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沉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传说孔子闻韶乐,齐国那一缕缕天清地宁的太平乐音,竟使他三月不知肉味
原来,音乐是心灵的飞跃与澎湃,是神魂的飞扬与陶醉
十多年里,友明一直沉醉于孔子那种“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之中——不过他的“韶乐”是一本字帖,一张宣纸,一根羊毫,一瓶墨汁和一方洮砚,他的音符是那长短不同、疾徐相异的抽象点线和黑白相异、分割不均的笔情墨技。天道酬勤,进入而立之年的友明,已经在甘肃书坛崭露头角。
走进友明的书法世界,充溢你目光和思维的是满纸的质朴、粗犷、浑厚和凝重。使你不由自主地被那开张的构图和充满力量的线条所征服,为浸润于其中的跃动不止的生命活力所吸引。
友明出生于羲皇故里天水,自幼便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还是在孩童时代,友明就看着人家门框上的春联,心慕手追,开始了自己早期的“书法之旅”后来又学习柳公权法帖,执着地追求着黑白世界的无限乐趣。
在学书兴趣日盛之时,友明又得到了自己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机遇:1995年经朋友推荐,拜甘肃书坛名家拓之先生为师,遂遵循传统,开始了系统的学书之旅,由此进入了学书的“入室”之境。
友明工于篆书,尤长汉隶,兼写行草,其书法主要得益于雄强浑厚的汉碑。但初学汉碑时,他选择的是循规蹈矩之路,系统地学习了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等碑书,在此期间也认真地学习了与之笔性相近的赵体楷书,并掌握了其飘逸的用笔和严谨的结体,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
正如著名书家周俊杰先生得褒斜道刻石而书艺大进,觉得大开通是打开他生命艺术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友明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书法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常常感觉困惑没有激情挥毫。经过一段炼狱式的思悟和苦练,友明顿悟自己写字的缺点在于油滑有余而厚重不足,而且这种秀丽的书风也与自己典型的粗犷、豪放的西北汉子的性格特点不符,于是另辟新路,开始学习汉碑中古朴、苍茫一路。初习鲜于璜,得其“浑穆”之气候;继而旁涉石门颂,得其线条宽松灵动之致,以及精神自由奔放之韵: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写字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弊病。但友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沿着进步的石级继续攀登,最终醉心于金石味极强的张迁碑,并于此而书艺大进,产生“质变”迎来了自己书法的成功和丰收。
友明的成功,既得益于他的锲而不舍,也得益于他较强的悟性。他能在困惑之时思考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书的方向,也能大胆地在书法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创造”为前人之不敢为。正如他自书联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联中“学如”二字敢用极为跳跃的虚实对比,来表现汉隶的浑厚、苍茫的风神,而整幅作品在一个整体之中得到统一与和谐,他的大胆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同和肯定,这幅作品入选了“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友明又学习了空灵感极强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取其灵动和真率的特点,矫正了汉碑呆板的弊病,使自己的书法更多了一分感人的力量。
友明对汉碑雄强浑厚、丰厚朴茂的美学特征的把握恰到好处。汉碑最大的特点是气厚,友明书法深得汉碑高古之气韵,这是他的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也执着地追求通过雄强的汉碑来表现西北人的粗犷豪放和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他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
友明书法也深得行草书之灵动。他能吸收兰亭之飘逸,徐文长的跌宕,八大的清爽,从而形成了自己行草书的独特面貌,并为其隶书增加了线条的生动,丰富了表现语言,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友明一方面坚持在传统的积累上不断增厚,一方面努力在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方向上确立自己的面目。从他近期的一系列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魏晋书风的大胆吸纳,他不断地在用笔、结字及章法上大胆探索,反复体味汉碑高古、晋书妩媚简约的文人气息,奠定了自己书法功底坚实、风格高古的面貌。其章草在继承陆机、索靖书风脉络的基础上,又对现代章草大家王蘧常,当代刘艺、佟伟等大家的作品深入研究学习,使作品有了平和简静的基调,有了浓郁的书卷气息。
刚到而立之年的友明,对书法的学习和领悟已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更为可贵的是,他为人谦虚大度,且能始终恪守人品、书品相统一的学书之道,悉心领悟、博采众长,成一己之面目。友明的不足在于雄强过之,柔美不足,笔线的处理略显粗糙,若能于闲暇之时多研习书法理论,全面提高文学修养,其书艺定能更上一层楼。海阔凭鱼跃,祝愿友明君在书海墨池中创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传说孔子闻韶乐,齐国那一缕缕天清地宁的太平乐音,竟使他三月不知肉味
原来,音乐是心灵的飞跃与澎湃,是神魂的飞扬与陶醉
十多年里,友明一直沉醉于孔子那种“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之中——不过他的“韶乐”是一本字帖,一张宣纸,一根羊毫,一瓶墨汁和一方洮砚,他的音符是那长短不同、疾徐相异的抽象点线和黑白相异、分割不均的笔情墨技。天道酬勤,进入而立之年的友明,已经在甘肃书坛崭露头角。
走进友明的书法世界,充溢你目光和思维的是满纸的质朴、粗犷、浑厚和凝重。使你不由自主地被那开张的构图和充满力量的线条所征服,为浸润于其中的跃动不止的生命活力所吸引。
友明出生于羲皇故里天水,自幼便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还是在孩童时代,友明就看着人家门框上的春联,心慕手追,开始了自己早期的“书法之旅”后来又学习柳公权法帖,执着地追求着黑白世界的无限乐趣。
在学书兴趣日盛之时,友明又得到了自己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机遇:1995年经朋友推荐,拜甘肃书坛名家拓之先生为师,遂遵循传统,开始了系统的学书之旅,由此进入了学书的“入室”之境。
友明工于篆书,尤长汉隶,兼写行草,其书法主要得益于雄强浑厚的汉碑。但初学汉碑时,他选择的是循规蹈矩之路,系统地学习了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等碑书,在此期间也认真地学习了与之笔性相近的赵体楷书,并掌握了其飘逸的用笔和严谨的结体,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
正如著名书家周俊杰先生得褒斜道刻石而书艺大进,觉得大开通是打开他生命艺术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友明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书法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常常感觉困惑没有激情挥毫。经过一段炼狱式的思悟和苦练,友明顿悟自己写字的缺点在于油滑有余而厚重不足,而且这种秀丽的书风也与自己典型的粗犷、豪放的西北汉子的性格特点不符,于是另辟新路,开始学习汉碑中古朴、苍茫一路。初习鲜于璜,得其“浑穆”之气候;继而旁涉石门颂,得其线条宽松灵动之致,以及精神自由奔放之韵: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写字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弊病。但友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沿着进步的石级继续攀登,最终醉心于金石味极强的张迁碑,并于此而书艺大进,产生“质变”迎来了自己书法的成功和丰收。
友明的成功,既得益于他的锲而不舍,也得益于他较强的悟性。他能在困惑之时思考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书的方向,也能大胆地在书法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创造”为前人之不敢为。正如他自书联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联中“学如”二字敢用极为跳跃的虚实对比,来表现汉隶的浑厚、苍茫的风神,而整幅作品在一个整体之中得到统一与和谐,他的大胆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同和肯定,这幅作品入选了“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友明又学习了空灵感极强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取其灵动和真率的特点,矫正了汉碑呆板的弊病,使自己的书法更多了一分感人的力量。
友明对汉碑雄强浑厚、丰厚朴茂的美学特征的把握恰到好处。汉碑最大的特点是气厚,友明书法深得汉碑高古之气韵,这是他的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也执着地追求通过雄强的汉碑来表现西北人的粗犷豪放和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他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
友明书法也深得行草书之灵动。他能吸收兰亭之飘逸,徐文长的跌宕,八大的清爽,从而形成了自己行草书的独特面貌,并为其隶书增加了线条的生动,丰富了表现语言,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友明一方面坚持在传统的积累上不断增厚,一方面努力在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方向上确立自己的面目。从他近期的一系列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魏晋书风的大胆吸纳,他不断地在用笔、结字及章法上大胆探索,反复体味汉碑高古、晋书妩媚简约的文人气息,奠定了自己书法功底坚实、风格高古的面貌。其章草在继承陆机、索靖书风脉络的基础上,又对现代章草大家王蘧常,当代刘艺、佟伟等大家的作品深入研究学习,使作品有了平和简静的基调,有了浓郁的书卷气息。
刚到而立之年的友明,对书法的学习和领悟已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更为可贵的是,他为人谦虚大度,且能始终恪守人品、书品相统一的学书之道,悉心领悟、博采众长,成一己之面目。友明的不足在于雄强过之,柔美不足,笔线的处理略显粗糙,若能于闲暇之时多研习书法理论,全面提高文学修养,其书艺定能更上一层楼。海阔凭鱼跃,祝愿友明君在书海墨池中创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