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三国之群芳寻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良这个表章肯定会得到深居襄阳皇宫的天刘辩、太后何莲的恩准,也会得到太傅卢植、太师蔡邕、太保马日磾执掌的内阁的批核,其实先斩后奏甚至根本不奏也是可以的,但金良身为辅政大臣,本身的威严有很大程度都建立在他辅佐的朝廷是否值得人们尊重,若是连金良自己都不把朝廷当回事,自行其是,日后金良借助朝廷颁发的各种诏令也会被其他地方的诸侯无视,跟后世的联合国一样,美国挟天以令诸侯,若是美国经常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自己擅自行动,久而久之,也没有那些国家把联合国放在眼里
贾诩指着地图上北地郡与上郡连接处道:“主公,此处不可不取,不可不守”
金良问道:“文和,这里很关键吗?”
贾诩笑道:“主公,此处名为横岭,直道经河套草原来到此处,经横岭由北向南,直至横岭南端的甘泉山横岭是一个巨大山脉,山区辽阔,支岭较多,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延州、庆州以及关中的屏障,扼控着东西两侧的河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横岭两侧的河谷大道,一个是长安通往延州的延川道,一个是贺兰山下直通关中的马莲道,河谷地带水草丰盛,胡人习惯来往于河谷大道,因此,它们成为胡人南下的主要通道延川道河谷比较狭窄,胡人南下时困难较多,因而往往从马莲河道南下从马莲河道南下,不仅距关中路程较近,而且多为土山丘陵地,险阻不大,容易攻掠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在马莲河道之西,六盘山下的肖关道,这条道路,比较平坦,水草也比较丰盛,利于骑兵活动,缺点是距离关中较远,但在延川道、马莲河道受阻的情况下,胡人也常由此道南下马莲河道、肖关道、延川道都关系着关中安危
延川道、马莲河道、肖关道这三条河谷通道,马莲河道居其中间,三条河谷道之间还有一些道路可以互相通往,这样,马莲河道还承受着由延川道、肖关道转过来的攻击和压力,因此马莲河道所处的地位为突出,延川道和马莲河道分处于横岭的东西两侧,而直道在横岭之上,以此观之,直道对于两侧的河谷大道起着扼控作用
前汉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入据河南地,攻掠上郡,未能沿延川道继续南下,就是因为有直道的控制而同时,文帝派大将灌婴率军由直道行进,抗击匈奴,匈奴人很快撤出了河套地,确保了关中的安全
文帝十四年匈奴族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入侵朝那、肖关,杀死北地都尉,掠夺了大批财富,随后又进攻彭阳,其前锋到了雍和甘泉匈奴族这次来势凶猛,为什么老上单于在塞内停留一月以后又撤回塞外,为什么不走距关中较近的马莲河道,而走距关中较远的肖关道呢?就是因为直道扼制着马莲河道之故
直道的扼控作用还表现在对于横岭周围交通的控制,横岭东西两侧的延川道和马莲河道是两条平行的河谷道,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横岭才能连同,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因而在横岭有许多关卡都处于直道上,如沮源关、雕令关、午亭、老爷岭等处都是主要的交叉路口,控制着午岭周围的交通,成为控制延川道和马莲河道的重要咽喉,成为边郡重镇和关中的天然屏障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汉初年,匈奴人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人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在横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胡人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横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人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
金良听贾诩这样一说,重视起对直道的防御,便传令给留守河套的张辽,让他派人马占领横岭一带。
贾诩凝视着地图上的横岭,感叹道:“前汉时期,元封元年,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还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总结
前汉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在北地郡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加强了对直道的控制
反观今朝,消极防御,毫无作为,大好直道,沦落至斯,让人扼腕叹息
遥想当年大将军窦宪,以执金吾耿秉为副,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大将军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随后窦宪大将军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北单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从此破散当时大汉何其雄哉
后来为何衰败至此,便是因袁安等世家大臣把持朝政,挑拨外戚与内廷争斗所致随后的梁冀、何进与内廷宦官本来都是皇帝对抗外官的左膀右臂,却被世家大臣巧施计谋,挑拨他们自相残杀,世家乘机坐大,尾大不掉到后来虽然桓帝、灵帝觉察到世家做大威胁皇权,已经无力铲除
因为汝南袁家、弘农杨家等世家把持朝政,搬弄是非挑拨外戚、内监争斗,大汉忙于内斗,无力图外窦宪大将军时期的积极防御遂一去不复返,渐变成后来的消极防御,原本归附塞内不敢妄动的南匈奴、乌桓、羌胡都转而依附跟从鲜卑为祸边境,甚至入寇司隶关中,大汉沦落至斯,若非主公您力挽狂澜,大汉命运堪忧”
金良淡淡一笑道:“你我皆是边塞热血男儿,而那些世家大臣饱食终日不履边塞自然不知我们边塞百姓的疾苦”
贾诩听主公这么一说,心里暖暖的,同时也庆幸于自己的选择,自己出身武威,常年居于北地郡,在羌胡人年年叛乱劫掠之下,虽然自己又保身之道但自己的很多亲友都被羌胡人所杀,自己对胡人恨之入骨,可若是自己找个世家人物做主公,恐怕这辈都不能为那些死于胡人之手的亲友报仇还好自己跟随了大将军金良为主公,主公跟自己一样都是边塞人,都遭受过胡人的荼毒,自己的亲友死于羌胡人之手,主公的父母都死于鲜卑人之手,主公对胡人强力、彻底的汉化很让自己钦服,这辈能跟着一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主公,为其奔走,不虚此生
金良说了刚才那句话,忽然想到后世培养领导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都要有艰苦地方工作的经验,最好是有边塞胡人杂居地方工作的经验,而最近几十年为什么大汉对胡人危害认识不足,就因为当政的世家大臣几乎都没有在幽州、并州、凉州等边塞地方工作过,像汝南袁家历代三公都是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等中原地区转来转去
金良骑在马上,回头对秘书令路粹说道:“向朝廷上书,命吏部设下制度,庶义弟必须先外放边疆五年以上,每年考核他治下汉化水平,完成的越好,就能越早入朝为官”
至于那些世家弟,反正是放在位高权轻的地方养猪,就无所谓了,但那些庶义弟都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也有对付胡人的经验,也要沾染点血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往边疆做实际工作五年之内看不出这些庶义弟的厉害,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这些在边疆饱经风霜杀气腾腾的寒庶弟入得朝廷,必定把那些没有实际治政经验只懂得坐而论道的大部分世家弟斗得人仰马翻,金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金良回到襄阳后,待河套那些城池修缮略尽,便动议将河套立为朔州
金良这个动议的前提是,他收回了河套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朔方刺史部”,州治在朔方县,东汉建武十... -->>
金良这个表章肯定会得到深居襄阳皇宫的天刘辩、太后何莲的恩准,也会得到太傅卢植、太师蔡邕、太保马日磾执掌的内阁的批核,其实先斩后奏甚至根本不奏也是可以的,但金良身为辅政大臣,本身的威严有很大程度都建立在他辅佐的朝廷是否值得人们尊重,若是连金良自己都不把朝廷当回事,自行其是,日后金良借助朝廷颁发的各种诏令也会被其他地方的诸侯无视,跟后世的联合国一样,美国挟天以令诸侯,若是美国经常不把联合国放在眼里,自己擅自行动,久而久之,也没有那些国家把联合国放在眼里
贾诩指着地图上北地郡与上郡连接处道:“主公,此处不可不取,不可不守”
金良问道:“文和,这里很关键吗?”
贾诩笑道:“主公,此处名为横岭,直道经河套草原来到此处,经横岭由北向南,直至横岭南端的甘泉山横岭是一个巨大山脉,山区辽阔,支岭较多,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延州、庆州以及关中的屏障,扼控着东西两侧的河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横岭两侧的河谷大道,一个是长安通往延州的延川道,一个是贺兰山下直通关中的马莲道,河谷地带水草丰盛,胡人习惯来往于河谷大道,因此,它们成为胡人南下的主要通道延川道河谷比较狭窄,胡人南下时困难较多,因而往往从马莲河道南下从马莲河道南下,不仅距关中路程较近,而且多为土山丘陵地,险阻不大,容易攻掠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在马莲河道之西,六盘山下的肖关道,这条道路,比较平坦,水草也比较丰盛,利于骑兵活动,缺点是距离关中较远,但在延川道、马莲河道受阻的情况下,胡人也常由此道南下马莲河道、肖关道、延川道都关系着关中安危
延川道、马莲河道、肖关道这三条河谷通道,马莲河道居其中间,三条河谷道之间还有一些道路可以互相通往,这样,马莲河道还承受着由延川道、肖关道转过来的攻击和压力,因此马莲河道所处的地位为突出,延川道和马莲河道分处于横岭的东西两侧,而直道在横岭之上,以此观之,直道对于两侧的河谷大道起着扼控作用
前汉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入据河南地,攻掠上郡,未能沿延川道继续南下,就是因为有直道的控制而同时,文帝派大将灌婴率军由直道行进,抗击匈奴,匈奴人很快撤出了河套地,确保了关中的安全
文帝十四年匈奴族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入侵朝那、肖关,杀死北地都尉,掠夺了大批财富,随后又进攻彭阳,其前锋到了雍和甘泉匈奴族这次来势凶猛,为什么老上单于在塞内停留一月以后又撤回塞外,为什么不走距关中较近的马莲河道,而走距关中较远的肖关道呢?就是因为直道扼制着马莲河道之故
直道的扼控作用还表现在对于横岭周围交通的控制,横岭东西两侧的延川道和马莲河道是两条平行的河谷道,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横岭才能连同,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因而在横岭有许多关卡都处于直道上,如沮源关、雕令关、午亭、老爷岭等处都是主要的交叉路口,控制着午岭周围的交通,成为控制延川道和马莲河道的重要咽喉,成为边郡重镇和关中的天然屏障
秦朝灭亡以后,直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汉初年,匈奴人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人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在横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胡人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推究其实际情况,正是横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人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缘故”
金良听贾诩这样一说,重视起对直道的防御,便传令给留守河套的张辽,让他派人马占领横岭一带。
贾诩凝视着地图上的横岭,感叹道:“前汉时期,元封元年,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所走的正是直道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还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总结
前汉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在北地郡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加强了对直道的控制
反观今朝,消极防御,毫无作为,大好直道,沦落至斯,让人扼腕叹息
遥想当年大将军窦宪,以执金吾耿秉为副,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单于逃走窦宪大将军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随后窦宪大将军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北单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从此破散当时大汉何其雄哉
后来为何衰败至此,便是因袁安等世家大臣把持朝政,挑拨外戚与内廷争斗所致随后的梁冀、何进与内廷宦官本来都是皇帝对抗外官的左膀右臂,却被世家大臣巧施计谋,挑拨他们自相残杀,世家乘机坐大,尾大不掉到后来虽然桓帝、灵帝觉察到世家做大威胁皇权,已经无力铲除
因为汝南袁家、弘农杨家等世家把持朝政,搬弄是非挑拨外戚、内监争斗,大汉忙于内斗,无力图外窦宪大将军时期的积极防御遂一去不复返,渐变成后来的消极防御,原本归附塞内不敢妄动的南匈奴、乌桓、羌胡都转而依附跟从鲜卑为祸边境,甚至入寇司隶关中,大汉沦落至斯,若非主公您力挽狂澜,大汉命运堪忧”
金良淡淡一笑道:“你我皆是边塞热血男儿,而那些世家大臣饱食终日不履边塞自然不知我们边塞百姓的疾苦”
贾诩听主公这么一说,心里暖暖的,同时也庆幸于自己的选择,自己出身武威,常年居于北地郡,在羌胡人年年叛乱劫掠之下,虽然自己又保身之道但自己的很多亲友都被羌胡人所杀,自己对胡人恨之入骨,可若是自己找个世家人物做主公,恐怕这辈都不能为那些死于胡人之手的亲友报仇还好自己跟随了大将军金良为主公,主公跟自己一样都是边塞人,都遭受过胡人的荼毒,自己的亲友死于羌胡人之手,主公的父母都死于鲜卑人之手,主公对胡人强力、彻底的汉化很让自己钦服,这辈能跟着一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主公,为其奔走,不虚此生
金良说了刚才那句话,忽然想到后世培养领导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都要有艰苦地方工作的经验,最好是有边塞胡人杂居地方工作的经验,而最近几十年为什么大汉对胡人危害认识不足,就因为当政的世家大臣几乎都没有在幽州、并州、凉州等边塞地方工作过,像汝南袁家历代三公都是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等中原地区转来转去
金良骑在马上,回头对秘书令路粹说道:“向朝廷上书,命吏部设下制度,庶义弟必须先外放边疆五年以上,每年考核他治下汉化水平,完成的越好,就能越早入朝为官”
至于那些世家弟,反正是放在位高权轻的地方养猪,就无所谓了,但那些庶义弟都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也有对付胡人的经验,也要沾染点血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往边疆做实际工作五年之内看不出这些庶义弟的厉害,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这些在边疆饱经风霜杀气腾腾的寒庶弟入得朝廷,必定把那些没有实际治政经验只懂得坐而论道的大部分世家弟斗得人仰马翻,金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金良回到襄阳后,待河套那些城池修缮略尽,便动议将河套立为朔州
金良这个动议的前提是,他收回了河套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朔方刺史部”,州治在朔方县,东汉建武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