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相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算有了一定的自保力了。
付了工钱,又赔了人家的酱缸钱,高文怀揣利器,这才满意地应约去城中一家有名的酒楼参加文人聚会。他这一段时间闭门谢客,本就不打算和本府的士子有过多接触。毕竟自己有血案在身,认识他的人少一个,就多一分安全。
可这场集会他却不能不参加,因为,还有五日就是本年的院试。考官姓甚名谁,习惯的出题方向,喜欢什么样的文字,他都一无所知。这些,都需要打听清楚。今日,恰好有一个与自己同期过了府试的童生相邀请,说是已经打听到了,请他过去吃酒。
高文自然是欣然前往,和他们作了一场文会,吃了一台酒。这才知道,这次的府试考官姓徐,名珵,苏州吴县人,宣德八年进士及第,后来又考中庶吉士,做了翰林编修。
明朝非进士不得为官,非翰林不得为相。更何况,这个徐大人还是翰林编修。编修是什么人,那可是天子身边的秘书。如果混得好,一旦放下去做官,起码是一个副部级的侍郎,手握重权,前途一片大好。
这样的人不好好儿地呆在京城熬资历,养人望,跑陕西里当考官,这就叫人想不明白了。
见高文不解,一个童生笑着道:“这个徐大人只怕要糟糕了,按说,咱们如果中式做了他的门生,那可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可是,眼见着徐主考的官儿估计也当不了几日。咱们若是被他取了,以后就算中了进士,估计也没有什么前程。”
“什么要糟糕了?”高文又问了半天,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徐大人为人比较糊涂,行事荒诞不经,常有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加上人品不好,名声极差。朝中的大人物早就想将其赶出京城,远远打发掉安静。
去年瓦剌也先入侵大明朝,土木堡一战,生擒了太上皇帝,京师大震。郕王继位之后,重用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一众肱骨忠臣,与入寇的瓦剌大军在京城对峙。
可京城的兵力终归有限,且京营战斗力实在不成。于是,景泰帝就听于谦之言,遣科道官十五人募兵于外。
所有人都知道,这出去募兵也就是名义上好听一点,说是执掌兵权,可我一个文官,带什么兵?况且,这募兵吧你得手头有人有钱,特别是钱,没有钱,你凭什么组建军队?就算你招到足够的人马,一日三餐,战马器械,又从何着落?
所以说,派言官们出京,天子也就给了个名号,算是名义上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以示朝廷守土抗敌之志,政治上的意义大于军事上的意义。
果然,到此刻,瓦剌军都已经退出长城了,这十五路科道言官还没有招募到一兵一卒。
这事对于那十五人来说,就是变相的冷落。因为朝廷此刻正值新旧交替,朝廷的各部院衙门都在大换血,你一离京,等到办完差事回京,所有的好位置都被人占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只能在一边干看着生气。
这个徐珵因为名声实在太坏,大伙儿早就看他不顺眼,接着这个机会,就将他派出京城,去彰德府招募丁勇。
徐大人一看,不对劲啊,你们这不整人吗?
就上朝去闹,他这人口才了得,又是翰林出身,门生故吏不少。这一搞,朝廷被他搞得乌烟瘴气。负责此事的吏部天官王直,也就是韩城杜知县的座师顿时恼了,他是个有名的君子,最见不得徐大人这种只知道做官的“奸佞”,一通呵斥之下,改彰德为平凉——你有多远滚多远吧!
彰德府好歹在北直隶,距离京城也就千余里地。这回好了,被打发到平凉,那可是万里之遥了。
所以,等到也先带兵回到草原,别的科道言官们都已经回京,徐大人还勾留在陕西。
当初,为了安抚徐珵,方便做事,朝廷给他升了一级,行监察御史事,相当于巡抚,和钦差。
徐老头来陕西之后,手头无钱,加上对军务兴趣半点也无了。在陕西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半年,才招了百余兵丁,差事办得一塌糊涂,听说明朝和瓦剌休兵止戈,就琢磨着什么时候返京。可左等没有圣旨,右等没有旨意,就焦躁起来。
按照明朝的选举制度,各府院试的主考官当由本省的学政,或者由翰林院派人。
今年朝廷开恩科,乃是大比之年,再加上又逢辰、戌、丑、未年岁试之期,各地的学官就不够用了。于是,陕西学政衙门就请徐大人代为主持平凉府院试。
徐珵正呆得烦闷,静极思动,反正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他本就是有学问的宿儒,这种做考官收门生的事情自是乐意,就欣然应了。
总算有了一定的自保力了。
付了工钱,又赔了人家的酱缸钱,高文怀揣利器,这才满意地应约去城中一家有名的酒楼参加文人聚会。他这一段时间闭门谢客,本就不打算和本府的士子有过多接触。毕竟自己有血案在身,认识他的人少一个,就多一分安全。
可这场集会他却不能不参加,因为,还有五日就是本年的院试。考官姓甚名谁,习惯的出题方向,喜欢什么样的文字,他都一无所知。这些,都需要打听清楚。今日,恰好有一个与自己同期过了府试的童生相邀请,说是已经打听到了,请他过去吃酒。
高文自然是欣然前往,和他们作了一场文会,吃了一台酒。这才知道,这次的府试考官姓徐,名珵,苏州吴县人,宣德八年进士及第,后来又考中庶吉士,做了翰林编修。
明朝非进士不得为官,非翰林不得为相。更何况,这个徐大人还是翰林编修。编修是什么人,那可是天子身边的秘书。如果混得好,一旦放下去做官,起码是一个副部级的侍郎,手握重权,前途一片大好。
这样的人不好好儿地呆在京城熬资历,养人望,跑陕西里当考官,这就叫人想不明白了。
见高文不解,一个童生笑着道:“这个徐大人只怕要糟糕了,按说,咱们如果中式做了他的门生,那可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可是,眼见着徐主考的官儿估计也当不了几日。咱们若是被他取了,以后就算中了进士,估计也没有什么前程。”
“什么要糟糕了?”高文又问了半天,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徐大人为人比较糊涂,行事荒诞不经,常有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加上人品不好,名声极差。朝中的大人物早就想将其赶出京城,远远打发掉安静。
去年瓦剌也先入侵大明朝,土木堡一战,生擒了太上皇帝,京师大震。郕王继位之后,重用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等一众肱骨忠臣,与入寇的瓦剌大军在京城对峙。
可京城的兵力终归有限,且京营战斗力实在不成。于是,景泰帝就听于谦之言,遣科道官十五人募兵于外。
所有人都知道,这出去募兵也就是名义上好听一点,说是执掌兵权,可我一个文官,带什么兵?况且,这募兵吧你得手头有人有钱,特别是钱,没有钱,你凭什么组建军队?就算你招到足够的人马,一日三餐,战马器械,又从何着落?
所以说,派言官们出京,天子也就给了个名号,算是名义上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以示朝廷守土抗敌之志,政治上的意义大于军事上的意义。
果然,到此刻,瓦剌军都已经退出长城了,这十五路科道言官还没有招募到一兵一卒。
这事对于那十五人来说,就是变相的冷落。因为朝廷此刻正值新旧交替,朝廷的各部院衙门都在大换血,你一离京,等到办完差事回京,所有的好位置都被人占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只能在一边干看着生气。
这个徐珵因为名声实在太坏,大伙儿早就看他不顺眼,接着这个机会,就将他派出京城,去彰德府招募丁勇。
徐大人一看,不对劲啊,你们这不整人吗?
就上朝去闹,他这人口才了得,又是翰林出身,门生故吏不少。这一搞,朝廷被他搞得乌烟瘴气。负责此事的吏部天官王直,也就是韩城杜知县的座师顿时恼了,他是个有名的君子,最见不得徐大人这种只知道做官的“奸佞”,一通呵斥之下,改彰德为平凉——你有多远滚多远吧!
彰德府好歹在北直隶,距离京城也就千余里地。这回好了,被打发到平凉,那可是万里之遥了。
所以,等到也先带兵回到草原,别的科道言官们都已经回京,徐大人还勾留在陕西。
当初,为了安抚徐珵,方便做事,朝廷给他升了一级,行监察御史事,相当于巡抚,和钦差。
徐老头来陕西之后,手头无钱,加上对军务兴趣半点也无了。在陕西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半年,才招了百余兵丁,差事办得一塌糊涂,听说明朝和瓦剌休兵止戈,就琢磨着什么时候返京。可左等没有圣旨,右等没有旨意,就焦躁起来。
按照明朝的选举制度,各府院试的主考官当由本省的学政,或者由翰林院派人。
今年朝廷开恩科,乃是大比之年,再加上又逢辰、戌、丑、未年岁试之期,各地的学官就不够用了。于是,陕西学政衙门就请徐大人代为主持平凉府院试。
徐珵正呆得烦闷,静极思动,反正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他本就是有学问的宿儒,这种做考官收门生的事情自是乐意,就欣然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