年老归乡。吴沉曾著书立说,说孔子被封王是非礼。后布政使夏寅、祭酒丘。。都沿用了这一说法。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实际上是从吴沉开始的。
桂彦良,名叫德翶,以字行,慈溪人。元朝的乡贡进士,为平江路学的教授,罢官回到乡里,张士诚、方国珍交相争聘,不愿就任。洪武六年(1373)明廷下令,授予太子正字。皇帝曾经写出诗文,桂彦良在皇帝座前朗诵,声音响彻宫殿之外,左右侍臣十分惊讶。皇帝嘉奖桂彦良朴直。当时明廷选送国子生蒋学等为给事中,举人张唯等为编修,在文华堂学习。任命桂彦良、宋濂、孔克表为他们的老师。皇上曾经随意咨问,桂彦良回答必然是正确的。皇上时常称赞他,并写下他的一些对话。七年(1374)冬至,词臣撰写南郊的祝文使用了“予”、“我”皇上认为这是对他的不恭敬。桂彦良劝皇上说“:成汤祭上古之帝时就说过‘予小子履’,武王祭祀文王时诗文中说‘:我将我享’,自古以来就有这种说法。”皇上听后面带微笑说:“桂彦良说得对啊。”当时,御史台审定了案件,皇上让词臣复核。桂彦良的论述使数十人得以解脱。
桂彦良晋升为晋王府右傅,皇上亲自写任命状。桂彦良入宫谢恩。皇上说“:江南的大学者,唯独你一人。”桂彦良回答说“:我不如宋濂、刘基。”皇帝说:“宋濂是个文人,刘基心胸有点狭隘,他不如你啊。”桂彦良到了晋地,绘制了“格心图”敬献给晋王。后来王府官制变更,桂彦良改为左长史。当上京朝见时,他呈上“太平十二策”皇上看后说“:桂彦良所陈述的意见,通情达理,对治理国家十分有益。世人都认为学者只潜心古时的东西,而对时事不甚了解,像桂彦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精通古今的全才啊。”十八年(1385)桂彦良请求告老还乡,过二年,桂彦良逝世。
明朝初年,特别注重对教师的选择。于是任命宋濂教育太子,而诸王对教师的选拔也十分慎重。桂彦良和陈南宾等都是有学问、有声望的大学者。李希颜与驸马都尉胡观的教师徐宗实,都以严厉著称。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亲寿卿,元朝侍御史。宋讷性格持重,学问渊博。至正中,考中进士,担任盐山尹,弃官归乡。洪武二年(1369),征召儒士十八人编修礼、乐诸书,宋讷也参予了编撰工作。任务完成后,不担任官职而归乡。过了很久,因四辅官杜。。推荐,授予国子助教,因说经而被学者所推崇。十五年破格晋升为翰林学士,命他撰写宣圣庙碑,结果,颇合太祖意旨,得到的奖赏十分丰厚。改任文渊阁大学士。曾用火御寒,火烧着衣服,至皮肤才发觉。太祖为此制文告诫。不久,晋升为祭酒。当时,功臣的子弟都就学,岁贡士几千人。宋讷为他们严立学规,整天端坐讲解,不虚度光阴,常常夜深了才从学舍回归。十八年又开设进士科,录取了四百七十余人,太学占了三分之二。再次考试,结果也如此。太祖十分高兴,制词褒奖赞美。
助教金文征等人嫉妒宋讷,勾结了吏部尚书余火气,牒令他辞职。宋讷辞职。太祖惊讶,询问详情,大怒,杀了余火气、金文征等人。留用宋讷如故。宋讷曾患病,太祖说:“宋讷有寿骨,没什么忧虑的。”不久就痊愈了。太祖派画工窥探宋讷,并画上他的像,危坐有怒色。第二天入对,太祖问他,昨日为何而怒。宋讷十分惊讶,回答说:“诸生有人跌倒,打碎了茶器。我因对他们失教而愧疚,故自嘲罢了。陛下您为何知道了?”太祖拿出了画像,宋讷叩头称谢。
长子宋麟,考上进士,担任御史,出任望江主簿。太祖念及宋讷年老,召回了他。二十三年(1390)春天,宋讷病得厉害,于是回到学舍。宋麟请求回到自己家中,宋讷斥责说:“时值丁祭,胆敢不敬吗!”祭祀完毕,回到自家中去世了,终年八十岁。太祖十分痛惜,亲自作文祭奠。又派官到他家中悼念,为他选择安葬之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宋讷开始。正德年间,谥号文恪。
宋讷曾应诏陈述边疆事务,说:“海内安定,唯沙漠还让皇上忧虑。如果穷追猛打,未免太劳民伤财。陛下为子孙计议,要加强边防。边防的关键在于充实军队,充实军队又在于屯田。汉朝赵充国统领四万骑兵,分别于边疆九省屯田,单于却率兵退却。陛下应在诸将中选拔有勇谋者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规模,立法分别屯田,设立于要害处,远近相呼应,遇上敌人就战斗,敌人退去则耕种,这是长久的策略。”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宋讷去世后,太祖怀念他,任命他的次子复祖为司业,告诫诸生遵守宋讷的学规,违反的可至以死罪论处。
明朝开国时就重视师儒官,许存仁、魏观为祭酒,他们老成端谨。宋讷稍晚入宫,但最受恩宠。与宋讷制定学规的,有司业王嘉会、龚。。三人年龄都较大了,头发花白,整天危坐,堂上肃然。张美和、聂铉、贝琼等人都是名儒,洪武年间,先后为博士、助教、学录,因此诸生大多有所成就。魏观的事迹另有记载。
赵俶,字本初,山阴人。元朝进士。洪武六年(1373),征召被授予国子博士。太祖曾亲临奉天殿,召赵亻叔和钱宰、贝琼等人说“:你们一定要以孔子所定的经书为教导,不要掺杂苏秦、张仪的纵横学说。”诸臣叩头受命。赵亻叔请求颁布、修定十三经于天下,排除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请求不要列入学宫。第二年从诸生中挑选了优秀者三十五人,命赵亻叔专门教育,教他们学习古文。不久,提拔了李扩、黄义等人进入文华、武英二堂说书,都得以重用。九年,御史台说博士赵亻叔教导诗经已有四年,他的弟子大多担任了方岳重臣或持节各部,现已逾悬车,请求退隐。于是以翰林院待制辞官,赏赐内币钱物治装。宋濂率领同官及诸生千余人送行。八十一岁去世。
李叔正,字克正,初名宗颐,靖安人。十二岁时能作诗,长大后知识越发渊博。当时江西有十个才子,李叔正就是其中之一。被举荐为国子学正。洪武初年,请求回乡。
不久,再次举荐为国子学正,晋升为渭南丞。同州蒲城人争夺地界,长年得不到解决,行省将此事委托给了叔正。他单枪匹马赶到现场,只用几句话就裁决清楚了。渭南每年上交粮食二万石,豪右和猾吏狼狈为奸,田地又无定额。叔正丈量土地,立法精密,各种弊端皆被剔除。
李叔正晋升为兴化知县。不久,召为礼部员外郎,他以年老为由请求归乡,没有得到批准,改任国子助教,至此,叔正三次进入太学。太祖锐意文治,对国学人才尤为重视。然而诸生大多是贵族的后代,不遵守教规。叔正严立教规,朝夕端坐在课堂,督促诸生学习而毫无怠倦,朝廷认为他贤良。
提升为监察御史,奉命巡行岭表。琼州府吏诬陷知府踞公座签表文。叔正讯问,真相大白,把他们抓到官府治罪。太祖嘉奖他说:“有人说老御史懦弱,他断案竟是如此明察。”累官为礼部侍郎。十四年(1381)晋升为尚书,死于官任上。他的妻子夏氏,陈友谅攻陷南昌时,投井而死。叔正深为她的大义所感,终生不娶。
刘崧,字子高,泰和人,原名楚。他家贫却学习十分努力,寒冷时没火御寒,手皲裂,但抄录文章丝毫未停止。元朝末年乡试中举。洪武三年(1370),举荐为经明行修,改成现在的名字。太祖在奉天殿召见了他,授予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到镇江征粮。镇江有许多勋臣的田地,租赋都由百姓承担,刘崧竭力请求减免。晋升为北平按察司副使,轻刑省事,招集流亡,百姓重新乐业。设立文天祥祠于学宫之侧。在学门前石头上刻字,告示府县不要以徭役拖累诸生。他曾请求减少偏僻之地的驿马,以此来充实宛平。太祖同意了他的奏请,对侍臣说:“驿传劳逸不均已经很久了,刘崧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统治百姓难道不就是要如此吗!”因遭到胡惟庸的排挤,被贬为输作,不久,被遣回乡。十三年胡惟庸被诛,刘崧应召为礼部侍郎。不久,提升为吏部尚书。雷震谨身殿,太祖下令群臣陈说得失。刘崧叩头,以修德行仁对答。不久辞官。
第二年三月和前刑部尚书李敬一并召入。任命李敬为国子祭酒,刘崧为司业。赐给鞍马,令朝夕相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去世。得病后,仍强坐训导诸生。病重时,李敬问他有什么可说的。刘崧说“:天子派我教导国子,责成我完成任务,可惜这么快就要死了!”他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太祖命令有关部门为他安排殡殓,并亲自作文祭奠。
刘崧年幼时就博学广闻,天性谦慎。兄弟三人共居一间茅屋,有田地五十亩。到他当官后,家产也没有增加。十年用一床布被,被老鼠咬破,才换新的,仍做成衣服给他儿子穿。当官时也不带家属。到北平赴任,携带一侍童前往,到达后就把侍童遣回。黄昏时官吏退下后,他孤灯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善长写诗,豫章人推崇他为“西江派”之宗。
罗复仁,吉水人。少年时就爱好学习,陈友谅征召他为编修。不久,知友谅无成,逃去。在九江谒见了太祖,被留在左右。从战鄱阳,带着蜡书谕降江西还没攻下的诸郡。授予中书咨议。从大军围攻武昌。太祖想招降陈理,因复仁是陈友谅的旧臣,派他入城劝降,并说“:陈理如果来降,将令他不失富贵。”复仁顿首说“:如陈氏遗孤得以保全性命,让为臣不在将来某日食言,为臣就是死了也无遗憾。”太祖说:“你去吧,我不会误你。”复仁到城下,号恸者终日。陈理把复仁吊入城中。见到陈理后大哭,陈说了太祖的意思,并说:“明军所到之处无不攻克,不投降将会被屠城,城中的居民又有什么罪?”陈理听从复仁的功告,率部下出降。
晋升为国子助教,因年老特恩赐乘小车出入。每次宴会,恩赐坐位和饮食。不久,再次出使扩廓。以前的使者大多被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自得以返回。洪武元年(1368),提升为编修,再次偕同主事张福前往安南晓谕归还占城的侵地。安南奉诏,赐给复仁金、贝、土产十分丰厚,复仁推却不受。太祖听说后认为他贤良。
三年(1370)设置弘文馆,任命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复仁在太祖面前直率地陈述得失,曾操南方口音。太祖欣赏他朴直,称他为“老实罗”曾经亲临他的房舍,位于城外的偏僻小巷,复仁正在粉刷墙壁,连忙叫妻子拿来小凳给太祖坐。太祖说“:贤士怎么适宜居住在这里?”于是恩赐房屋于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献上。太祖十分高兴,赏赐十分丰厚。不久请求辞职。阶下辞行,赐给大布衣,在衣襟上题诗褒奖赞美。不久,又召他至京师,上奏减免江西的秋粮。得到许可。居留三个月,赐给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返回,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